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夯實數智基建,聯通智網科技助力中國車企出海“走上去”

夯實數智基建,聯通智網科技助力中國車企出海“走上去”

在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中國車企的出海之路正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2023年,中國汽車再度取得歷史性突破,連續超越日本德國后,又超越日本,問鼎世界第一。


近日,在“中國聯通車聯網大會”上,中國聯通等單位發布了《2024中國汽車出海態勢分析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汽車逐步實現價值出海,從“走出去”向“走上去”邁進,呈現出一種“量來自燃油,質依靠新能源”的特點。白皮書指出,新能源汽車出口地區集中度較高,前10大新能源汽車出口國出口量占新能源總出口量60%,歐洲、南美成為核心增量國家,巴西、荷蘭、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增速最快。


相較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車已經進入歐美等高端市場。2023年汽車出口均價已達2萬美元,相較2022年的1.8萬美元大幅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均價達2.4萬美元,較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均價1.4萬美元增長明顯。


但中國汽車所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中國新能源車出海優勢,在于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車聯網業務。但正如白皮書所指出的,除了通信準入和漫游接入限制問題外,西方國家對個人數據安全更嚴格的合規的要求,也是中國車企出海的一大挑戰。這些挑戰,可能讓車企在本土化時,影響當地用戶的體驗。


同時,車聯網能夠在當地落地,也不光是價格、通信成本的問題,還有當地運營商的技術儲備、平臺能力,以及運營的服務水平能不能跟上的問題。


因此,“數字信息運營服務國家隊”中國聯通結合自身全球化布局、信息集成能力,推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包括通信和云網集成、平臺出海的云遷移和多云管理、行業平臺能力開發等,與中國汽車共同出海應對挑戰。

 

image.png


聯通智網科技副總經理、首席安全官許文敬介紹,從車聯網在中國誕生的那一天起,中國聯通就伴隨整個車聯網的發展。作為中國聯通在汽車領域的智能化專業子公司,聯通智網科技從2015年成立至今,已為90家車企的6710萬車輛提供優質的聯網服務,為3000多萬車主提供高效的車聯網生態和運營服務。


聯通智網科技解決方案與交付部總經理白樺認為,聯通智網科技可以在許多方面發揮自身優勢,更好的幫助中國汽車出海。作為國內車聯網業務的優勢企業,根據不同國家目標的情況,不同的車廠所處階段的訴求,以及和當地適配的能力,利用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機構和數字化信息的服務集成能力,為不同地區做差異化解決方案,也為車企的不同階段做差異化解決方案。


目前,聯通的汽車出海服務保障體系已遍布全球35個分支機構,與2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20多個運營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真正實現了“全球觸達、聯網無憂、一點接入、精益管理、屬地咨詢、專業保障”等全場景、全聯接、全鏈條支撐,通過聯通的海外數字化服務集成能力,為車企提升數字化底座能力提供全面支持。


依托聯通的海外運營經驗和咨詢渠道,為車企出海提供本地化通信、數據、網絡、eCall等法律法規的咨詢和安全運營能力。聯通體系內的“云服務”、“TSP業務平臺開發”、“5G全聯接工廠”等優秀的解決方案和能力,更好地助力車企出海實現高質量發展。售后方面,背靠聯通完整的海外運營服務保障的組織架構、平臺體系,通過聯通INOC(國際網絡運營維護中心),一點調度全球資源,快速為車企出海服務提供網絡保障和支持。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正在不斷提速。從產品出海到產業鏈出海,中國車企正加速從“走出去”到“走上去”,在發展整車出口業務的同時,正在不斷加強出海配套能力。例如,比亞迪出海印度尼西亞、奇瑞汽車出海泰國、長安汽車出海美洲、極氪汽車出海拉美、宇通汽車出海多國的聯網車型等,其通信服務均由聯通提供,充分發揮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優勢,為海外車主提供創新且高品質的智能聯網汽車服務及體驗。


1990s末期,日本車企在全球各主要市場完成了從出口到屬地化生產的供給形式轉變。日本車企能夠在出海領域乘風破浪十多年,離不開日企抱團出海——供應鏈、金融、營銷與車企協同出海。


當下,日本抱團出海的經驗仍然值得中國企業借鑒。隨著中國汽車出口量的逐年攀升,海外市場已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聯通智網科技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戰略,通過成立“中國聯通汽車出海聯盟”,匯聚行業資源,共享技術創新成果,助力中國車企更好地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與中國車企一道擁抱全球化的浪涌。

審核編輯(
王妍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中國聯通發揮數據能力優勢, 促進文化旅游數據要素價值釋放

中國聯通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數字體育建設

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大會成功舉辦

5.17世界電信日商企鉅惠來襲!

聯通元景大模型亮相2024年中國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