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也能高效工作的秘訣,做好這點事半功倍
從本質上說,人體工學的核心是優化生產過程并保護員工的健康。
在設計人體工學裝配工作臺時,能否靈活地調整是不可忽略的關鍵因素。只有這樣,員工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能。今天,我們將借助操作區的概念和具體的應用場景向您展示靈活性因素的重要性。
1、合理規劃工作臺操作區
操作區是工作臺的重要部分。在操作區,員工應該能單手或雙手(垂直或水平)接觸到該區域的各個位置,而無需離開(坐著或站著的)工作臺。它包括三個區域。
? 單手操作區位于員工的正前方。在這里,所有的工具和物料都是單手操作。因此,我們建議將經常使用的工具和物料放在單手操作區,以避免身體不自然地轉動。
? 單手操作擴展區用來放置不常使用的物料、工具和物品。它位于操作區的最外側,因此對工作過程至關重要的加工物料、工具和物品在放置時都不能超過該區域。
? 雙手操作區用來執行真正的工作過程。在這個區域,員工直接在視線范圍內雙手操作。
工作臺的操作區也可以分為內部操作區和外部操作區。外部操作區需伸手才能夠到(以放松的姿勢),而內部操作區彎著手臂就能輕松觸碰。
綜上所述,操作區的概念強調的是人體工學工作臺在裝配操作中的重要性。世上沒有兩個人的身高和體型是完全相同的,這也適用于操作區的設置。因此,裝配工作臺的設計應該能夠滿足日后的調整或其他使用需求。
item
工作臺系統包括一系列功能強大的零部件,可以確保物料和工具的供應符合人體工學。在這方面,樞軸臂的作用尤為明顯,它可以與眾多零部件搭配使用,包括零件料盒(供應小零件)和托盤(適用于料箱、工件和工具)以及用來收納工具的掛鉤、支架和料盒等。樞軸臂采用模塊化設計,可以完美兼容各種零部件。
還可以借助樞軸臂將物料和工具的位置精確地調整到特定的操作區,從而減輕員工背部的壓力并提高生產效率。開始工作前,員工可以對樞軸臂進行調整,讓經常使用的物料和工具位于單手操作區。
2、一個優秀的產線規劃樣板
SIKO GmbH 大批量的采用了 item的工作臺系統,展示了人體工學工作臺設計在生產中的意義以及正確使用操作區的作用。采用 MTM 方法(即方法時間測量)和人體工學評估工作表(EAWS)來精確規劃裝配和物流操作,并確保兩個區域分開。
MTM 方法將手部運動分解為一系列基本動作,從而對手工任務進行描述、分析、評估和規劃。人體工學評估工作表可用來提前分析員工的身體壓力,進而采取措施避免這種情況。
采用模塊化設計的 item 工作臺系統是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它可以用來創建所有的人體工學工作臺,從而滿足手工操作的需求。此外,SIKO 還用 item 移動上料架系統運輸各種物料。
可電動調節高度的人體工學工作臺可實現坐姿和站姿之間的動態切換,工作臺會存儲和選擇適合的高度設置,從而滿足正在進行手工操作的員工的需求。借助多種標準零部件和配件、靈活的螺釘固定件以及多功能工具的上部結構和物料供應系統,人體工學工作臺的實施和修改都非常方便。
除了操作區,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員工的視野。直接視野是指員工無需轉動頭部或眼睛即可看到的區域。對于需要轉動眼睛才能看到的視線范圍,員工的頭部雖然保持靜止,但是眼睛卻在轉動。最后,轉動頭部和眼睛能達到的視線范圍涵蓋了頭部和眼睛最大程度轉動而身體其他部位保持靜止所能看到的區域。

提交
線性模組和機器人的最佳組合
混合裝配系統,家具生產車間新選擇
低成本自動化的最佳拍檔,機器人一馬當先
用靈活百變的方式實現精益生產
工業 4.0 賦能下的精益生產-公開課報名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