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戶為中心的全價值鏈運營 破裝備制造業發展之困
裝備制造業是為經濟各部門進行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裝備的各類制造業的總稱,是工業的核心部分,承擔著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工作母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任。根據最新統計,2023年中國裝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2萬億,預計2024年將達3.4萬億元。同時隨著國產化替代、大規模設備更新換代政策的出臺,也為裝備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然而作為中國制造業升級的先鋒和橋頭堡,裝備制造業做強做大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數字化應用仍然存在很多痛點和難點,本文將圍繞裝備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之困展開討論。
裝備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之困
裝備制造業生產的產品往往具有定制化程度高、結構復雜且生產周期長等特點,其生產制造通常采用項目制模式進行管理,由于市場需求波動比較大,如何做好項目設計,保障生產進度與成本管控,是行業的一個主要痛點和難點。
由于是高度定制化的行業,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裝備制造業大多已經從過去的按庫存生產(MTS)轉向了按訂單生產(MTO)、按訂單設計(ETO)、按訂單配置(CTO)以及按訂單裝配(ATO)的個性化定制業務模式,使得產品結構復雜度不斷提高,這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工程設計任務很重,不僅老產品要做優化設計,新產品的開發也要重新設計,導致研發過程有大量的設計變更和工藝設計任務,帶來大量非準設計構件;二是設計BOM頻繁變更導致采購難度增加,盡管有企業通過“標準化+定制化”的方式減輕非標產品需求的工作量,但設計BOM向制造BOM轉換的效率仍然存在問題。主要是很多企業未能通過數字化手段拉通從定制化研發到定制化制造的整個過程,導致各部門信息不暢,直接影響生產和采購。
另外,由于是按訂單定制,為保證交付效率,通常會采用“邊設計、邊采購和邊生產”的模式,不可避免地會面臨頻繁插單的情況,企業需要隨時根據訂單需求的變化不斷地修改生產計劃,不僅任務分解量大,執行進度跟進很困難,帶來的連鎖反應是:物料齊套難以保證,欠料頻發;外協加工件供應及時性和質量無法保障;物料出入庫頻繁,現場WIP管理變得混亂,一系列問題都加劇了計劃執行的難度,導致交期難以控制,直接影響生產成本的管控,特別是項目制核算成本的生產模式,數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了項目的成本和企業的盈利。
在品控方面,由于生產流程長、質量管控點多,難及時發現問題和缺陷,對生產過程和質量的控制能力直接關系到生產效率和產品的質量。此外,裝備制造行業越來越有產品服務化的趨勢,尤其是大型復雜裝備和小批量定制化模式下,產品服務已經成為客戶滿意度提升重要依據,甚至為裝備制造企業帶來第二增長曲線。
美云智數行業運營副總經理周敏認為,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問題是,客戶個性化的逐步增加帶來了產品改制多,工藝長且復雜,銷售端難以控制需求,同時存在部分物料供應端對供應商影響力較弱,交付壓力集中于物料供應和制造周期的壓縮,任何異常問題都會可能影響承諾交期,進而影響客戶滿意度。而要破除當前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問題,就必須從OTD全價值鏈重塑的視角進行深度思考。
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全價值鏈運營
裝備制造過程的復雜度越高,成本曲線越陡峭,大批量通用型裝備、小批量定制化裝備、大型復雜裝備制造復雜度依次加大,如何壓低成本曲線,實現持續盈利,已經成為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裝備制造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契機。針對裝備行業面臨的挑戰和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美云智數主張全價值鏈審視業務痛點,打破孤立的價值體系和內部溝通壁壘,通過全價值鏈流程拉通,實時掌握訂單交付各環節狀況,圍繞訂單貫通數據,實現端到端業務可視。
針對研發端,美云智數以產品為核心實現產品信息一體化協同管理,最大化設計可重用性,確保產品數據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上下游的一致性,保障產品工藝數據向生產端傳遞的準確性;同時在建立規范的研發體系基礎上,重點突破研發效率低下、可制造性差、物料采購成本高齊套難的問題。就具體產品而言,美云智數PLM方案可實現從規劃到退市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跨領域活動拉通,保證產品數據與研發過程統一,主數據的唯一、穩定、可靠,高效提升產品研發效率并縮短產品創新研發周期。
針對計劃端,美云智數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實現“產銷計劃-生產計劃-車間排程-物料采購計劃-發運計劃”的一體化協同,幫助生產計劃人員掌握供需動向,全面及時洞悉資源、物料瓶頸,高效便捷安排生產;從資源全局優化配置角度,優化工廠資源部署;幫助工廠以客戶訂單視角,聯動銷售訂單與制造工單排產、制造執行及物流管控,提升整體運營效率;以計劃排程為龍頭,牽引價值鏈前后工序聯動排產,總裝驅動,部裝跟隨,保證工廠整體交付能力;實現對生產排程的事前監控,柔性可配置的生產執行過程和期間績效KPI,為工廠提供實時數據洞察。
針對采購端,美云智數搭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中心,OTD端到端拉通全價值鏈的業務流、資金流及信息流,打通訂單計劃、物料計劃、車間計劃以及物流倉儲計劃的全鏈路,實現產銷協同、產供協同和送貨協同,并通過供應鏈控制塔實現關鍵控制點的透明、可視、可控,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對于供應商,提供注冊、準入、合作、評價、退出的全周期管理。
針對制造端,美云智數APS高效輸出生產計劃并使其下達至最終環節。通過看板數據及“JIT”反向拉動方式,使各制造環節相互制約,有效保證生產速度和均衡生產,快速協調生產資源,有效管控生產現場;拉通各環節流程,通過生產大數據的采集、傳輸及精準分析,實時監控各工序進度和實現動態調度,快速處理預警問題,實現精益化生產管控和業務的精準化協同;改變傳統車間作業模式,實現自動化生產;通過構建設備集成工控網絡,實時把控生產進度,助力實現智能工廠轉型。
針對運營端,美云智數結合行業經驗,幫助裝備制造企業制定頂層戰略KPI,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運營指標體系,進而推動“三個管理一致”:跨經營單元的管理一致、戰略規劃到落地執行的管理一致、從過程到結果的管理一致。自下而上統計業績指標達成情況,從而提升企業經營體質。通過自上而下對頂層戰略KPI“縱向到底”地進行逐層目標拆解,并在各層級橫向拆解目標時“橫向到邊”,確保戰略KPI指標在企業的各個層級、各個領域落實到位,并通過自下而上地對業績指標達成進行統計,落實數字運營,提升企業經營體質。“通過構建這樣的數字運營體系和平臺,各經營單元的經營就如同在透明但又被隔離的玻璃房子里,運營部門能夠看見經營單元的經營情況,同時經營單元的日常經營又不會被干擾。如同前店后廠的透明廚房模式,透明化就會產生威懾力”,美云智數行業運營副總經理周敏如是說。
美云智數方案為裝備制造業賦能
目前,美云智數借助多年在裝備制造行業與頭部客戶的項目合作,具備了為裝備制造企業全價值鏈運營提效的產品和產品組合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形成了裝備制造業全價值鏈運營提效的綜合解決方案。以重構裝備制造企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流程、供應商全生命周期流程、設計制造一體化流程為目的,為裝備制造企業提供工業軟件和咨詢服務,涵蓋研發設計、采購供應鏈、生產制造、質量管控、倉儲物流、運維服務的全業務流程,在重工、電機、工業機器人、航空航天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基于美的集團在各個業務領域對AIGC的場景應用實踐經驗,美云智數逐步在裝備制造行業進行AIGC場景應用創新。
在某電動工具領先企業,2018年與美云智數合作,通過部署APS、MES和SRM三大系統,拉通計劃與供應、生產管理,結合資源、工藝、庫存情況,指導生產執行、物料配送、投料防錯,實現智能化均衡生產,并通過部署供應鏈管理一體化平臺,實現采購業務端到端全過程可視,縮短交付周期,提升準時交付率,同時在制造現場,通過SCADA實現設備互通互聯,使報工及時性得到提升,有效地較少了現場異常。
在某頭部電機企業,攜手美云智數啟動數字化轉型,于2023年上線GPM,為企業構建一整套規范的項目管理體系與流程,貫穿項目全生命周期,聚焦高效協同研發、產品目標驅動、規范流程決策等功能,縮短了項目周期、減少項目風險。2024年又上線MES、SRM、DOM,實現對采購業務的全過程管理,并使生產OTD全流程透明化,企業實時掌控生產進度,降低不良率,提高生產效率。
另外,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瓦楞紙箱印刷包裝設備提供商,在與美云智數合作以前,公司面臨計劃不準、生產不可控、供應鏈成本高、運營過程不透明等問題,通過美云智數全價值鏈端到端解決方案,實現產、供、運營端到端一體化建設。
編輯點評
美云智數在裝備行業深耕多年,從傳統裝備到智能裝備,從大批量裝備到定制裝備,從外資到內資裝備企業,為企業提供領先的數字化轉型服務。此次發布的全新解決方案將助力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進階,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提交
聯通政企大客戶經理林穆——以專業與責任照亮通信之路
“光網智行 暢達未來”—— 第三屆“光華杯”千兆光網應用創新大賽智慧交通 專題賽決賽暨頒獎儀式在京圓滿落幕
定檔!AGIC 2025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暨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博覽會啟動全球招展
組裝式應用+低代碼開發,美擎4.0破解雙跨應用落地難題
北電數智紅湖·可信數據空間,以數據要素賦能AI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