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課堂】eTLC SSD的壽命怎么看
SSD使用的閃存顆粒中,eTLC NAND顆粒通常具有更高的P/E次數,這意味著它們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影響eTLC SSD壽命的主要因素
可擦/寫次數(P/E Cycle):
eTLC NAND顆粒的P/E次數通常為7000到10000次,遠高于TLC NAND顆粒的500到3000次。在相同的使用條件下,eTLC SSD的使用壽命更長。
P/E Cycle表示:在SSD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每個存儲單元可以被寫入和擦除的次數。一旦達到這個限制,存儲單元可能會失效,導致數據丟失或性能下降。
寫入放大(WAF):
SSD在寫入數據時,由于內部算法和管理的需要,實際寫入的數據量可能會大于用戶請求寫入的數據量。這種現象稱為寫入放大,它會加速SSD的磨損,縮短其使用壽命。
因此,SSD會導入TRIM功能,可以幫助減少寫入放大的影響, TRIM可以通知SSD哪些數據塊不再被需要,從而允許SSD更有效地管理其存儲空間。
溫度和供電穩定性:
高溫和供電不穩都會加速SSD的老化,導致數據丟失或硬件損壞。
保持SSD在適當的溫度范圍內(通常為0°C至70°C)以及使用穩定的電源,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容量和DWPD:
SSD的容量越大,通常意味著其有更多的存儲單元來分散寫入操作,從而延長使用壽命。
即使在高DWPD(每天全盤寫入次數)的情況下,eTLC SSD更具有較高的P/E次數,故能保持較長的使用壽命。
因此,在選擇SSD產品時,要選擇eTLC或DWPD越高的,則壽命越長。
威剛工控推薦eTLC SSD系列
目標應用

提交
高達100k P/E擦寫,體驗超高耐久性存儲產品
威剛工控攜手研華推出高效服務器 助力智能運算
從容應對掉電環境,避免存儲數據丟失與損壞
NVMe PCIe Gen4x4固態硬盤系列,加速AIoT應用發展
威剛工控發布A+ IntelliManager云端管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