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斯托夯實中國市場 延伸“企業教育責任”的深層含義
10月底的亞洲國際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上,費斯托就其研發的仿生產品舉行新聞發布會,除讓人在感官上親自體驗于大自然中獲取的自動化技術靈感之外,費斯托高層也介紹了集團在中國業務發展的最新動向,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了公司實踐企業公民義務的獨特方式——履行“企業教育責任”。
展會現場,人們能看到靈感源自大象鼻子的仿生抓取助手、以鳥喙運動機理為原型的喙形爪手、以壁虎為原型的納米抓手、采用最新人機互動控制技術的思維控制–CogniGame,以及由鳥類飛行轉化而成的自動化產品——智能飛鳥等一系列費斯托的成果,其中智能飛鳥不僅集智能機械、電缸技術、狀態監控等功能于一身,而且其現場飛行表演極具觀感。
在費斯托看來,自然界具有無與倫比的效率,生物進化就是有機體適應環境的優化策略。將自然界中的這些原理轉化成技術工藝和創新過程并應用于自動化技術領域中,則是從自然界中汲取靈感的最直接的方式。費斯托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就致力于仿生技術研究,向大自然學習提高能效的經驗。并與幾家知名學府、機構和開發公司在2006年共同發起了仿生學習網絡項目,旨在通過仿生學的應用,設計新型的技術平臺和產品。仿生學習網絡的目標包括將自然界中的高效策略轉化成自動化技術、測試新技術和制造工藝,開發節能型生物機電產品等。展會現場展出的產品正是該項目發展的成果,部分相關技術已經進入應用領域。
由新產品談及企業發展,費斯托大中華區總經理陳志忠在新聞發布會現場更多的介紹了費斯托在中國的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
夯實在中國市場下一步發展基礎
據了解,費斯托在中國的業務多年來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到2009年費斯托中國成為費斯托集團除在德國以外的銷售額最高的子公司。新聞發布會現場,陳志忠介紹說,在中國,費斯托擁有為數眾多的大型國際客戶,涉及行業涵蓋所有重要業務領域。其在中國的銷售有將近一半來自汽車、輪胎/橡膠和食品飲料行業。目前,費斯托不僅看到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國內市場、最高工業產值和最大的汽車市場,這表明未來的中國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化技術市場。而且費斯托還看到,中國制造業正在向國際質量標準看齊,本地制造商也表現出明顯的從手工勞動向自動化生產過程轉變的趨勢。這些都讓費斯托看到了中國市場上的巨大商機,因此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以期從其高速增長中受益,并確定了“在當地為本地市場服務”的投資理念。如今的費斯托已經通過一系列的動作逐步夯實了在中國下一步發展的基礎。
2007年,費斯托集團通過收購將濟南氣動元器件有限公司納入麾下,命名為費斯托氣動有限公司。公司投資2千萬歐元對原有工廠進行擴建。擴建后,生產面積從2萬平方米增至4.6萬平方米,至今,費斯托已完成擴建整合的費斯托濟南工廠,并正式納入費斯托集團全球生產中心體系。此次投資還包括增設費斯托中國物流服務中心,并于2012年3月正式啟用。這是費斯托集團的第四家物流服務中心,同時也是德國本土之外最大的一家,其作用在于為提升中國市場供應和服務提供保障。這標志著費斯托濟南工廠的制造、物流及服務的質量和管理水平已經完全達到費斯托集團的嚴格要求。同時,陳志忠強調:“費斯托的強項更在產品之外——它將根據客戶的具體問題,為之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費斯托亞太技術中心擴建項目與大中華區客戶解決方案中心將更好地實現這一服務。
費斯托 Didactic與產品品質
在回答現場記者提問時,陳志忠指出,從費斯托的發展規劃不難看出,其整個市場的成長以中國為導向。其解決方案、技術中心、物流中心等都是對客戶提供的附加價值,這些服務對不同行業都將一視同仁,并不會因為個別行業的市場份額相小而區別對待。因為在行業市場之外還要看區域市場,如果從區域的角度看,如像山東或者東三省這樣的特定區域的OEM行業也非常需要專業的團隊服務。但是,陳志忠特別提出,這些OEM的產品出口盡管也需要費斯托提供零部件,但隱憂在于其產品質量水平不夠穩定,這對費斯托無疑是很好的商機,費斯托要做的就是通過某種方式提高其產品質量。
陳志忠強調說:“國內的OEM產品要和國際接軌必須要注重質量,否則很便宜的產品運出去很快就壞了根本無法開拓市場,低端產品沒有任何的市場競爭力。所以國內OEM在國際上立足的時間要看其用多快的速度提高產品質量,而且這也是供應商應負的社會責任”。對于費斯托來說,除了提供零部件,OEM商更需要其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隱含的益處在于費斯托能幫助其提高產品質量,以及注意到生產安全等問題。但這必然提高OEM商的成本,如此一來,改變OEM商重價輕質的生產思路顯得非常重要,對此陳志忠提到了費斯托的實踐企業公民義務的獨特方式——履行企業的教育責任,這就是費斯托的 Didactic。
費斯托1985年進入中國,Didactic同時進入,至今已為中國500 多個教育合作伙伴、大學、職業院校和工業培訓中心提供了多種形式的工程支持服務。服務內容涵蓋了從課程培訓、機電一體化實訓中心、“交鑰匙”工程、成套的教學系統等各個環節。從1990年開始,費斯托與眾多大中型企業合作建立培訓中心,結合企業客戶自身需求培養相關人才。如今的費斯托Didactic每年開設近40個培訓班,為小型企業提供人員培訓。
中國市場漸漸成熟,費斯托Didactic在培訓、培養人才的同時,還起著另一個重要作用——幫助改變客戶思路。因為當今的市場環境下在企業“存活”的條件中價格已不是第一要素,品質的提升正在超過低價格。這種理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專業團隊在與客戶的溝通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達到。因此陳志忠強調:“費斯托Didactic發展至今,正在做到通過特定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轉變生產理念,這其實就實現了費斯托Didactic 達到1+1>2效果的最終目的。這也正是費斯托將’企業教育責任’作為企業履行企業公民職責的深意所在”。不同于大多數外資企業,費斯托在中國的業務始于1985年與同濟大學的教育合作。時至今日,費斯托與國內5所知名高校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與同濟大學合作建立的中德工程學院已為中德兩國企業成功輸送了超過450名具有跨文化背景,注重實踐的工程師。今年10月投入運作的費斯托濟南培訓中心旨在將成功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機制引入中國,培養熟練的技術工人。這是費斯托獨具特色的“企業教育責任”的另一個重要領域。

提交
Festo 一鍵生成回路圖
Festo 仿生工位:采用人工智能的人-機協作
Festo 從自然界中衍生出各種獨特的運動形式
首個交鑰匙物聯網解決方案
Festo 自動化技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