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商用清潔機器人賽道倍受資本追逐,行業龍頭已悄然實現壁壘構筑

商用清潔機器人賽道倍受資本追逐,行業龍頭已悄然實現壁壘構筑

2020/9/2 18:32:10

再獲融資:細分賽道誕生“隱形冠軍”

 

image.png

隨著“隱形領跑者”再度獲得資本加碼,國內智能清潔機器人賽道的大門正在快速關閉,而高聳的技術、產品和商業壁壘已將后來者擋在門外。

 

近日,總部位于上海的高仙機器人宣布完成B+輪1.5億元融資,博華資本、中信建投資本領投,藍馳創投、遠翼投資、KIP資本、鵬博恒泰跟投,后兩者為本輪最新加入的投資方。

 

其中,博華資本、中信建投資本等均有國資或央企背景,而藍馳創投、KIP等則是國內外頂級創投機構,高仙的投資者陣容可謂豪華。

 

另有消息顯示,高仙新一輪規模更大的融資也已經敲定,將于近期對外披露。

 

公開資料顯示,高仙成立于2013年,是國內一家專注于智能清潔機器人領域的創新企業,目前已擁有6條產品線,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落地項目超過1000個,七年間累計運行里程超過1億公里。

 

今年以來,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讓所有人開始重新審視“服務智能化”的價值。而清潔機器人正是“服務智能化”的典型商業范例,也是為數不多的大規模落地產品之一。

 

在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速、人力資源日趨緊張的大背景下,眾多企業開始試水各種形態的智能化服務。例如,滴滴、百度紛紛加快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測試和落地,而美團、京東的無人配送車也出現在了道路上。

 

但有投資人表示,目前絕大多數此類服務仍處于技術驗證和小規模測試階段,產品的經濟性未得到驗證,距離普及為時尚早,商業化更是遙遙無期。

 

多家高仙的投資人一致認為,在智能清潔這一細分市場,高仙這樣的頭部企業已經率先將產品和商業閉環跑通,逐漸走到了科技圈的聚光燈下,得到各大資本的持續加碼也是理所應當。

 

而“服務智能化”之所以能夠率先在城市清潔領域生根結果、發展壯大,首先得益于清潔環衛工作的特性,讓它天然具備機器人大規模應用的可能。

 

高仙創始人兼CEO程昊天認為,清潔環衛工作是典型的簡單重復性勞動,完全可以靠機器和技術來完成。高效可靠的清潔機器人、無人駕駛環衛車等智能清潔產品,是解決產業需求和行業痛點的最佳方案之一。

 

與此同時,中國持續數十年的城鎮化不斷創造出新的清潔與環衛需求,而國內一線從業者的年齡結構嚴重老化,1000多萬清潔與環衛工中55歲以上占比超過70%。

 

隨著時間推移和老齡化加劇,愿意投身這一領域的人力資源更加緊張。人力成本的水漲船高,同時伴隨著用工安全風險的日益加大,使得供需缺口持續放大。

 

另一方面,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迭代,智能清潔機器人的核心算法越來越成熟、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核心零部件成本不斷降低,從而使整體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時間點已經到來。

 

國內外的主流投資機構嗅到了風向,在這一細分賽道頻頻落子。

 

投出過58趕集、理想汽車、水滴互助等明星企業的藍馳創投,在高仙只有清潔機器人產品原型機時就果斷入局,先后參與了其A輪、B輪和B+輪融資,一路保駕護航。

 

藍馳創投也見證了高仙在短時間內完成豹變,從一支初出茅廬的“學生軍”升級到專業團隊,其速度和執行力令投資人刮目相看。而優秀外部人才的引入,并未使團隊的創業氛圍受到影響,公司文化仍是拼搏、務實、有狼性。

 

時至今日,在國內智能清潔機器人市場上,高仙已經占據逾9成市場份額。直接負責投資事宜的藍馳創投董事總經理曹巍接受蝴蝶派采訪時談到,高仙已經建立行業第一品牌,完成了銷售網絡和生產側規模效應,整個賽道已經進入收官階段。

 

技術壁壘:始終領先兩到三年

 

在國內智能清潔領域,高仙是起步最早、積淀最深的團隊。

 

2013年,程昊天在英國劍橋大學完成本碩連讀、被授予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后,回國創辦了高仙,入局彼時極少有人涉足的智能清潔機器人市場。

 

在他看來,這種產品的技術維度足夠高,有機會建立技術壁壘;同時與無人駕駛汽車等相比,它能夠在短期內落地,盡早跑通整個商業閉環。

 

高仙很快搭建了一支堪稱豪華的創業團隊,并借鑒華為的做法,構建了一套貫穿市場、研發、制造、銷售、服務、質量等全流程的IPD(集成產品開發)體系,以打破前瞻性科技產品在開發過程中必然面臨的資源調配矛盾,加速對市場需求的響應。此外,高仙通過建立服務機器人業內為數不多的自有工廠,大幅縮短開發與生產之間的溝通周期,加速迭代、攤薄成本,實現“全鏈條閉環”。正因如此,高仙有能力以半年為周期迭代出全新的機器人,足以比肩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開發速度。

 

本輪B+領投方之一中信建投資本是國內知名的券商直投機構。在投資高仙之前,中信建投資本項目團隊對機器人行業進行了長期跟蹤調研。在談及為什么投資高仙時,中信建投資本項目投資負責人劉昊為表示:“第一,我們看好清潔機器人細分賽道的發展前景,使用技術實現低端勞動力替代符合產業升級需求;第二,我們認可高仙領先的技術優勢與管理水平;第三,高仙率先打通了海內外銷售渠道,具有量產供應鏈優勢,未來經營業績將持續高速增長。”

 

他們發現,目前清潔機器人領域的創業團隊普遍為幾十人的規模。相比之下,高仙搭建了400多人的團隊,實現了從技術研發、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量產交付到售后服務的全流程管理。服務機器人的商業閉環不僅僅是賣硬件,而是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綜合解決方案,需要全流程管理才能滿足客戶需求,實現高質量的服務交付。

 

此外,也有無人駕駛公司從高速無人駕駛賽道,切換到清潔機器人所在的低速無人駕駛賽道。這類公司目前由于需要兼顧高速與低速兩種場景的技術落地,對低速場景的專注度不夠。在市場落地及產業化層面,資源投入不足,導致技術方向及產品功能并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中信建投資本項目團隊在調研中還發現,由于需要實現跨場景作業和場景全覆蓋,商用清潔機器人對SLAM(同步定位與建圖)定位精度和場景感知能力的要求高于其他品類的服務機器人。同時,為實現高質量的清潔效果和無人值守作業,機械結構和智能化方面的設計也更為復雜。高仙作為最早在行業內提供室外開放場景SLAM解決方案的技術公司,已經服務了國內眾多頭部智能機器人廠商,市場占率超過70%。在此過程中高仙沉淀了的大量場景落地數據,不斷優化迭代系統,保持了算法在行業內的絕對領先地位。

 

在感知方面,高仙CTO秦寶星曾是新加坡知名自動駕駛汽車公司nuTonomy的創始團隊成員、主任科學家,一手創立了nuTonomy的整個感知和傳感器融合技術團隊。秦寶星及其團隊的加盟,大大增強了高仙在服務機器人領域感知研發的技術優勢。公司目前已在各種清潔場景積累了大量感知數據,并通過與清華大學機器視覺實驗室的合作,在場景語義SLAM、垃圾/臟污檢測、障礙物識別等方面開展了前瞻性研究。相比競爭對手,高仙在感知方面形成的數據積累優勢會隨著產品落地速度的加快而進一步放大。

 

根據中信建投資本項目團隊的觀察,傳統清潔設備廠商(如坦能、凱馳等)通常要有10款以上的主力機型以應對不同場景下的清潔需求。高仙目前已經擁有6大產品線,產品功能覆蓋塵推、吸塵、清掃、洗地、拋光等主流商業清潔應用,可以為每個落地場景靈活搭配各種設備組合。例如,僅在商業綜合體內,就包含了停車場、室內地面、室外廣場、酒店、寫字樓等多種場景,每種場景的地面又分為地毯、瓷磚、大理石等9種類別,甚至連短毛和長毛地毯都需要配置不同的清潔參數。相比之下,競爭對手往往產品品類較少,功能相對單一,產品成熟度也有較大差距。而考慮到后續的運維管理,大多數寫字樓、商超、園區等B端用戶往往希望采用同一家清潔機器人產品,這更凸顯了高仙產品矩陣的優勢。

 

目前,高仙旗下產品的清潔效果已經優于人工;而清潔效率則根據不同的清潔模式和地面有所不同,最高可達到人工的4倍。產品切實在經濟上為下游客戶實現了成本節約,是服務機器人產品大規模商業推廣的前提。早期一些客戶在采購清潔機器人時,以商業宣傳或提升企業形象為目的,采購量不大,更多為“做秀”。中信建投資本項目團隊在調研時發現,高仙的客戶多數存在持續性復購,其中不乏專業的清潔服務公司。“掃的比人好,成本比人低”是客戶繼續采購的主要動機。

 

過去幾年間,高仙的營收保持高速增長,年增幅一度高達400%,服務超過一半的TOP 50商業地產開發商,以及大量的工業、醫療、教育等非商業類場景。此外,高仙產品在海外同樣受到青睞。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更高,勞動力替代需求更加強烈。公司40%的產品銷售來自海外市場,客戶口碑優于國外競品。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國內諸多行業的業績受到較大沖擊,而高仙仍然維持了高速增長趨勢,這也印證了中信建投資本項目團隊投資前的判斷。

 

今年初,高仙機器人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為國家打造了大場景自主清潔應用示范,外界對高仙的認可度進一步提高。

 

公司CEO程昊天認為,高仙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積淀在國內處于領先高地。對此,他們的投資人給出了更直觀的數據判斷:與競爭對手相比,高仙始終保持著兩至三年的技術領先優勢。

 

大門關閉:資本不再分散下注

 

本輪融資的另一家領投方博華資本是國內知名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該機構有關負責人直言,投資高仙之前經過大規模調研對比,發現國內市場上沒有可以完全對標高仙的競品,而國外的潛在競爭對手在商業化程度上也落后于高仙。在這個領域里,高仙不僅積累了算法技術,還沉淀了清潔設備和各種場景的清潔作業Know-how,這是極為不易的。

 

博華資本在盡調期間即幫助高仙對接了大量優質集團客戶,在自上而下推動高仙產品的銷售的同時進一步驗證了高仙產品的技術領先性、可靠性、場景適應能力等關鍵指標。

 

在談到高仙CEO程昊天時,博華資本項目投資負責人表示:“昊天是個非常好的產品經理,他會對應不同場景倒推整機設計理念,并帶領團隊不斷打磨產品,精準滿足客戶需求。”也正是借助博華資本與地方政府部門的牽線搭橋,高仙在江蘇建成自有工廠,這對于產能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進一步攤薄,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至此高仙的供應鏈變得更加成熟。“我們在做盡調的時候很重要的一個前提是:他的成本能否持續下降。成本下降意味著客戶在采購產品時考慮的投資回報需求能夠更快地得到滿足,可以迅速實現市場規模化。事實證明高仙是完全符合我們預期的,可以看到高仙的產品相比市場上競品成本下降很明顯。 ”

 

在接受蝴蝶派記者采訪時,藍馳創投董事總經理曹巍則認為,在智能清潔機器人這一細分賽道上,“再去投早期項目,已經沒有意義了,到了今天還沒有300人以上規模的團隊是很難跑出來的”。硬件產品漫長的研發周期,以及對于不同場景的深刻理解能力,都是新入局者難以繞開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市場上最優質的基金都想投資高仙。”因為后來者要想從頭部企業的盤子里分一杯羹,已經十分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圈一般也不會有分散下注的興趣。

 

而隨著底層核心技術的日漸成熟,關鍵部件成本的迅速下降,以及新冠疫情及新基建大背景下市場需求的迅速提升,高仙在完成第一階段的卡位戰之后,有望在新鮮資金彈藥的助推下,迎來又一輪爆發式的增長。

 

image.png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