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務:自來水廠監控系統解決方案
在城市化進程加速與水資源管理需求升級的雙重驅動下,傳統自來水廠依賴人工巡檢、經驗決策的管理模式已難以滿足現代供水安全與效率要求。智慧水務的興起,為水廠提供了從“源頭”到“龍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一、傳統水廠管理痛點:從“滯后響應”到“主動防控”的迫切需求
傳統水廠管理存在四大核心痛點:
1.信息滯后:人工抄表周期長,設備故障發現延遲,如某地農村水廠因未及時監測到水泵電流異常,導致連續停水12小時;
2.控制粗放:依賴人工啟停設備,某中型水廠因操作失誤引發管網壓力驟降,影響5萬居民用水;
3.決策依賴經驗:缺乏數據支撐的工藝調整導致藥劑浪費,某水廠年藥劑成本超標200萬元;
4.安全盲區:傳統安防無法實時預警非法入侵,某水源地因監控缺失發生設備被盜事件。
這些問題倒逼水廠向“實時感知-智能控制-科學決策”的智慧化轉型。
二、智慧水務監控系統:構建“感知-控制-決策”閉環生態
1. 全要素感知網絡:打破數據孤島
通過部署御控智能網關,實現水質、水位、流量、壓力、設備狀態等100+參數的實時采集。例如:
水質監測:集成PH值、余氯、濁度、COD等傳感器,某水廠通過御控網關實時監測發現余氯超標,提前2小時調整加氯量,避免水質事故;
設備健康監測:振動傳感器捕捉水泵軸承異響,結合御控AI算法預測故障,某水廠設備故障率下降40%;
能耗監測:智能電表記錄各環節能耗,某水廠通過御控智慧水務云平臺能耗曲線分析優化泵組調度,年節電15萬度。
2. 邊緣計算與云平臺:實現秒級響應
御控工業智能網關在現場完成數據清洗與邊緣計算,通過4G/MQTT協議將關鍵數據上傳至云平臺。例如:
邏輯自控:當管網壓力低于閾值時,御控智慧水務系統自動啟動備用泵并調節變頻器頻率,某水廠實現恒壓供水,管網爆管率降低60%;
視頻聯動:水位超限時觸發攝像頭錄像,御控智慧水務系統通過錄像取證成功追責非法排污企業;
移動運維:工程師通過御控智慧水務APP遠程調試PLC程序,某水廠突發故障時,運維團隊10分鐘內完成參數修正,避免停產損失。
三、行業實踐:從農村小型水廠到城市智慧水務標桿
案例1:某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痛點:10座小型水廠分散管理,人工巡檢成本高,故障響應慢。
解決方案:部署御控遠程監控系統,實現:
無人值守:通過御控手機APP遠程啟停水泵,年節約人力成本60萬元;
異常預警:水位、電流越限自動報警,故障處理時效從4小時縮短至20分鐘;
視頻監控:覆蓋水源井、泵房等關鍵區域,盜竊事件歸零。
案例2:某水廠
創新點:集成“工藝仿真+生產運營+設備管理”三位一體平臺:
報表自動化:替代Excel手工制表,報表生成時間從4小時/日降至10分鐘/日;
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記錄200+設備維修歷史,備件庫存周轉率提升30%;
移動巡檢:通過御控APP掃碼完成巡檢任務,巡檢覆蓋率從85%提升至99%。
御控智慧水務自來水廠監控系統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管理范式的變革。通過構建“感知-控制-決策”閉環,水廠得以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同時,實現降本增效與可持續發展。隨著AI、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持續滲透,未來水廠將進化為具備自感知、自學習、自優化能力的“水生命體”,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水資源保障。

提交
水文數據采集方案:智能監測與災害預警
智慧水廠怎么建?物聯網數據采集
農村供水智慧化管理系統:精準監測智能調度
御控縣級供水調度系統:數字化整合
二次供水行業物聯網應用數字化轉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