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聯網國際大學生創業(ICAN)大賽,看中國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2012年七月七~八日,北京中國科技館舉辦“2012年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簡稱ICAN),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新西蘭等二十個國家共30個隊伍參加了比賽,最終,西北工業大學的“擁抱”和鄭州大學的“偏轉輪椅”獲得一等獎,各獲得3000美元獎金。
中星測控作為主要贊助商之一,每年不僅提供現金,同時提供壓力、液位和陀螺產品幫助各國大學生,我開玩笑地對大賽主席北京大學張海霞教授說:“中星測控對大賽的支持不比冠名單位少”。
作為歷屆的大賽評委,尤其是本屆比賽,我想對這些來自各國的學生“品頭論足”和“說三道四”。
首先,作為中國人主導的一項“世界性比賽”,不要看今天規模小,要力爭辦成科技界的青年“奧運會”,四年前,我給張老師就這么講,因此,中國大學生應當爭氣,應該從骨子里培養創新意識,中國人無論從各個方面都應有“敢于在未來領先世界,引領方向”的勇氣和行動。不考慮結果,只腳踏實地,向著目標邁進,也許結果會比預期的要好,哎,又走題了。
縱觀從去年的國內分賽區比賽,到無錫的全國決賽,到這次的北京國際大賽,中國大學生給我的總體印象是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弱,完美情結不夠,表現力提高很快。
雖然西北工業大學的“擁抱”和鄭州大學的“偏轉輪椅”獲得大賽最高獎,但仍存在很多內在缺陷,不過,我還是為他們的成績感到高興。中國大多數大學生在學習了MEMS傳感器的理論后,表現出的想象力和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令人影響深刻,華中科大“音樂噴泉”在我看來絕不遜于一等獎。
德國大學生,就同德國文化一樣,做事有板有眼,他們的作品“彩虹筆”,從創意到最后完成,體現了德國人的品質,已經到了實用化階段,只可惜成本太高,但是,他們給出器件贊助商,體現了德國人的合作精神。
日本大學生,兩個代表隊的水平給人印象不深,無論創意和實際都表現的一般,尤其是他們的英語水平(因為大會語言為英文)更是令人不解,甚至在評委提問時,需要有人把提問翻譯成日語。
新加坡大學生實際上是中學生,雖然作品從創意到完成不盡完美,但是中學生的知識面和創造力及動手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評委們驚嘆地是這是不同等級的比賽,新加坡兩個隊均選用了中星測控公司的“垂直陀螺”VG-02,他們不知道成本,作品“智能遙控器”和“車輛轉變控制器”雖然功能實現了,但成本太高了,實際上,他們只應用了我們垂直陀螺的初級參數。
中國香港科技大學的作品過于專業,估計大多評委都不理解,所以有點吃虧。
美國隊、新西蘭組成人員均為中國留學生和當地學生組合,表現也不盡出色,說明ICAN雖然影響進一步提高,但在中國以外的影響力過小,所以要一步一步擴大影響。
從ICAN看世界大學生,我們的弱項在于動手,因為,大學尤其是理工科大學,一定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不能只“能腦”。

提交
中星測控CS-ARS-19高精度單軸陀螺儀
西安中星測控與美國TI公司簽訂PGA300全球首個訂單協議
中星測控 CS-ARS-09C慣性傳感器
中星測控:慣性傳感器在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
更炫的智能硬件,融合更多的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