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公告

>

「助力區域創新發展」系列活動之“數領未來·智慧建造——智能制造推動建筑行業產業升級”論壇在中關村豐臺園成功舉辦

「助力區域創新發展」系列活動之“數領未來·智慧建造——智能制造推動建筑行業產業升級”論壇在中關村豐臺園成功舉辦

2024/10/29 16:50:51

10月24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創新服務中心主辦,豐臺區科學技術協會協辦,豐科世紀孵化器與豐科博創(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數領未來·智慧建造——智能制造推動建筑行業產業升級”論壇在豐臺科技園成功舉辦。作為“助力區域創新發展”系列活動之一,此次論壇是北京市科協推動科技智力資源和科研成果服務北京市重點產業領域創新發展,促進區域重點產業科技經濟融合與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議以智能制造融合建筑行業綠色數字轉型為主題,依托豐臺區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的特色新格局中將智能制造作為重點增強產業數字化轉型能力的重點產業,并率先布局智能建造的“新賽道”,于2022年至2023年間發布了《豐臺區支持智能建造產業集群發展實施意見》,推進培育“優勢產品+示范工廠+創新集群”模式。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正高級工程師、新材料方向科技項目經理人周忠嬌博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建筑技術處高級工程師馮仕章,新興信息技術協同中心主任李福生,北京市豐臺區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二級調研員李洪海,北京市豐臺區科學技術協會秘書長童浩等領導、專家,以及80多家企業、科研單位、創新主體等代表出席本次會議,共同聚焦智能建造領域的技術成果和發展趨勢。

豐臺區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二級調研員李洪海在致辭中提出,當前,全球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期,智能制造作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重塑著各行各業。豐臺區,作為首都南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搶抓數字經濟發展先機,將智能制造作為增強產業數字化轉型能力的核心引擎,致力于打造數字經濟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新格局。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建造不僅是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它融合了高度自動化、柔性化生產、智能化決策和可持續發展等先進理念,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工業化制造和建造技術深度融合,旨在構建工程建造的創新模式,實現建筑全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轉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建筑技術處高級工程師馮仕章帶來關于《新質生產力背景下,建筑業工業化和智能化技術應用情況分析》的主旨報告。他指出,建筑業作為傳統行業和支柱產業,必須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包括:推動BIM國產化研發和應用,突破“卡脖子”技術,促進BIM全過程貫通應用,為AI應用創造正向環境;圍繞關鍵實用場景突破智能建造技術,不斷總結經驗,示范促進迭代,及時推廣應用;優先在“危繁臟重”和“人能力不及”的場景中探索建筑機器人的應用,強調“人機協同”,圍繞建筑機器人創新工藝工法,改革監管模式;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標準體系,促進行業融合,培養復合型人才;形成以建筑行業主導的智能建造和數字化轉型生態;通過科技創新賦能,持續推進建筑業向“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效能和質量,支撐“好房子”建設,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住建部智能建造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高級工程師,中建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譚笑博士在《基于BIM的樓宇可視化綠色低碳運維技術》的主題報告中,提出采用數字孿生、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升級建筑管理模式,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和終端設備可以實時采集建筑物內的溫濕度、人員分布、熱源分布和能耗分布,可以準確地分析建筑空間內的負荷需求,及時發現運維管理的弱項和盲區,通過空間模型的數據分析,實現能耗的精細化管理。她以廣州星河灣中心超高層項目為例,進一步展示出“數字孿生、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的“萬物互聯、協同聯動、閉環管理”的建筑社區及城區級的運維管理平臺模式,以實現“降低運營成本”、“減少運維能耗”、“提高工作效率”、“保證運行品質”、“增強管理能力”的目標。

會上,建筑工程領域的頭部企業分別就智能制造融合建筑產業向數智化、綠色化發展方向發展的重點研發方向、已有特色成果、技術迭代以及技術需求等進行分享。其中,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部總經理李張苗認為,模塊化建筑是最適合智能建造的主要建筑產品之一,模塊化產品與智能建造的結合,通過數字設計進行標準化施工建造,將工地“搬進”工廠,能夠“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從而推動建筑工業化的進程,實現高效建造、品質建造、智能建造和低碳建造。為此,他還提出了向航空航天、汽車制造、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等先進制造業對標以實現模塊化建筑產品智能建造的關鍵路徑。北京建工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經理李志光介紹裝配式建筑數字化系統應用,以及建立智能生產線實現智能設備應用。其中包括自主研發的“新科云”平臺,以及盾構管片生產自動線研發,在生產環節上實現全程信息化綜合控制,保障生產線高速、快速運轉,同時通過大量機械手、輸送輥道的應用,極大提升了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中鐵十四局房橋有限公司智能裝備經營負責人楊柳分享了自主研發的重載物流機器人、智慧巡檢機器人、復合型工業機器人及非標自動化智能產線。北京榆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昊分享了榆構集團致力于科技賦能傳統預制行業,依托在預制混凝土領域40余年的技術積累,聯合多所院校和專家,歷經3年科研攻關,成功研發盾構管片自動開合模AI機器人和業內先進的視覺+激光AI測量機器人等高端裝備,推出盾構管片第三代智能生產線,為行業賦能,為盾構管片制造行業的新質生產力助力。

以建筑行業前端工程企業的技術發展方向為牽引,北京駿開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文和人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玖亙(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等創新主體的負責分別展示了圖像計算生成技術、建筑3D打印、數字化協同設計、公共空間數字化建設等前沿技術成果。其中,駿開科技的圖像計算生成技術在AIGC領域,解決了2D圖形轉化為3D模型的難題,采用3D reverse engineering +AIGC方法,可以僅用一張圖片在一小時內就實現三維模型的轉化,用戶得到的是可拆解的矢量網格3D模型。文和人居用“創意設計”創造應用場景,激發3D打印技術優勢,用“3D打印結構應用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用“可靠的3D打印材料”作為支撐,鏈接上下游,致力于成為3D打印建筑專業化一站式服務商。玖亙科技展示七大能力構建涵蓋建筑行業全產業鏈虛擬孿生的UNIV+RSES,旨在打破信息孤島,統合數據要素實現信息智能,融合全行業知識,引領建筑行業未來。甲板智慧科技進行了“AI智能體+智慧化管理平臺”輔助景區、園區等公共空間管理并塑造IP和增強體驗的多項技術成果與實踐分享,并提出這是打造未來科技的展示窗口,市民和游客可以通過與數字人AI智能體實時交流,獲取最新的行業研究進展和科技動態。

此次會議展示與交流了以數字化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為引領的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工程建造技術,及其解決方案和應用成果,促進企業掌握前沿技術,吸取先進經驗,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并通過行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提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能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把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通過此次論壇,亦將激發更多創新靈感,匯聚更多發展力量,共同探索智能制造與智能建造的新路徑、新模式,推動豐臺區乃至北京市智能制造與智能建造產業的蓬勃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圍繞智能制造與裝備產業的【助力區域創新發展活動系列】還將持續舉辦“智能制造與低空經濟”、“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融合”,以及“智能制造賦能智慧醫療”專場,展示相關前沿成果,開展供需對接,推動技術交流與合作。

豐科世紀孵化器

北京豐科世紀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北京豐臺城市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豐科世紀孵化器寫字樓位于北京西南西環“金角”核心地段——豐臺總部基地十七區18號樓和十八區25號樓,單層面積1092㎡,樓宇層高15層,孵化面積共32000平方米,主要孵化智能制造領域,聚集多家新材料、數字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優秀企業及其項目。

孵化器目前已被認定為北京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北京市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北京市軍民融合培育園(新材料領域)、豐臺區孵化器及眾創空間、豐臺區航空航天產學研創新大廈、歐盟科技署第四國際軟著陸區等資質。

孵化器長期以來攜手各領域專家、產業鏈企業共同嚴選企業,以管家式服務滴灌培育出42家國高新企業,增材制造類企業28家。孵化器樓宇連續三年實現稅收約2億元。目前我司在孵企業71家,其中國高新企業19家,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7家,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


審核編輯(
黃莉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產業逐“新”發展提“質”,麥克傳感共促高端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升級,2024深圳電機會議議程出爐!

第二十六屆高交會將于11月14日至16日舉辦

工業AI應用技術研討會暨數聯智造“AI+X”新產品發布會成功舉辦

深耕三十載,ABB低壓系統精準把控本土數智化需求與可持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