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前行背后,需要深厚“內功”
“時勢造英雄”,企業的崛起總是與其所處的市場環境密不可分,又有人說“英雄造時勢”,正是那些在滔天巨浪中依舊平穩前行的企業,造就了今天的中國制造。
乘風改革開放,崛起于電子制造發達的華南,航嘉憑借自主創新和過硬的制造實力,已然成為國內頂級的電源供應商,業務也從消費端拓展到更多行業。在鸞翔鳳集的深圳,航嘉能夠在二十余年風雨洗禮中屹立潮頭,必然有其獨特的經營之道。因此,gongkong?特別走進航嘉的“起源地”,與深圳市航嘉馳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劉茂起共同探討航嘉的發展之路和戰略規劃。
深圳市航嘉馳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劉茂起
專注電源產業,用實力打造口碑
1996年,成為聯想供應商,在電源行業初露鋒芒;
2000年,收購鑫泰達公司,開啟通信電源業務;
2004年,深圳工業園投產;
2007年,河源工業園投產;
2009年,合肥工業園一期工程完工;
2011年,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
……
步步為營,發展至今,航嘉已經形成工業風扇、PC電源、工業電源、適配器、零部件、顯示屏以及新能源產品等多線業務齊頭并進的發展模式,深圳股份業務涵蓋以手機為核心的消費級業務、圍繞IT行業周邊產品的業務、圍繞終端自有品牌的定制業務,以及以河源工業園為主的相關產品配套業務這四大板塊。服務世界500強企業12家,國內外知名企業80余家,從其發展歷程來看,航嘉的良好口碑和發展壯大絕非一朝一夕,離不開其背后的不懈努力和精準的戰略部署。
專注電源產業是航嘉扎根的關鍵,在機遇遍地的深圳,能夠耐住寂寞、堅守本心就已經非常難得,航嘉在此基礎上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發展路徑。“電源產品講究的是穩定、品質,這一點和航嘉的發展特點是一脈相承的,相對于迅猛發展,航嘉的進步相對更加踏實和穩健。深耕電源領域多年,航嘉能夠形成向上下游兼容的產業鏈結構,與廣大企業用戶的支持密不可分。”劉總裁如是說。以DIY PC領域的企業用戶為例,航嘉會基于用戶需求設定產品線,從最初的電源、定制化風扇等,再到機箱機柜、顯示器、顯示屏產品,憑借過硬的品質,航嘉能夠在拓展當中留住用戶,從而為良好口碑的打造、自有品牌的建設帶來更多收益,進而讓航嘉的發展更為穩健。
苦練內功,從消費端走進行業
埋頭苦干,也要“仰望星空”。在2009年過后,航嘉便進入發展階段,并憑借自身在電源領域深耕多年的經驗,拓展了新能源業務,從傳統的DIY電源、IT電源以及消費級產品業務當中“破壁”,進入行業市場,航嘉重點打造的工控電源業務更是近年來的又一重要突破。劉總裁透露:“在工控電源方面我們可以說是‘面壁三年’,從產品設定、研發及制造,到銷售渠道的開拓,一路縝密布局、苦練內功,希望能夠為渠道用戶更好地供應產品。”
與面向終端用戶的IT電源、消費電源不同,工控電源或行業電源,更多面向的是制造廠商。對此,行業know-how至關重要,劉總裁坦言,之所以蓄力三年,也是因為航嘉需要深入到行業當中,摸清發展方向。而且,航嘉本身已經將智能制造滲透到工廠生產,每年投入不低于一個億,推進自有工廠的智能制造,在生產效率提高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了解用戶需求,深思熟慮再落腳,產品線、制造產線、研發均布局完畢過后,渠道也要提前鋪好,幾個步驟走下來,航嘉在工控電源方向上依舊穩健。劉總裁表示:“盡管銷售模式發生了由面向用戶端到面向制造業企業的變化,但航嘉自有品牌的產品在用戶當中依舊有著較好的定位。我們的渠道建設能夠幫助廠商發展得更加順暢,產品提高生產效率,渠道助力資金和物流充分快速地交換,為用戶全方位地創造價值。”目前,航嘉自身也將制造、研發、產品、渠道、品牌營銷連成一體,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布局渠道的終端建設,通過線上、線下活動以及展會,與更多行業用戶進行深度交流,共同成長。
然而,受到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國際貿易關系等的影響,2019年制造行業市場表現不佳,對相應的上游供應商提出了不小的挑戰,面對低迷的大環境,劉總裁卻表示:“市場低迷所面臨的危機的確是挑戰,但對有些企業來說反而是機會。”訂單量減少,迫使制造廠商優化成本,將精益制造提上日程,從而提升產品的競爭力。由此反而促進了市場的“去泡沫”,航嘉在苦練三年內功過后,提出精益求精的發展戰略,在洗牌當中能夠憑借實力維持穩固,更能與制造需求對接,擁抱更多機遇。“在其他企業迷茫的時候,航嘉仍能二十余年如一日,堅持不忘初心,堅定原有路徑,從而穩健經營。這是航嘉在市場波動中依舊穩固的關鍵。”
“兩條腿”走路,精益求精
通過不斷地拓展業務,服務用戶數量越來越多,航嘉也逐漸發展壯大,巨輪破浪前行,前提是要掌好方向。隨著涉及用戶的多樣化,用戶需求已經不局限于大批量的“爆款”,小批量的定制訂單需求不斷攀升,特別是在制造領域。對此,劉總裁表示:“航嘉將不同的用戶需求分開,因為我們的產品既有面向終端用戶的,也有面向工廠制造的,所以航嘉采用不同方式經營,‘兩條腿’走路。”
對于傳統的消費產品,盡管定制化概念提出早,但真正落實到市場當中時,用戶在產品的選擇方面依舊是“趨之若鶩”的,追求“爆款”本身并不是壞事,這樣的消費形式促成了用戶端的大批量產品訂單,因此面對這類需求,航嘉往往會幫助企業用戶將成本優化,通過將標準化、模塊化生產方式來加速產品供應,提升企業用戶的出貨速度,助力他們更快滿足用戶瞬息萬變的需求。而在一些需要定制的特殊場合,例如工業電源或工控電源,不同行業用戶工廠的布局、生產工藝流程以及生產方式千變萬化,面對這類需求,航嘉就通過定制化的方式更好地貼近用戶需求,讓智能制造真正走到前臺,成為生產當中的關鍵部分,而智能化的應用,則讓定制化成為可以量產的一種方式,二者互相促進,推動行業更好地向前發展。
而且,2019年在精益求精的經營策略指導下,航嘉主動進行了產品結構的調整,劉總裁透露:“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能夠發現那些真正為用戶、企業帶來切實價值的產品,進而加大力度部署相應的方案,促進企業自身的良性發展,讓決策更加有的放矢。秉承精益求精的做事方式,航嘉將為用戶和社會帶來更多價值。” 基礎夯實過后,航嘉的前進步伐也更加快捷,除了國內市場的覆蓋,航嘉在維持北美、歐洲市場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開拓東南亞市場,搭乘“一帶一路”的東風,積極拓展金磚國家業務。
結語:
“萬物皆備于我。無論市場風云如何變幻,企業發展的前提就是練好內功。航嘉未來三到五年的規劃,不會因為市場變化而輕易改變。”劉總裁如是說。誠然,只有底氣足,才敢“不變應萬變”。當前,航嘉正以穩定可見的速度接近百億級,對于未來發展劉茂起顯得更加胸有成竹,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航嘉的結構調整一直非常清晰和果斷,這與其“苦練內功”密不可分,相信在未來三到五年,航嘉能夠以百億級平穩航行。“謙卑?創值?逐夢”,企業規劃與未來愿景一脈相承。“苦心人,天不負”,風雨浮沉,始終如一,自然備受尊敬。(文/gongkong劉婷)

提交
航嘉HK350-46FP SFX 250W工控電源
航嘉行業電源閃耀廈門數字化與智能工廠技術交流會
航嘉 HK560-11UEP 1U 460W工控電源
航嘉HK320-41FP SFX 220W工控電源
航嘉12W-F工業適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