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賦能智造轉型,促成低碳目標
在“雙碳”目標和“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推進智能制造落地和綠色轉型是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近日,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大中華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總經理王海濱接受了gongkong?等多家媒體采訪,一番訪談下來,我們可以看到,西門子已經讓可持續發展成為其業務的一部分,并充分發揮生態圈的協作力量,持續推動著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低碳同行,綠色發展
“對于西門子中國數字化工業集團而言,以數據驅動的智能制造和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的零碳綠色發展是驅動我們業務發展的兩個車輪。”王海濱說道,“西門子不僅要助力中國制造業實現以數據驅動的智能制造,更要在節能、降耗、減碳方面發揮作用和貢獻。我們將以數字化創新和跨領域的知識與經驗,攜手各方合作伙伴來共創綠色生態。”
前不久,西門子在華啟動了“零碳先鋒計劃”,宣布公司在低碳發展方面的清晰目標和行動計劃,彰顯了西門子的社會責任和企業價值。西門子提出要力爭到2025年在中國幫助超過500家重點供應商加速減碳步伐,助力數十個行業的上萬家客戶節能增效。以數字化創新和跨領域知識與經驗,在中國攜手各方伙伴共創綠色生態,賦能打造端到端的零碳產業鏈,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
在此次媒體交流中,王海濱進一步闡述了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將如何從多維推動零碳目標實現。當企業生產某種產品或者某一類產品時,碳排放通常來自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企業每天運營,機器設備運轉起來之后,自身的工藝過程會產生二氧化碳并直接向大氣排放。
第二,生產工藝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尤其是電力。當電力來自火電廠、化石能源電廠,從耗費的電上可以折算出電力端的碳排放。
第三,產品的供應鏈,很多原材料、零部件都是來自于供應商,供應商的產品里面包含了多少碳,或者生產制造過程中產生了多少碳,這些碳會折合到產品中。
第四,運輸配送環節,原材料從供應商到企業的運輸過程中,交通工具的碳排放,以及產品生產完成后,從企業到達最終用戶的物流配送過程中產生的碳。
針對每一個產生碳排放的環節,都需要有相應的應對之策。王海濱以西門子成都工廠為例,具體介紹了如何從每個細節之處降低碳排放。首先,產品生產環節,有多少二氧化碳對大氣直接排放,這個環節可以考慮通過工藝改造的手段。此外也要考慮到企業的運營環節,如廠區內的職工食堂消耗燃氣也會涉及碳排放,為了減少燃氣排放可以改用電。其次,在生產過程中用電的耗能,生產的電機能否改成高效電機?能否用變頻器等裝置降低產線耗能?安裝能源管理的相關軟件,使得用電方面更加智能,來減少用電。此外,如果工業企業都不買火電廠的電,而是購買清潔能源的電,這也是降低碳排放的思路。
面對挑戰的同時,“雙碳”目標也為廣大企業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王海濱介紹說,“雙碳”目標正在為西門子數字化集團的咨詢業務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很多企業要實現減碳,逐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但是并不知道從何入手?如何實現?“工業企業邁向數字化需要咨詢,實現‘雙碳’目標同樣離不開咨詢與規劃。西門子的邏輯是先自我實踐,探索如何實現碳足跡透明化、可計量等,形成能力后再對外賦能。”王海濱進一步說道,“咨詢之后必然會形成方案落地,而方案落地的時候又會帶動數字化業務、數字化產品以及解決方案的業務。”
擁抱數字化,創造新價值
加速數字化轉型,無疑將是一個必選項。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經營者把戰略目標、底層邏輯想清楚以后,在幾年的時間里面逐步實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數字化轉型也需要一磚一瓦去建設,所以在西門子數字化解決方案的產品和方案組合中有大有小,有適合頭部企業的數字化改造項目,也有適合中小企業的局部數字化方案。
西門子的數字化方案不光是面向中大型企業或者各行各業的頭部企業,也面向廣大的中小型企業。西門子在賦能客戶數字化轉型上做了諸多實踐與努力,例如和各地政府進行合作,建設創新賦能中心。目前在浙江臺州、江蘇常熟、南京溧水、廣州中山已經有相關落地。“對西門子來講,我們把自己定位成技術平臺輸出者,創新中心里全面融匯了西門子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和解決方案。其中,中山的創新中心已經孵化了8個工業APP,都是結合當地有特色的中小企業的場景孵化的。”
談及數字化解決方案在工業領域的價值量化時,王海濱表示,在數字化轉型項目中,企業的直接效益是不容易清晰計算的,但部分場景是可以量化的。例如在汽車行業,一汽紅旗工廠借助西門子數字化產品與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建立了以制造為中心,涉及工藝、質量和供應鏈的三大數據流閉環。由此,一汽紅旗新車型研發試制量產周期縮短了30%。
在食品、醫療、家電、制藥等行業,西門子已經打造了眾多標桿項目,面對數字化轉型的浪潮,西門子正在將數字化技術拓展到更多行業。王海濱表示:“過去我們從未想到,中餐連鎖店和畜牧業會成為西門子具有潛力的客戶群體。”目前,西門子已經為一些餐飲企業量身打造了數字化解決方案,包括央廚與門店生產自動化解決方案、央廚與門店運營管理智能化解決方案、餐飲人才培養體系、生產運營流程細化管理、供應鏈重構、管理運營咨詢六大模塊。在傳統農牧與食品產業,西門子也與新希望集團展開合作。由西門子提供的10萬余臺自動化設備正服務于新希望旗下的養殖場,雙方還將開展數字化農牧業試點項目。此外,西門子正助力新希望不斷提升數據采集和分析能力,實現精益化、智能化生產。
邊緣賦能,加速融合
數字化的轉型意味著OT和IT融合,只有將數據融合才能從中挖掘到更大的價值。通常來講,IT意味著企業管理層需要關注的經營數據、行政財務數據、物流數據等,而機器設備上的數據則屬于OT領域。但現在機器設備上的數據也需要進行高運算力的處理,這是傳統工業控制器如PLC所不具備的。“工業邊緣控制器的誕生,使得IT來到了機器設備旁邊。”王海濱告訴大家,“邊緣控制器可以理解為手機,手機上運行的APP都是在蘋果商店或安卓商店下載的,下載的APP不同,手機的功能也不相同,這就是軟件定義產品功能。”
當下,系統集成商正在不斷地吸收年輕一代懂得IT編程的人才,分銷商伙伴也在進行著類似結構或知識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西門子發現APP開發者正在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全球大概有數百萬APP開發者,將來在工業場景中可能也需要這種大量APP開發者加入,尤其是邊緣計算產品技術推出以后。”王海濱講道。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6月18日,西門子舉辦了“第一屆工業邊緣生態大會” ,發布了工業邊緣平臺,包括邊緣管理系統、邊緣應用和邊緣設備。西門子正在構建其工業邊緣生態,為合作伙伴創造價值,為數字化生產賦能。借助西門子工業邊緣生態系統,企業和開發者可以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轉化為真正的洞察,客戶則能夠輕松獲得應對生產難題的解決方案。目前,多家合作伙伴和工業用戶公司已經加入了西門子工業邊緣生態。

提交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