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高鐵信號系統運用與維護大賽”的通知
中交協秘字〔2024〕172號
各相關單位:
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到16萬公里,其中高鐵達到4.6萬公里。到2035年,中國鐵路網運營里程將大幅擴展至20萬公里,其中高鐵里程將達到7萬公里,均較當前有顯著增長。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粵港澳等都市圈的交通建設加速,市域(郊)鐵路及城際鐵路將迎來建設高潮。伴隨大量新鐵路項目的建成運營,對高速鐵路技術人才的需求將急劇增加,不僅在數量上,更在質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撐,同時響應中國職業教育走向世界的要求,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特主辦高鐵信號系統運用與維護大賽。現將大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交通運輸協會
承辦單位: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培訓中心
技術支持單位:北京和利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二、參賽對象與組別
1、大賽職業
參照鐵路信號工國家職業標準,職業編碼6-29-03-10
使用工具和設備,進行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施工和設備維護的人員。
2、選手條件
大賽面向行業從業人員設置職工組,面向職業院校(職本/高職)鐵路信號方向相關專業設置學生組。學生組設置國際組。
(1)學生組選手參賽條件
中國組:參賽人員必須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且為職業院校(職本/高職)鐵路信號方向相關專業全日制在籍學生,思想品德良好,無違法違紀等不良記錄。
國際組:相關國家及在中國留學的軌道交通相關專業的全日制在籍學生。
(2)職工組選手參賽條件
從事鐵路信號與維護的一線職工。
國鐵集團(公司)、地方鐵路集團(公司)、城際鐵路(市域/郊)公司的一線職工(含企業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正式用人協議的勞務人員,報名時以企業為職工繳納社保記錄及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正式用人協議為準)。
已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和取得上述稱號申報資格的人員,不得以選手身份參賽。
軌道交通信號相關專業的專職教師。
從事鐵路信號相關專業教學的職工,具有1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無不良從業記錄。思想政治素質好,職業道德修養高。選手報名需提供一年及以上本單位在職社保證明。
3、本項大賽為單人競賽
每個參賽隊由1名選手和不超過2名指導教師或專家組成。
不得跨省、直轄市、自治區組隊,不可跨院校組隊。
每個參賽單位限報2支隊伍,院校同時參加職工組和學生組的限報4支隊伍。
國際組每個參賽單位限報3支隊伍。
三、比賽日程安排
1、參賽團隊報名
參賽團隊下載報名表填寫完畢后,以掃描件發送至郵箱。
報名期間各單位/院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自愿組織選拔賽,主辦方提供案例和平臺支持。
時間:2025年1月1日至 2025年3月31日
2、線上培訓
線上學習由主辦方組織,通過在線課程和大講堂等形式,提供車站與區間設備維修崗位基本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學習內容。
時間:2025年4月1日至決賽結束
3、區域選拔賽階段
由各賽區組織實施區域選拔,選拔優秀選手參加競賽總決賽。
時間: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5月30日
4、競賽總決賽階段
中國參賽隊伍由區域選拔賽產生,參賽隊伍數量低于3個(含3個)的省級,取預賽第1名參加決賽;參賽隊伍數量大于3個、低于6個(含6個)的省級,取預賽前2名參加決賽;參賽隊伍數量大于6個的省級,取預賽前3名參加決賽。
國際參賽隊伍由國際選拔賽產生。
備注:特殊區域(或省級)根據實際情況經組委會審議可適當調整進入決賽隊伍個數。
時間:2025年6月上旬
四、獎項設置
中國參賽隊伍和國際參賽隊伍單獨排名,按總成績由高到低排序,確定最終名次。若總成績相同,則以技能操作成績高者名次在前;若總成績和技能操作競賽成績均相同,則以完成技能操作所有項目總時間少者名次在前;
一等獎占比 10%,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二等獎占比20%,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三等獎占比30%,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其它選手頒發優秀獎證書。
對一等獎獲獎選手的指導教師/專家,頒發“優秀指導教師/專家”證書。
對突出貢獻的承辦、協辦單位頒發“突出貢獻單位”獎牌。
五、聯系及報名方式
大賽官網:
聯 系 人:王亞乾 馬楠 唐潔鳳
電 話:15931260215 13241638300 13311108772
郵 箱:wangyaqian@hollysys.com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
2024年12月27日

提交
喜報 | 和利時牽頭起草的《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智能閥門定位器》“浙江制造”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和利時榮獲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工作突出會員單位”和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年度優秀會員單位”
全球首臺 | 和利時助力明陽氫燃“木星一號”30MW級純氫燃氣輪機點火成功!
新技術促進分會成立十周年暨2024年度工作會議在和利時北京基地成功召開
合作共建 攻堅克難——和利時與中煤新集利辛板集電廠建設行業標桿智慧電廠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