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十年工業夢專題之 數字化工廠—制造業的未來
2016.08.05數字化工廠正在閃現迷人的色彩,制造業正在被其光芒所吸引。然而輝光之中,很多企業也被各種相互矛盾和相互糾纏的概念所混淆,大家都渴望自己擁有一個洞開一切的神器。而數字化工廠的確是一道有著清晰軌跡的光路,它在指引,那些走向理解智能工廠和工業4.0的必經之路。詳情 >>>
圍繞激烈的市場競爭,制造企業已經意識到他們正面臨著巨大的時間、成本、質量、產品差異化等壓力。如何快速適應市場的變化,實現從“以產定銷”到“按訂單生產”模式轉變?數字化工廠提供了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
整體來看,中國制造業目前基礎方面還不夠強。特別是傳統的基礎材料、基礎技術、基礎工藝和技術平臺。而智能制造又要求和信息技術結合,像傳感器、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和工業大數據等新問題或是未來發展的瓶頸。
在每個人都在談論工業4.0的今天,工業4.0最為吸引人的一點是其對于未來工業智能化和數字化的闡述。想象一下:未來的工業產品從設計創意開始,直到成品出廠,都可以由信息化系統提供無縫的數據和管理支持,那將是一種怎樣的井井有條,而人本身的創造力和智慧,將得到怎樣的解放和發揮?
數字化工廠只是邁向工業4.0的階段性目標。從數字化工廠到工業4.0,還有漫長的演進過程。如果說,對工廠架構和組成的實地走讀,給我們帶來的是實踐層面的沖擊。那么,對工廠運轉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前沿解讀,相信將可以給我們帶來思維層面的更多啟示,乃至啟蒙。
數字工廠、智慧工廠、智能制造三者的概念正逐步走向現實工廠,那么他們三者的區別是什么?數字化工廠是在計算機虛擬環境中,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仿真、評估和優化,并進一步擴展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產組織方式。
無論身處工業2.0還是3.0階段,許多企業在懷揣數字化工廠夢想的同時,卻往往尚未形成清晰的思路。隨著“工業4.0”的熱潮從德國涌向全球,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決意將未來制造的愿景變為現實,以期在數字化引領的工業變革中盡早謀篇布局。
MES填補了制造信息鏈條上最基礎的環節,是實現車間信息化的利器,離散制造企業期盼著MES能夠大幅度推進制造業信息化的進程。有MES管理的加盟將大幅度提高零件加工的數控化率、數控設備的有效利用率、數控加工效率與產品質量、數字化生產線的柔性加工能力、產品的異地協同制造能力,從而大幅度提高企業市場應變能力,全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數字化工廠主要是將整個生產的信息總結為三類對象。這三類對象分別為:產品、工藝及資源。詳細地講,產品主要是指汽車的零件信息,其中包含車身件、裝配件及標準件。工藝是指描述如何安裝零件的方法,以及零件安裝的后質量特性,一般汽車廠都會以工藝卡的形式體現整個裝配的工藝。資源是指為生產提供的全部的設備以及人員。
說到數字化工廠,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另外幾個老生常談的概念,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中國的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其實不是什么黑科技。其實它所有的技術都是現成的,只是把這些現有技術進行重組。
中國工控網(gongkong.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