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動化技術變革,重塑電子行業正當其時
隨著全球信息化、數字化進程的加速,電子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自動化
技術與電子制造業的融合日益緊密。國家層面出臺多項利好政策,中國電子信息制
造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相關企業數量保持逐年增長。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數字經濟發展與產業數字化升級的核心基礎設施與重要載體。電
子行業的自動化不僅僅是簡單的機械重復,它涉及到智能控制、精密裝配、高效測
試等多個層面。自動化技術作為推動這一變革的關鍵力量,正在不斷地重塑電子制
造業的面貌。
7月8日,在2024中國(上海)機器視覺展暨機器視覺技術及工業應用研討會現場,
由中國工控網主辦的智能制造與自動化:電子行業的未來技術分論壇成功舉辦,眾
多行業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自動化技術在電子領域的最新進展、挑戰與機遇,
兼容并蓄,共商未來。
ADI
ADI 工業連接方案助力工業創新
祝臻 ADI公司中國區工業自動化行業市場經理
ADI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為加速智能制造的發展,ADI為相關各個領域提供高
性能產品及解決方案,正在助力工業4.0變革。
會上,祝臻對ADI的工業連接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在遠距離單對以太網
10BASE-T1L方面,他表示,該技術基于工業以太網發展出來的IEEE?標準802.3?
改編而來,能夠將以太網連接延伸至遠程位置的邊緣節點,真正實現打通邊緣段最
后一公里連接。ADI 的10BASE-T1L產品組合包括PHY和MAC PHY解決方案,支持
優化系統功率預算,同時提供靈活的設計選擇。該系列產品不僅支持超低功耗、電
纜距離可達1.7km,還支持全套調試功能,例如TDR、幀生成器和檢查器。
此外,祝臻還談到了公司旗下的IO-Link?系列產品。他表示,ADI IO-Link?連接
技術將傳統傳感器轉變為智能傳感器,助力實現實時可配置的智能工廠。其中,
IO-Link主站作為生產核心,能夠實現傳感器和執行器自主調試,提高工廠靈活性
和可配置性;IO-Link傳感器/驅動器則能實現自主調試和雙向通信,無需拆除和更
換設備,即可實現工廠現代化轉型。該公司產品MAX22513 IO-Link收發器內置了
一個高效率DC-DC降壓調節器,功耗降低50%,且體積僅為其他雙通道解決方案的
一半,兼具高度集成和穩健可靠的特質。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
新款ABB協作機器人
如何引領產線智能化
吳非 中國區Cobot負責人
吳非觀察到,84%的企業表示將在未來十年引入或增加機器人自動化的使用,意味
著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表示:“我們正在為一個以智能機器人為核心的更智能
的世界奠定基礎。”ABB將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打造更加智能的世界,幫助客戶
不斷解鎖柔性自動化的新應用,讓機器人技術如同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一般簡單易用
,隨處可見。
吳非著重介紹了ABB旗下的GoFa? CRB 15000協作機器人。他表示,這是一款通
用型cobot,在有效載荷/可達比、姿態可重復性、路徑精度、機械臂穩健性和可靠
性方面處于同類最佳水平。在性能方面,GoFa可處理最大12公斤的有效載荷,并在
6個關節中都集成了扭矩傳感器,提供了卓越的動力和限力性能。如果GoFa檢測到
任何與人類工人的接觸,它們就會立即停止工作,從而防止受傷的風險。GoFa能夠
以最高每秒2.2米的速度進行作業,因此在規定時間內GoFa可以執行更多操作。同
時,GoFa使用簡便,該系列產品配有六軸快捷操作界面增強交互,并且機器人任意
位置可通過引導式編程,也可通過Wizard簡易編程。目前,這款機器人已在奧地利
的ZKW汽車零部件工廠投入使用,12臺ABB協作機器人參與搬運、擰緊,與ZKW
產線工人協同作業生產汽車前大燈,實現了真正的人機協作。
福祿克測試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ATE測試系統的校準
楊勝利 首席計量師(電磁)
福祿克電子儀器儀表公司于1948年成立,該公司創造和發展了一個特定的技術市場
——為各個工業領域提供用于測試和檢測故障的優質電子儀器儀表產品,并把該市
場提升到重要地位。
會上,楊勝利為觀眾解答了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自動測試系統的作
用和價值。他談到,這是電子制造領域中用于檢測和評估電子產品性能、質量和功
能的重要設備,具備高效性、高精度、自動化程度高、多功能性四項特點。ATE 自
動測試系統在電子制造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包括但不限于集成電路制造、消費電子
產品制造、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領域。
隨后,楊勝利重點介紹了公司旗下產品5730A,該產品是目前全球最高性能的多功
能校準器,最常見的用途是校準各種臺式數字多用表,也可以應用于精密ADC模數
轉換器性能測試,具有極好的模擬信號輸出、直流電壓輔助性能。此外,ATE 自動
測試系統在工業生產和質量控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確保其測量的準確性和
可靠性,定期校準是必不可少的。福祿克提供的校準方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具有
極高的精度和穩定性、涵蓋ATE系統中常見的電氣參數、提供多種校準方案,并有
嚴格的校準流程。
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
基于PLCnext的IEC61131軟件解決方案
方毅然 PLCnext產品經理
菲尼克斯電氣作為全球電氣化、網絡化和自動化技術與市場的領導者,致力于成為
賦能全電氣社會的數字工業企業。菲尼克斯電氣曾于2017年推出PLCnext,旨在構
建一個開放且靈活PLC生態底座。
會上,方毅然詳細介紹了菲尼克斯電氣旗下的全新軟件解決方案——
PLCnext Virtual Control,該方案融合數字工業時代新技術,為業界帶來了新的問
題解決思路。PLCnext Virtual Control利用虛擬化技術,將PLCnext Technology的
環境部署在客戶的硬件設備上。作為Automation Runtime Platform軟件平臺底座
,它能夠輕松部署多種IEC61131、IEC61499運行時軟件,以滿足不同的產品設備
或需求,如:PLC、DCS、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工業物聯網等智能制造相關場
景。這種方式使得工業自動化系統的部署和管理更加高效和靈活。據方毅然介紹,
PLCnext Virtual Control方案具有以下特點:軟硬解耦、混合編程、高效通信、實
時穩定、維護便捷、靈活拓展。
隨后,方毅然介紹了虛擬控制(vPLC)能為客戶帶來的實際價值,包括六方面:應對
供應鏈挑戰;提升資源利用率;解決現場控制器互不兼容、系統復雜等問題;簡化
虛擬PLC的部署、更新和維護管理而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安全隔離機制與失效保
護;可端可邊可云,實現對生產過程中的執行控制、數據分析和智能響應。
科瑞工業自動化系統(蘇州)有限公司
電子制造的新引擎:科瑞IO-Link系統解決方案與傳感器在電子行業的實踐
李二 產品經理
科瑞專業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工業自動化產品,擁有多項傳感與控制技術及專利,
已成為現代裝備、智能制造核心部件供應商,“卡脖子”技術攻堅者。該公司業務
覆蓋傳感器、識別、運動控制和軌道交通四大領域,產品互補、協同發展,能夠為
各種工業應用提供完整、系統及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憑借其前沿的IO-Link系統解決
方案與傳感器技術,為電子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成為了推動行業發展的新引
擎。
李二表示,傳感器日益變得越來小型化、智能化。由此,IO-Link 技術吸引了行業關
注,科瑞IO-Link系統不僅將機器內部的一切連接起來,且還能更好的與更高級別的
控制系統和云端連接。科瑞FB67系列IO-Link主站可輕松集成到最常見的工業PLC環
境中,不僅支持五種工業以太網協議,還集成了4種IIoT協議,為工業4.0做好了
準備。科瑞的IO-Link方案為生產過程的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
和需求的增加,企業可以輕松地增加新的傳感器和執行器,而無需對整個系統進行
大規模改造。這種靈活性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上述方案可用
于解決車間聯網與信息透明化的難題。據李二介紹,科瑞已通過基于IO-Link的RFID
采集技術,完成生產線上單品級產品的無人、自動、實時識別;利用實時采集的產
品信息,完成混流生產物料防錯、工藝指導實時推送、不良品自動分流下線、質量
報告自動生成、產品追溯管理等。
邦納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智能傳感,賦能電子智造
王永貞 高級產品經理
邦納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練,如今已成為全球知名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和方案
提供商之一。邦納擁有豐富強大的產品線,覆蓋傳感器、測量解決方案、LED照明
和指示燈、機器安全產品、工業網絡和連接技術等,可確保工業生產的輕松設置、
穩定工作和可靠運行。
王永貞列舉了邦納產品用于電子行業的智能傳感解決方案,覆蓋了光伏行業、鋰電
行業和半導體行業。具體來看,在鋰電行業糾偏場景中,該公司的EG24 邊緣測量
傳感器可以測量薄膜的邊緣并將其引導到適當的位置,精確檢測材料的邊緣,精確
檢測放置在測量區域中的任何材料,且不受顏色和透明程度影響。
隨后,王永貞重點介紹了EG24高精度測量傳感器。EG24適用于多種材料的精確定
位,從而提高產量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具有以下優勢:通過寬光束的精確測量
提高質量和產量,具有寬廣的反射板感應區域、0.01 mm高分辨率,以及靈活應用
的傳感模式。具體而言,低于10 μm的分辨率讓該產品可精確監控邊緣移動,以最
大限度地控制過程并減少材料浪費;24mm的光束寬度則允許被測物任意放置,降
低夾具的復雜性,并提供比單點傳感器更可靠的檢測。目前,EG24可支持邊緣測量
模式、寬度測量模式、間隙測量模式等,該產品已應用于鋰電池生產中邊緣跟蹤、
線材寬度監測等諸多場景。
皮爾磁工業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
如何驗證協作機器人應用安全性,避免人機協同帶來的新風險
孫東 機器人業務開發經理
會上,孫東分享了他對協作機器人市場的觀察。他談到,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
場增長放緩,而協作機器人依然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預計2024年中國協作機器人
市場將持續上漲34.2%,在2024-2026年復合增長率將超30%,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近幾年來,協作機器人憑借簡單易用,安全協作,在工業市場上大受歡迎,人機協
作應用的安全性也備受關注。孫東提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機器人的相關標準
里對于機器人與人之間如何安全交互并沒有明確的表述,直到2016年ISO/TS 15066
標準的推出,機器人行業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碰撞標準”。它的核心理念是:機
器人與人發生碰撞時,保證人體產生的疼痛感低于能夠承受的疼痛閾值。
隨后,他介紹了皮爾磁推出的PRMS碰撞測量系統。該系統可以測量人與機器人之
間的潛在碰撞產生的力和壓強,根據ISO/TS 15066標準評估數值是否在定義的疼痛
閾值內,可用于驗證人機協作(HRC)。該系統有力測量和壓強測量兩種功能:力
測量是通過裝置中的彈簧和傳感器測量施加在人體上的力,九只不同的彈簧分別具
有不同的彈力常數,可在力測量中用于重建各個身體區域;壓強指示膜用于測量局
部壓強并將其同相關標準中規定的極限值進行比較。
達明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達明機器人AI COBOT助力電子產業柔性化升級
李珍珍 銷售總監
從2021年開始,中國的協作型機器人市場所占全球份額超過50%,中國已經成為全
球最大的協作機器人市場。李珍珍表示,目前協作型機器人約占整個工業機器人市
場的9.3%, 預計在2025年這一數字會超過10%,協作型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和數量將
會持續增加。
達明機器人創立于2016年,是一家中國臺灣的協作機器人品牌和生產商。透過分布
于大陸、歐洲、日本、南韓和東南亞等地超過百位的經銷商,達明機器人為市場提
供了包括內建視覺的協作型機器人、智能工廠管理軟件、AI視覺系統等解決方案,
旗下的機器手臂、自動化軟件方案產品已推行至50余國。
隨后,李珍珍介紹了達明次世代AI COBOT——“本體+執行+感知”融合的整體方
案。AI COBOT是內建視覺系統并有AI技術支持的協作型機器人,可以增加整體生產
效率,提升制造質量。這種一體化方案將TMflow?、2D視覺、3D視覺和AI視覺組
合在一起,同時具備高性能與高度兼容性,內建視覺系統讓機器人“看得見”,AI
大腦則可將影像數據轉譯成指令,進行辨識、定位、偵測等動作,再與手臂結合一
起執行工作任務。該方案是業內首創的復合機器人方案,具備視覺定位、功耗低、
抖動小、精度高、運行穩定、可快速復制等特點。
結語
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向新態勢演進,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產業生
態聯系越發緊密而團結,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版圖正加速重構。電子行業未來將向更
智能化、更低碳的方向持續邁進。

提交
康耐視:以AI技術驅動機器視覺革新
博威合金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連接器用高性能合金材料引關注
卡奧斯亮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工業大模型開拓AI賦能新空間
行業對現有CMOS圖像傳感器提出更高要求
碳化硅模塊助力更可靠更高效的換電站快充電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