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電氣:邁向中國市場的研發之路
Mr. Bent在菲尼克斯電氣集團是技術研發的元老,教父級的人物。他對技術的理解獨到前瞻,對中國研發團隊的建立功不可沒。在很多外資企業紛紛在中國采購、建廠、銷售產品,卻鮮有研發的時候,菲尼克斯電氣5年前率先在中國成立了研發公司。菲尼克斯電氣集團做出這樣的決定的初衷是讓研發更加貼近市場,貼近中國客戶。 這樣做是為了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更好地為中國市場服務,而不是生產低成本的產品。實踐證明,5年過去了,中國研發公司的發展以及產生的作用與集團總部的初衷完全一致。
我們看到菲尼克斯電氣中國研發公司與許繼、華為、中控等國內各行業領先企業已經開始了研發合作,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隨著中國從新興市場轉變為成熟市場。在新興市場企業更多的是注重產品本身的質量;而在成熟市場企業要對客戶需求價值負責,菲尼克斯電氣將會面臨越來越多客戶定制化需求的機遇,同時面臨來自客戶的考驗和挑戰。在目前現有的這些合作中,Mr. Bent 認為最大的困難是快速適應客戶的需求和文化的差異。為了滿足中國客戶定制化的需求, 菲尼克斯電氣提倡從中德雙方彼此學習開始。 他們制定的策略是先為客戶做定制,然后考慮將定制的產品發展為標準產品。期間最大的挑戰來自時間。德方遵循的是里程碑式的開發方式, 而中國團隊要求的是迭代式的開發方式,也就是產品在樣品階段就交給客戶,與客戶一同測試然后根據測試反饋改進,直到成功。這種開發方式的差異是由中德兩國市場成熟度的差異產生的。成熟的德國市場需要按部就班的方式,而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需要快速地提交產品。結合兩種不同的開發方式,菲尼克斯電氣對來自中國的開發請求采取了循環式的開發方式,也就是在開發的全過程中采取迭代的方法,而在迭代的每一步,采用里程碑的方法。這樣就在保證研發質量的前提下,滿足了中國客戶快速的需求。
我們常常聽到“創新打造本土競爭力”,菲尼克斯電氣中國研發公司讓人印象深刻。同菲尼克斯電氣德國公司的研發相比,中國公司既具優勢,又面臨挑戰。毋庸置疑,中國公司比德國團隊更加了解中國客戶,文化同源,語言相同,同客戶更貼近。而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 那就是中德研發團隊的文化差異。令人欣喜的是,中國研發團隊不僅發揮了他們的優勢, 同時同德國團隊一起應對了文化差異的挑戰。菲尼克斯電氣和許繼集團合作項目“EV-BC 750V/400A大電流換電連接器”就是中德研發互相兼容、快速反應的例子。
人才流動是個全球問題。 幾年來,中國市場的人才競爭已經非常明顯,“高薪挖人”不但擾亂了整個行業格局,同時也讓專業技術人員及職業管理者變得浮躁。作為行業的領先企業,菲尼克斯電氣自然也是同行挖人的重點對象,尤其是既具有德國研發能力,又理解中國客戶的研發人員。對于這種局面,公司加強內部的穩定,在管理體制、企業文化等其他諸多方面改進。 對管理團隊,公司為其提供職業提升的機會,領導培訓等。為了提高員工的忠誠度,菲尼克斯電氣像對待合作者一樣對待員工。
作為德國公司,菲尼克斯電氣向來非常重視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每年都會推出很多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案。今年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菲尼克斯電氣主要在如下領域推出了新品:能效管理,市政基礎設施,水處理,智能電網,新能源,通信,汽車技術等。值得一提的是,菲尼克斯電氣LM-S雷電監測系統成為2012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赫爾墨斯技術革新大獎(HERMES AWARD)的唯一獲獎產品。這是對菲尼克斯電氣90多年來持之以恒地堅持技術創新、推動科技進步的肯定和表彰。
菲尼克斯電氣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菲尼克斯電氣中國研發公司董事長Mr. Bent

提交
【航海日志】與海鷗共舞,與星辰對話!
創新與標準同行|菲尼克斯電氣榮獲GB/T 20234-2023 CQC認證
解決方案 | 全速前進 向大海的深處去!
讀懂按鈕指示燈,來這場研討會就夠了!
新品速遞 | 寬僅6.2mm 超薄安全柵MINI Analog Pro 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