工控網首頁
>

應用設計

>

智能制造綜合實訓平臺數據采集方案

智能制造綜合實訓平臺數據采集方案

2025/7/23 8:48:35

隨著智能制造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智能制造綜合實訓平臺已成為高校和職校培養新型工程技術人才的核心載體。然而,實訓過程中普遍存在“設備數據采不全、生產狀態看不清、教學分析缺依據”的痛點,嚴重制約了實戰型智能制造人才的培養質量。打通實訓平臺數據鏈路,構建高效數據采集解決方案,是提升實訓效果、對接產業需求的迫切任務。

痛點:實訓平臺數據采集的典型挑戰

設備協議雜亂無章:平臺集成PLC(西門子、三菱、羅克韋爾)、數控系統(發那科、西門子)、機器人(庫卡、ABB)、傳感器等多品牌、多代際設備,通信協議(Modbus, Profinet, EtherNet/IP, CC-Link)互不兼容。

數據孤島現象嚴重:各工位/設備數據獨立運行,缺乏統一匯聚與可視化,無法構建完整數字孿生實訓環境。

教學分析缺乏支撐:關鍵指標(OEE設備綜合效率、能耗、合格率)無法自動計算,故障模擬與診斷缺乏實時數據支撐。

系統擴展性不足:難以靈活接入新增設備或實訓模塊,影響課程升級與新技術融入。

實施復雜度高成本高:傳統采集方案需大量定制開發與布線,部署周期長,維護困難,超出教學單位預算。

 智能制造綜合實訓平臺.png

核心功能:物聯網驅動的全棧數據采集方案

1.  御控多協議智能邊緣網關:部署御控工業級邊緣計算網關,支持超50種工業協議(含主流PLC、機器人、CNC協議),實現多源異構設備數據非侵入式采集,無縫對接實訓平臺各類設備。

2.  御控統一工業物聯網平臺:構建專屬的御控IoT平臺,實現實訓數據(設備狀態、工藝參數、能耗、產量、質量)的集中存儲、清洗與治理,為教學分析提供“數據中臺”支撐。

3.  三維數字孿生可視化:基于實時數據驅動,構建高仿真車間/產線數字孿生體,直觀展示設備運行、物料流動、能源消耗,提升教學沉浸感與認知效率。

4.  OEE自動計算與分析:自動采集設備運行時間、性能速率、合格品數,一鍵生成設備綜合效率(OEE) 報告,精準定位效率損失環節(停機、減速、廢品)。

5.  故障注入與診斷訓練:支持遠程設置設備參數異常、模擬傳感器故障,結合實時數據流訓練學生預測性維護與故障診斷能力。

6.  開放API與教學集成:提供標準化API接口,輕松對接MES教學系統、虛擬調試軟件、能源管理系統等,打造一體化智能制造實訓生態。

實施意義:賦能高質量智能制造人才培養

破解實訓數據“黑箱”:實現全要素設備數據透明化,為案例教學、課程設計提供真實數據源。

提升OEE分析實戰能力:讓學生掌握核心生產管理工具,培養數據驅動的精益生產思維。

加速新技術教學落地:無縫集成數字孿生、預測性維護、能耗分析等前沿技術應用場景。

降低平臺建設與運維成本:模塊化設計顯著減少集成難度,無線傳輸降低布線成本,建設周期縮短40%。

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培養熟悉真實工業數據流、具備IoT平臺操作能力的“即戰力”人才。

支撐證書與競賽:為“工業互聯網實施與運維”等競賽及智能制造大賽提供標準化的數據基礎設施。

通過部署基于工業物聯網技術的御控智能制造綜合實訓平臺數據采集解決方案,院校能夠高效打通設備層到應用層的數據鏈路,構建高度仿真的數字孿生實訓環境。

這不僅大幅提升了OEE分析、預測性維護、能源優化等核心課程的教學效果,更培養出能直接解決工廠實際問題的復合型智能制造人才,為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審核編輯(
王靜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如何提高老舊設備的聯網率,打造數字化工廠

二次供水無人值守遠程控制系統解決方案

如何實現泵站的無人值守:御控智慧水務平臺

智能泵房監控系統:物聯網應用與智能管理

二次供水管理系統:遠程監控+智能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