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賽迪《數字經濟》對話橙色云:互聯網設計為中國創新提供新路徑

賽迪《數字經濟》對話橙色云:互聯網設計為中國創新提供新路徑

2021/6/11 13:12:29

十八世紀英國工人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后,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三百年來,全球歷經三次工業革命,推動人類社會進入“機械時代”“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隨著2011年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世界工業也在向著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實際上,幾乎每一次大的技術變革,更多是強調如何讓機器幫助人甚至是替代人來從事生產活動,從而實現更高效、更高質量、更高標準的裝備水平和生產水平。


現在,有一家來自傳統制造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正是專注于以互聯網技術對工業領域的人才資源進行多層次、深層次的挖掘。


橙色云互聯網設計有限公司在做的事情,即是對研發人才梯隊的云上解構鏈接,充分挖掘每個個體的創新潛力和創新活力。


幾年前,橙色云瞄準制造業創新難點,搭建了全球首個工業產品協同研發平臺,以更便捷、更高效的“互聯網設計”新模式,僅用時三四年“圈粉”了20多萬名工程師和十幾萬注冊個企用戶。


image.png


當前,我國處于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數字化轉型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工業互聯網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制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方興未艾。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1年橙色云推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企業登記網上注冊申報服務系統中新增“互聯網設計”行業,打開了“設計+互聯網”的產業新時代,成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新里程碑,被載入各大媒體報道中。


image.png

右一:橙色云互聯網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迎芳

左一:中航工業原首席顧問、中國船舶獨立董事寧振波教授


就外界對橙色云和互聯網設計的高度關注,賽迪研究院舉辦了“互聯網設計如何服務制造業”主題對話活動,邀請了橙色云互聯網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迎芳做客《數字經濟》雜志,解讀“十四五”發展新時期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


從CIO到掌門人,

深感傳統制造業轉型之難


二十一世紀初,信息產業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信息化改革開始在全國推行。隨后越來越多的國外信息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三維CAD、CAE、ERP等先進的信息技術逐漸普及,“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成為我國“十一五”規劃新的發展戰略。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傳統制造業而言,不僅要在裝備技術上追趕制造強國,新興的信息化技術更不能落下。十幾年前,正值杰瑞集團高速擴增的關鍵時期,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被視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這也是趙迎芳加入杰瑞接觸到的第一個重任。


由于制造業和信息化的融合發展涉及大量專業領域,因此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系統非常復雜,在設計工具領域有CAD、CAPP、CAE、EDA等;管理領域有ERP、PDM/PLM、CRM、MES等;決策領域有DSS、IDSS、MSS等;辦公自動化領域有OA、OIS等;生產領域從PLC、DCS、RFID、數控集群直至自動化流水線等,其中最難的模塊莫過于技術創新體系。


在杰瑞的8年時間里,趙迎芳帶領信息技術團隊,從第一個項目PLM做起,逐步又做了CAPP、ERP、MES、SRM、CRM等一整套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我們投入了上億元和五六年的時間,才從傳統工廠做到企業內部的數字化協同制造,并且需要專業團隊持續維護優化。事實上,一個企業想要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期間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從技術投入、人力培養、組織架構、情報獲取、文化宣貫、經營管理等各方面來制定戰略。在這個過程中,時間和成本投入都是可預見的問題,而真正的難點在于來自傳統制造業說不出又道不明的研發痛點和人才痛點,以及企業思想的轉變,無論哪一點其實都普遍存在于絕大部分制造企業中。”


image.png


正是考慮到我國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基礎薄弱,往往不具備自建研發體系的能力,中國制造業需要一個開放的云協同創新平臺,才有了今天的橙色云。


“我們打造的橙色·云工業產品協同研發平臺,就是讓這些企業老板們在面對研發痛點時,能夠跳出內部自有的資源力量,找到適合自己的研發外腦,協同研發創新。企業的研發端強了,中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有了。中小微企業在我國占有量達98%,如果能激活他們的創新潛力,將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他們是我國實力增強、持續發展的血液來源。所以橙色云想從這個角度切入,真真正正為中小微企業在實體經濟做一些事情,哪怕只是解決好研發這一個難題。”趙迎芳說道。


以互聯網設計,

激活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側


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戰略,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打響了制造業由大向強追趕的信號。同一年在工信部發布的指導意見中,首次提到“構建開放研發平臺,中小企業協同制造和創新,產業集群發展”的概念。這一年,橙色云正式成立。


趙迎芳面對的第二個重任便是把“跑著干”的那股勁兒復刻到橙色云中,帶著產業人的使命和互聯網新血液融合重塑,迅速打開云協同研發平臺的市場。


在她的帶領下,橙色云在完全空白的市場中摸索出了屬于云協同研發平臺的商業模式,提出了協同創新和研發上云兩大新業態,將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由外圍深入向企業的研發生產等內圍環節延伸,顛覆傳統研發設計模式,引領聯網設計新模式新產業。


image.png


2021年兩會期間,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提“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明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垂直領域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


早已萬事俱備的橙色云迎來了工業互聯網大規模推廣的“東風”,憑卓越的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接連入選山東省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中小企業技改供需對接指定平臺等省級工業互聯網項目指定平臺。


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橙色云建造了全新的制造業創新生態環境,聚合研發設計人才,共享研發設計軟件,以更高效、更快捷、更優質的互聯網設計新模式,為制造業提供貫穿工業產品從需求發布到驗收交付全業務流程的服務,解決制造業轉型升級難、創新能力弱、裝備水平低、招人難、留人難等痛點難點,打開研發服務企業解決項目需求尋找和挖掘的廣闊市場,同時為廣大工程師團隊創造新的就業模式,從而激活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需求。


云協同研發平臺,

成為我國“自主創新”新路徑


互聯網設計開創了工業產品跨地域、跨行業、跨領域、跨企業的研發設計新模式新業態,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緊密圍繞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弱的問題,重構研發設計組織形式,鏈接轉型升級痛點和研發創新資源。


image.png


互聯網設計一方面是對人才梯隊的云上解構鏈接。


基于橙色云CDS云協同系統,可快速跨區域、跨領域聚合工程師,組成研發項目組協同承接項目。有研發需求的企業不再需要自建一支專業完整、技能匹配、技術先進的研發團隊,而是在互聯網提出需求,通過平臺完成產品的需求定義、指標明確和專業拆解,找到與項目相匹配的工程師團隊承接部分研發工作,橙色云平臺專屬項目經理以及大腦團隊專家全程跟蹤服務,對項目技術需求和交付質量進行保障,最終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交付項目。


互聯網設計另一方面是對工業軟件的云上整合集成。


基于橙色云CRDE云研發系統,將工業軟件在云端集成,提供各類機械設計、電氣設計、仿真分析等工業軟件,以及數據管理、數據存儲、標準件庫、元器件庫、通用件庫等服務。工程師通過瀏覽器就能訪問到云端集成的軟硬件資源,在任何時刻、任何場所連網協同開展設計工作,“開箱即用、按需付費”的顛覆性服務模式,為上云企業省去了軟硬件投入和后期運維費用。


中航工業原首席顧問、中國船舶獨立董事寧振波教授在闡述何為數字化時,談到數字化與信息化的根本區別在于數據系統是否上平臺,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一定從研發設計上云開始,以產品數字化模型和產品研發數字化來決策生產工藝和生產現場,才算是真正邁向了數字化轉型。


而大部分傳統企業往往受限于軟件投入和研發團隊,無法實現突破。依托工業互聯網開放、共享、協同、去中心化的特征,橙色云正在推動制造業創新主體、創新流程、創新模式的深刻變革,基于互聯網的跨領域、多主體的平臺化協同創新,重構制造業創新體系,不斷突破時間和空間界限,使得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數字空間快速匯聚、整合和共享,成為我國“自主創新”發展中的新路徑。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進入“下半場”,橙色云定能激活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巨大潛力。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