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政策】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系列述評之二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位列第一。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有高質量的制造業作為支撐。
2018年,我國制造業加速向高質量邁進。代表創新方向、更具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保持快速增長。高質量發展是以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為原則的發展,而先進制造業是制造業中創新最活躍、成果最豐富的領域,也是價值鏈上高利潤、高附加值的領域,代表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2018年1月至11月,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8%和8.3%,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5.5個和2.0個百分點。
創新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我國制造業正加快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根本路徑,不斷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效益。2018年,制造業創新體系日趨完善,重點領域創新發展再創佳績。2018年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新增了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輕量化材料成型技術及裝備、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等4家國家級中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扎實推進,一批高端裝備競相涌現。
聚力補齊短板,制造業關鍵領域提質增效實現突破。沒有堅實的工業基礎作支撐,就不可能擁有強大的制造業。能否補齊一批“卡脖子”的關鍵基礎短板,是我國制造業扭轉大而不強局面、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2018年,工業領域出臺了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實施方案,支持15項重大短板裝備取得階段性進展。
做強增量,制造業新動能培育壯大明顯加快。2018年,在政策鼓勵引導和產業集體努力下,新材料、新能源汽車、5G等新興產業加速壯大,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涌現。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輛,同比增幅超過40%,連續4年產銷量穩居全球首位。機器人產業健康快速發展,2018年工業機器人年產量超過14萬臺,成為全球第一工業機器人產銷國。
調優存量,新興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新舊動能加速轉換。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讓傳統制造業從以機械化、自動化為主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提升了制造業生產效率,改變了制造業商業模式。智能制造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我國新遴選確定了99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項目覆蓋53個行業,分布在25個省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68%和49%,制造業智能主導的特征日趨明顯。
2019年,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依然任重道遠,還需在多個方面實現轉變。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我國將以質量變革為核心,著力優化產業供給結構,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質量,促進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要以效率變革為目標,著力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培育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實體經濟運營成本;要以動力變革為重點,著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建立健全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促進科技創新積極向產業成果轉化。

提交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