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進碳中和,ABB以創新技術賦能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正式啟航之年。當下,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已經繪就: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面對這一目標,企業如何在綠色和發展之間尋求平衡?又該如何應對這一歷史性變革?
近日,中國建筑科學大會暨綠色智慧建筑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隆重開幕。ABB攜其在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慧醫院及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及創新解決方案亮相本次展會,以 “賦能實現 ‘碳中和’,共行創新低碳之路” 為核心,全面展示了以電氣化、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動建筑領域綠色轉型的經驗成果, 助力中國建筑產業的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ABB電氣中國數字化業務負責人蔣英
ABB作為全球技術領導企業,面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又有著怎樣的理解和部署?展會期間,gongkong?特別采訪了ABB電氣中國數字化業務負責人蔣英,并就“雙碳”目標下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創新技術如何賦能低碳轉型等相關問題展開了探討。
推動能源轉型:更清潔、更高效、更智慧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我國能源結構將迎來根本性變革。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減少化石能源燃燒,擴大清潔能源比例,已經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環節。不過能源轉型卻是一個極具挑戰的進程。
對此,蔣英認為,首先,在能源端的建設上將面臨巨大的變革和挑戰,如何將不可控的清潔能源轉化成穩定的電力的供給能源,這需要創新技術的推動。其次,在能源端,能源的清潔化將以集中式發電和分布式發電并行實現,這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但在用電消費端卻呈現出快速激增的過程,這兩者之間存在嚴重的不平衡情況。能源端如何更好地響應用電需求側,如何能夠更好地將用電的能源效率提升,將是雙碳目標下面臨的主要挑戰。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涉及能源的生產、傳輸、消費和存儲,實現碳減排與能源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協調發展,既需要從源、網、荷、儲各環節多管齊下,更需要從系統層面對能源體系進行統籌優化布局。
“實現低碳轉型,不僅需要保證清潔能源的最大化本地消納,還要通過能源調控的智慧解決方案實現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因此,能源行業的碳中和勢必需要雙向轉型,并行發展。”蔣英說道。
從能源端到用電端:全方位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能源結構加速向綠色、低碳和智能的方向轉型,全球范圍內的電氣化趨勢日益顯著,進一步凸顯了電力行業低碳化的必要性。與此同時,數字化技術對行業轉型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數字化與電氣化更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助力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手段。作為行業賦能者,ABB在清潔能源利用、能源效率優化和電氣化率提升三個領域進行深入探索和實踐。
ABB NeoGearTM開關柜
從能源端到用電端,ABB提供電氣化全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智能低壓配電、關鍵電源、樓宇產品及控制系統、電動汽車充電等。
例如,ABB NeoGearTM開關柜,采用疊層母排方案,取代傳統的水平和垂直母線系統。尺寸更小,可以減少25%的占用空間。減少了20%的發熱量,節約能源。并且提供更高效的狀態監測方案,降低30%的總運營成本。
蔣英介紹說,對于開關設備來說,導體的發熱對于碳排放的影響很大,而ABB NeoGearTM開關柜能夠有效減少25%的發熱影響,即確保低壓開關設備運行的高可靠性,同時也實現低碳減排的價值。
從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角度來看,ABB推出了一系列的環保氣體開關設備,包括本次展出的12kV干燥空氣Safe Air,以及40.5kV ZX2AirPlus 開關柜,采用AirPlus 創新型環保氣體,替代了傳統SF6氣體,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近100%。
我國能源結構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為主,這就要求加快發展新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從消費端來看,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推進低碳減排的重點,而與新能源汽車配套的充電設備也將迎來飛速發展。充電樁既是充電設備,同時還是儲能設備,如何能夠把它與源-網-荷-儲形成更好的協同運作非常重要。
Terra直流充電產品系列
ABB Terra 直流充電產品系列,雙槍均充輪充及智能切換可高效滿足多樣化的充電需求。恒功率輸出能大幅提升充電速度和適用范圍。針對電網企業,ABB幫助其適應大功率充電給配電系統帶來的影響。針對運營商,ABB AbilityTM數字化解決方案可以對充電樁實施遠程診斷,及時發現故障,從而確保充電樁的穩定、高效運行。
協同運作: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當下,企業發展面臨著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與綠色低碳雙行的難題。蔣英認為,創新技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通過創新技術的落地應用,幫助用戶在不以降低生產、犧牲發展的前提下,實現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的提升。
在能源領域,ABB所打造的智慧能源管理中臺采用“能源路由器”設計理念,通過“源-網-荷-儲-端”柔性調控實現協同運作,根據負荷預測調配清潔能源和儲能,實現清潔能源的最大化就地消納,幫助客戶降低能源成本,實現低碳減排。智慧能源管理中臺采用多能調度算法,包括經濟調度算法及大數據調度算法。經濟調度結合分時電價、新能源出力規律,預置發、配、用邏輯,完成微電網管理;大數據調度則在經濟調度的基礎上,通過數據聚合與大數據AI分析,實現光伏發電預測及負荷預測,將微電網調度顆粒度進一步細化,優化用電成本,提高電源使用效率。
能源端,將分布式光伏、風電、儲能及傳統能源納入有機調節;通過源-網-荷-儲-端協調運行,提高綠色能源接入及消納能力,實現最大化地低碳減排。
配電網絡,配電神經網絡自知自愈技術,提供供電網絡的可靠性。
設備端,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健康評估診斷,為系統調優提供有效的設備端側的建議。基于數據的全連接,搭建專屬的能源網絡分析模型,部署多能互補算法、用戶側需求響應等場景應用,達到最好的系統調優,實現低碳減排。
近年來,工業領域的中臺概念逐漸興起,但由此帶來的疑問不可避免——工業互聯網平臺與新興的中臺理念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是選擇工業互聯網平臺還是選擇中臺?
對此,蔣英給出了解答:“平臺更注重的是將海量的數據可視化,但是對于能源行業來說,看到能耗數據只是第一步,如何調優才是最重要的。而中臺不僅能將數據可視化,它更側重于調控,也就是把源端、負荷端以及儲能端協同處理,進行調控、調優,從而真正實現能源效率的提升。但是也需要注意,企業首先需要將海量的數據采集上來,這是基礎,也是平臺的重要性,有了數據基礎之后才有可能實現下一步的調優。”
賦能實現碳中和:共建可持續發展未來
作為碳中和的積極踐行者,對外,ABB不斷輸出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減少排放、保護資源;對內,ABB將可持續理念融入自身運營。去年ABB正式發布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力爭于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的碳中和,使80%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可循環,并支持客戶每年減少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譜寫安全、智慧和可持續的電氣化未來。
“ABB是一家擁有百年歷史底蘊的企業,除了自身要順應市場發展,實現綠色發展,我們還希望用自身轉型的經驗、各類創新的技術賦能客戶,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雙碳目標,為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事業作出貢獻。”蔣英最后說道。

提交
德承DV-1100:高性能基礎型工控機,邊緣運算的理想選擇
思銳卓遠:創新引領,打造工業軟件自主化品牌
利馳軟件:引領數字革命,繪制電氣新未來
節能增效行動對話浩信精密:助力印包行業綠色發展
“焊將”繼續,大族協作機器人在焊接領域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