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以自主可控為基,筑牢國產五軸數控系統發展根基

以自主可控為基,筑牢國產五軸數控系統發展根基

——— ——訪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白彥慶
2025/7/3 13:13:20

6月26日,2025龍芯產品發布暨用戶大會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盛大召開。龍芯中科重磅發布基于自主指令集龍架構研發的服務器處理器龍芯3C6000系列、工控領域及移動終端處理器龍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關整機和解決方案,吸引了2000余位行業人士共襄盛舉。

 

龍芯1.png


在此次具有重要意義的龍芯產品發布大會上,國產數控系統的發展成為焦點話題,gongkong借此契機特別采訪了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白彥慶,深入了解科德數控與龍芯中科在國產化數控系統研發、AI技術融合及行業應用拓展等方面的成果與規劃。

 龍芯2.png

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白彥慶


科德數控作為國內極少數具備高檔數控系統及高端數控機床雙研發體系的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研發,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高檔數控系統類產品、高端數控機床及關鍵功能部件的產品布局。白彥慶介紹:“在04專項的支持下,科德數控自主研發的GNC系列高檔數控系統、科德系列化五軸數控機床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實現了批量應用,對保障上述領域的國家戰略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正是因為五軸數控系統在這些關鍵領域的重要應用,對其性能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尤其是對算力的嚴苛需求,促使科德數控與龍芯中科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國產化數控系統的發展。


強強聯合,打造國產化數控系統


作為中國本土專業化高檔數控系統和關鍵功能部件的完整產業制造商,科德數控已經成長為國內頗具規模的五軸裝備產銷基地。但要實現更長遠的自主可控,高性能芯片的支撐不可或缺。


五軸數控系統對算力的要求顯著高于其他嵌入式工控領域。隨著五軸數控系統功能的復雜化與多樣化,用戶對其性能、穩定性及可靠性的標準持續提升,直接倒逼基礎平臺在計算性能、圖形處理能力等方面達到更高水準。這種高算力需求集中體現在極短時間內的密集運算場景中。以實際應用為例,五軸數控系統需在1秒內完成上千次周期運算,且必須確保零延遲。哪怕零點零幾毫秒的延遲,都可能導致設備運行時的速度與加速度出現波動,進而影響加工精度。因此,采用高性能芯片成為五軸數控系統的必然選擇。


科德數控與龍芯中科的合作,源于雙方對“自主可控”的共同追求。與龍芯的合作,為科德數控的技術研發注入了強大動力。龍芯芯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從根本上消除了“卡脖子”風險;其強大的計算能力,更是完美契合了五軸數控系統對高性能算力的嚴苛需求。


早在龍芯2號芯片發布時,科德數控就已基于該芯片進行應用驗證。目前,科德數控的GNC 62數控系統已完成基于龍芯3號芯片的應用驗證,正全面推進產品化開發進程。談及合作過程中遭遇的技術挑戰時,白彥慶坦誠:“早期確實面臨一些困難,尤其是工具鏈和生態系統方面。”他進一步解釋,傳統五軸數控系統研發工具鏈多基于X86+Windows或Linux通用平臺,其工具鏈體系相對成熟。龍芯作為自主架構芯片,初期在開發工具、測試工具、調試工具等方面尚不完善。


目前,在系統生態建設層面,龍芯的發展尤為迅速。龍芯已構建起成熟的軟件生態體系,支 Linux、統信、麒麟、鴻蒙等操作系統,圍繞龍芯處理器的產業集群也初具規模,為數控系統研發提供了全方位支撐。這種生態協同不僅徹底解決了早期工具鏈不足的問題,更形成了從芯片到整機的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隨著龍芯生態系統的快速完善,國內產業生態已形成規模效應,為技術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撐。”白彥慶對龍芯生態的進步給予高度肯定。


深度融合AI,引領產業升級


在技術協同的維度上,龍芯與科德構建起了緊密且高效的合作模式。龍芯憑借自身優勢,為合作提供底層算力平臺與板卡支持;科德則將精力聚焦于五軸數控系統的研發,雙方由此形成了上下游技術鏈的協同效應,為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加速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過程中,龍芯與科德的合作并未止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雙方正積極推進數控系統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當前,AI在數控領域的應用已初顯成效,主要集中在故障診斷和售后服務兩大關鍵板塊。在故障診斷方面,當數控系統發出報警信號時,AI能夠迅速提供報警原因的精準提示與深入分析,助力用戶自主解決問題,大幅縮短了故障排查與修復的時間。在售后服務領域,借助 AI 工具,即便是沒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也能快速找到現場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有效降低了售后派單率,削減售后運營成本。


白彥慶表示,AI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必答題,企業必須積極擁抱AI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未來,龍芯與科德將從兩方面推進AI在數控領域的應用:一方面,對通用語言大模型進行專用訓練和精簡,以適應數控系統領域的特定需求;另一方面,利用龍芯服務器的強大算力,實現 AI與數控系統的深度融合。


回顧科德與龍芯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二者有著相似的艱辛與不易。科德數控在最初研發五軸數控系統時,盡管成功研制出了產品,但卻因缺乏應用場景而陷入困境,找不到機床廠商愿意裝機試用。面對這一難題,科德數控從零開始研發機床。通過一路攻堅克難,不僅突破了五軸高端數控系統的技術瓶頸,更逐步構建起完整的核心部件體系,實現全鏈條技術覆蓋。龍芯中科同樣如此,從基于自主IP的芯片研發、基于自主工藝的芯片生產、基于自主指令系統的軟件生態三方面打牢自主信息技術體系底座,本次大會上發布的龍芯3C6000和2K3000龍芯CPU更是不依賴任何國外技術授權和境外供應鏈


對于未來的合作,白彥慶表示,科德與龍芯將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國產化數控系統的發展,完成基于龍芯處理器的數控系統產品的開發和測試工作,確保推出具有國產化特色的數控系統產品,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基于過往的積累與當下的技術支撐,科德數控對國產高端五軸數控系統的發展充滿信心。隨著龍芯等國產芯片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國內產業生態的日益完善,科德數控將擁有更為堅實的技術后盾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科德數控將繼續深耕高端數控領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提升產品性能與質量,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可靠的國產化解決方案。


國產工控系統的自主創新之路雖然充滿挑戰,但前景廣闊。龍芯與科德的合作不僅是技術整合,更是生態共建的起點。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國產工控系統一定能在全球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為高端制造裝上真正的‘中國腦’,助力中國制造向產業鏈高端邁進。


審核編輯(
黃莉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施耐德電氣攜手奇安信共建技術本地化創新中心

向行業創新要答案 | 從“制造”到“智造”,解碼電子信息制造躍遷路徑

尼得科汽車馬達(浙江)有限公司再添新榮譽——先進級智能工廠

安森美AI數據中心系統方案指南上線

SiC Combo JFET技術概覽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