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牢筑數字化根基,中國一汽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牢筑數字化根基,中國一汽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7/19 15:27:41

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熱詞。對于汽車工業而言,新質生產力未來將成為強勁動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今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國家一系列全面系統部署下,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創新,加快產業升級形成新質生產力。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領頭羊的一汽紅旗,近年來積極攜手各方推動制造技術轉型升級、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回應“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課題。2024年“紅旗夏季嘉年華”系列活動火熱進行之際,作為其中聚焦 “智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一汽第四屆先進制造技術“旗智?iM”高端論壇于7月19日-20日在長春隆重舉行。


圖片2.png


本屆論壇以“新質創領·智造旗技”為主題,以“智慧驅動、AI賦能”為技術內涵,著力打造前瞻技術的交流平臺。通過高端論壇、專題分會、技術展示、工廠參觀等多種形式,促進技術創新與合作,全力加速中國一汽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推動制造產業轉型升級。


論壇由中國一汽工程技術部主辦,來自中國工程院的四位院士,來自中汽中心、清華大學、吉林大學等知名科研院所的多位學者,來自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蔚來汽車、賽力斯等主機廠的同仁,來自華為、九院、濟南二機床等多家供應商伙伴,以及來自《中國汽車報》、AI《汽車制造業》等媒體朋友,總共近千人參加了論壇的系列活動。


高端論壇前瞻未來

7月19日上午,在中國一汽NBD旗境創新空間舉行的高端論壇上,中國工程院的李培根院士、王國棟院士、林君院士、張學軍院士,先后發表了極具前瞻性的主旨報告,分享了人工智能賦能企業智能化升級、鋼鐵行業與汽車制造協同創新破解“黑箱”難題、汽車產業中智能檢測裝備的發展、先進光學制造等領域的前沿科技,展現了新技術在制造業,特別是汽車制造業的創新應用和未來前景。


圖片3.png


高端論壇的下半場,中國一汽工程技術部(工藝工程院)總經理宋志勇首先以“數智賦能制造新模式,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題,介紹了中國一汽在數智化創新探索和應用實踐中取得的亮點成果,并以紅旗制造中心繁榮廠區為例,闡釋了新能源汽車制造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創新成果和創新價值。


圖片4.png

此外,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產業首席專家/工信智庫聯盟副理事長石勇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院長金隼教授、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常務院長何永勇、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楊建、華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首席專家鄺繼雙等,也都在高端論壇上圍繞以智能制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并倡議企業要重視數字化、低碳化的“雙轉型”,著力打造面向未來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專題分會聚焦三大熱點

7月20日的三個專題分會,分別聚焦智能化技術、綠色低碳技術、輕量化技術等重點發展方向,三十多場技術報告深入研討了各個領域的創新技術及應用實例,如:AI人工智能在車身智造領域的新篇章、人形機器人裝配研究、總裝智慧工廠建設;汽車產業鏈碳管理發展趨勢、數字化碳管理平臺建設、未來綠色涂裝車間工藝規劃;紅旗車身輕量化技術探索應用、復合材料的應用及其連接技術、激光焊接技術推動車身輕量化進程等。


作為今年論壇的亮點之一,AI人工智能技術備受關注。AI在汽車行業中有很多應用場景,覆蓋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等各個環節。如,整車開發和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數據,生產過程中的尺寸匹配、工藝評審、裝配策略等都有著文件式嚴格的專業技術要求,過去這些環節都是采用人工評審,如今紅旗制造中心基于這些數據和要求,生成了紅旗汽車的自動評價模型,并將其引入到整車產品誕生流程中,使得一些原本需要花費幾十天以上的環節,現在借助AI技術在工作臺上只需要秒級或天級就能完成。

 

技術展示體現創新風采

在中國一汽先進技術中心的“先進技術展區”,“智能制造”的核心主題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闡釋。智能化技術展區、新能源技術展區、先進制造技術展區、制造裝備技術展區等4大主題展區,集中展示了中國一汽旗下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及零件件相關分子公司應對當今智能電動汽車發展趨勢,在多個細分技術領域取得的50余項創新成果。專業范圍涉及數字化、大壓鑄、總成制造、沖壓、焊裝、涂裝、總裝、智慧物流、能源管理等。


沖壓壓合智能力控技術、焊接質量智能監控與預測系統、總裝視覺軟件自主開發及應用、汽車衛星定位產線檢測、商用車輪胎自動隨行裝配系統、車橋總成自動柔性裝配技術、汽車減振器AI智能化研發平臺等諸多項目成果,都是中國一汽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在實際應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實效,助力中國一汽高效打造高品質汽車產品。


此外,紅旗國禮、紅旗國雅、紅旗LS7、紅旗H9、紅旗E-HS9、紅旗E-HS7、紅旗EH7等十余款色彩靚麗、功能先進、氣質非凡的車型,也在同期同地進行了展示,吸引了眾多外部嘉賓駐足鑒賞。

 

紅旗制造見證新質生產力

7月20日,部分嘉賓代表走進紅旗制造中心繁榮廠區,興致勃勃參觀了沖壓、焊裝、涂裝、總裝、電池電驅等五大車間。自動化、數字化創造而來的新質生產力,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動化”是這座工廠的鮮明特色。焊裝車間自動化率達到100%,涂膠自動化率達到97%,總裝自動化率達到30%。通過機器人間的協作,整車前后風擋玻璃、輪胎、座椅等都實現了全自動裝配,機艙管路、胎壓等實現了在線全自動檢測。


“數字化”是這座工廠的核心密碼。繁榮廠區可以通過工廠數字化系統,實時監控生產線上的全部關鍵特性數據,對整車3000多個擰緊、加注、涂膠等關鍵特性進行全程管控和數據存儲,并與車輛合格證進行聯網綁定,實現關鍵工序100%防錯、關鍵參數100%監控。


在紅旗制造中心繁榮廠區,每54秒下線一臺車,每一臺車下線,它的數字孿生體就同步上傳到了云端,實現所有數據可溯源。參觀嘉賓在紅旗制造中心繁榮廠區見證了中型純電轎車E-QM5、全新紅旗H5、紅旗首款MPV車型HQ9、紅旗H6等諸多車型混線生產的柔性之美和數字化魅力。

 

新戰略 新目標 新未來

中國一汽第四屆先進制造技術“旗智?iM”高端論壇,是其推動落實阩旗技術“SIGHT(洞見)531”發展戰略、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技術交流平臺。


此前的2024年4月18日,中國一汽正式發布了阩旗技術“SIGHT(洞見)531”發展戰略,在安全、智能、綠色、健康、美妙方面做出了詳盡的規劃。中國一汽將以紅旗“一個發展目標、五大品牌基因”、三大技術平臺、九大技術領域、一個支撐體系為核心技術架構,展現紅旗品牌前瞻洞察、不斷求變的技術創新戰略定位。


中國一汽董事長、黨委書記邱現東表示:“在阩旗技術‘SIGHT(洞見)531’戰略的指導下,未來五年,紅旗品牌將投入研發資金1200億元,著力攻克983項關鍵核心技術。在制造技術領域,我們將向著智能工廠和零碳工廠目標加速邁進,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合作空間。希望產業鏈上下游及各相關主體與我們加強戰略對接、深化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汽車產業先進制造技術實現躍遷發展。”


目前,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中國一汽已經實現了164類1.5萬余套關鍵裝備的數據聯通,打造集產線3D模型和運行狀態于一體的數字孿生工廠,已經實現了“商品車下線、數字化車上云”。未來,中國一汽將在現有數字孿生的基礎上持續構建AI業務場景,重點突破智能設計與仿真大模型、柔性生產智能控制算法、生產運營智能決策系統等關鍵技術,不斷提升智能決策比例。


新質創領·智造旗技,數字技術將貫穿紅旗汽車的全生命周期,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為我們開創智慧未來的嶄新篇章。未來,中國一汽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發展汽車行業的新質生產力。

審核編輯(
唐楠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廣域銘島,用數字技術重新“定義”生產制造

碳化硅半導體--電動汽車和光伏逆變器的下一項關鍵技術

解鎖邊緣AI“新視野”:事件視覺如何助力工業制造釋放新質生產力?

安森美加速碳化硅創新,助力推進電氣化轉型

浩亭:建設單對以太網行業生態,做客戶身邊的技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