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三菱電機:智能制造時代的綜合價值締造者

三菱電機:智能制造時代的綜合價值締造者

——— ——訪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三條寬和先生
2017/3/8 15:20:11

2016128日,日本工業價值鏈促進會推出了智能工廠基本架構IVRA,被稱為“日本版的工業4.0”。三菱電機由于業界積淀,積極參與其中,其綜合價值創造理念成為這一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這也正是智能制造時代的核心理念。正如三條寬和總裁在2017CAIMRS上接受采訪時所言:“若想實現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目標,僅僅依靠成本競爭的模式是不夠的,中國企業需要具有更高價值的解決方案,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三條寬和

TVOE戰略的宏遠目標

三條寬和總裁將原來的TCOETotal Cost of Ownership Engineering)降低客戶綜合成本理念升級為TVOETotal Value of Ownership Engineering)為客戶提供綜合價值方案,他的目標是把三菱電機打造為對“中國制造2025”最具貢獻的企業。

三條寬和總裁認為,“智能制造”是今后及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市場的關鍵詞。迄今為止,中國憑借著勞動力成本的優勢處于制造大國的地位,中國企業更多著眼于成本方面的自動化改造。當新一輪的工業變革浪潮到來,中國政府提出了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戰略轉型,“未來中國將朝著有質量的增長邁進,中國在世界上將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三菱電機的TVOE戰略正契合“智能制造”趨勢,這一戰略能夠幫助客戶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品質,幫助他們以企業生產和經營為著力點,提供覆蓋整個價值鏈的解決方案以降低綜合成本,最終幫助中國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

 e-F@ctory”直指智能制造的核心—制造現場

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三菱電機早已先行一步:三菱電機在設備的使用中領悟到自動化和數據結合的重要價值,于2003年提出了e-F@ctory理念,經過十多年在眾多行業的實踐應用,已經具備了深厚的技術儲備和強有力的人才支持。“未來智能制造這個敏感話題,第一要務是制造現場,第二是信息化,如何把二者相結合就是未來制造制勝的關鍵。”三條寬和總裁對于智能制造的理解很深刻。中國建設制造強國的目標下,生產力提升至關重要,第一步需要從生產線入手。“e-F@ctory已經成功走過了概念階段,豐碩的成果和經驗可以使各行業受益。我們希望通過e-F@ctory理念,幫助中國企業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我們認為智能制造最核心的是生產現場,生產現場既是立足點也是出發點。生產現場可以分為橫軸和縱軸來進行立體式管理:縱軸是供應鏈管理,包含從物料到達,到生產計劃、生產制造、發貨出倉、后期物流等步驟;橫軸是工程管理,從設備的設計、產品的設計、產品的生產等方面統籌,是對產品生命周期的管理。供應鏈管理和工程管理如何結合起來,這是重要問題。“相對于以前只是單純地削減成本、關注制造成本為目的自動化和IT化,未來會隨著橫向和縱向的并行管理,創造出更大的價值。e-F@ctory作為一個信息可視化管理平臺,就是要在這方面實現改革,通過人、機械、IT協同,從橫軸和縱軸方面提供綜合提案,幫助企業逐步實現價值提升。”三條寬和總裁指出e-F@ctory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巨大潛力。

協同合作,提供務實的行業解決方案

e-F@ctoryIT和生產線兩方面切入,為生產型企業通往智能制造打造出便捷的通道,用戶通過導入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轉型,向“務實、具有實效”的現場管理轉變,打造生產現場和信息管理系統“有機結合”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自推廣以來,e-F@ctory已經為200多家公司導入7300件以上的系統,以汽車相關產業為領頭、在半導體、精密儀器、食品、金屬加工等多個行業中應用。”三條寬和總裁談起e-F@ctory的行業適用性時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e-F@ctory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在靈活性方面,可以適用于大型廠商全面的運營管理,也可適用于小型企業的生產單元管理。以某大型廠商的組裝生產線為例,原本計劃導入機器人提高智能制造水平,但是在調研時三菱電機發現了很多問題,包括產線每個裝置的生產能力有偏差、不能在最佳時機提供材料、工序間的距離較大、人的行動效率低等。針對這些問題,三菱電機實施了生產工程和作業效率的改善(縮短交貨期、削減零部件庫存)解決方案,實現了生產性提高5~10%,交貨期縮短20~40%,庫存縮短20~40%的成效。在此基礎上,該廠商進行下一步自動化進程-構造智能制造成產線,可以說是事半功倍了。

2015年,三菱電機發起了e-F@ctory Alliance合作伙伴大會,與傳感器、軟件、系統集成等環節的合作伙伴協作,向用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發展至今,已經由原來的40家發展到約300多家合作伙伴,中國e-F@ctory Alliance成員已達80多家。建設IT系統,需要已經達到理想狀態的生產現場的支持,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優勢。這對三菱電機來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正如三條寬和總裁所言:“e-F@ctory蘊含三菱電機領先的制造技術和項目實施經驗,適用于人、機械、IT協調共存的生產現場,能夠在IT層對現場海量數據進行解析并反饋,在全球激烈的競爭環境下,e-F@ctory在幫助用戶削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品質、節能、縮短交貨期等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解決智能制造進程中的一系列難題。”

關注綠色及能源產業,助力“中國制造2025

對于三菱電機而言,中國市場是最為重要的市場,“原因有三,一是中國市場的規模,二是中國市場發展的可能性,三是中國市場發展的速度。”三條寬和總裁提出,三菱電機不僅有產品,還有眾多的合作伙伴,能夠打造全面解決方案。“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頒布了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三菱電機也將強化這些重點領域的活動。“其中,教育和人才是制造升級的根本,三菱電機在常熟設有工廠,目前和常熟市政府在合作建設一個示范機構。通過與教育行業的廠商積極合作來進行制造業人才培養,我們希望做出一個企業最大的貢獻。”

2017年,三菱在中國市場制定了20%的增長目標,這對于一個成熟型企業而言,是一個很“超常”的目標。然而,三條寬和總裁并不這樣認為:“中國制造2015頒布的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以及涉及到的周邊產業,我們都是非常看好的。這些產業預計未來會有10%的增長,結合三菱的產品及方案優勢,在此基礎上實現20%甚至更高的增長都是可以預見的。”在2016年,三菱電機并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方面發展勢頭良好。未來,三菱電機將緊隨綠色及能源主題,助力“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推進和實現。

后記:何其有幸,我們身處智能制造巨變時代。親歷科技和產品日新月異,虛擬與現實重疊互融。三菱電機的綜合價值締造理念為生產企業步入“智能制造”提供了一條通道,也為“中國制造2025”提供了可以借勢發力的平臺基礎。實現這一宏遠目標,必定需要更加廣泛而深入的多方合作。三條寬和總裁最喜歡“有志者事竟成”這句中國名言,只要志存高遠、勇于實踐、敢于堅持,將創造出無數的可能性和無限的發展空間,夢想和現實的距離可能只有一步之遙。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