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評論

>

我國變配電市場研究與展望

我國變配電市場研究與展望

2012/5/14 20:43:43

1. 我國變配電市場綜述
(1)電力系統內市場
在電力系統內市場,隨著廠網分家,主營電網的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成為該市場的主要客戶。國家電網公司“十二五”期間規劃投資電網1.7萬億元,大力轉變電網發展方式,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的變革;全面加強智能電網建設,打造靈活、安全、高效的網絡平臺;全力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實現低碳發展;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配電網的建設;發揮電網的平臺作用,促進節能減排。南方電網公司 “十二五” 期間規劃將投資超5000億元,規劃建設一個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大電網,新增西電東送1730萬千瓦,2015年西電東送總規模將達到4300萬千瓦。
(2)電力系統外市場
電力系統外的變配電市場跟下游行業的發展趨勢、投資規模、國家產業政策都密切相關,本文重點調研了以城市軌道交通、機場、港口為代表的交通基礎設施行業;以商業樓宇以及其他領域、金屬冶煉為代表的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等下游行業的變配電市場。經過市場調研和對企業面對面訪談及行業經驗,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這些行業的變配電設備市場目前大體有三類市場主體:一次設備供應商、二次設備供應商、變配電設備集成商。
第二、這些行業具有鮮明特點,他們的用電需求、工藝流程、現場環境等都不同,對供電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要求比較高,但他們對變配電的專業程度遠低于電力系統內的用戶。
2. 市場主體及其簡介
2.1. 變配電設備供應商
從構成電力系統的各種設備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和發揮的作用來劃分,變配電設備市場通常可以分為一次設備供應市場、二次設備供應市場:
1) 一次設備供應市場包括能夠提供發電、輸電和配電等任務的發電機、變壓器、斷路器、開關柜、輸電電纜、母線橋架、電抗器等主設備市場。其市場主體品牌代表主要有ABB、施耐德、西門子、平高、西電集團等
2) 二次設備供應市場則主要由各種繼電保護裝置、自動控制裝置、變電站監視控制系統以及通信系統等組成,二次設備主要完成對于一次設備的故障保護、操作控制和運行監視等任務,從而保證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在這一市場具有代表性的廠商有國電南瑞、國電南自、北京四方、許繼電氣、東方電子、珠海萬力達等。
2.2. 變配電設備集成商
2.2.1. 設備集成商產生的原因
由于電力體制的歷史原因,早期主要由單一的設備供應商為電力用戶提供分散的產品和服務,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電力行業的電力電子、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得到普遍應用,并深入到行業客戶的工藝控制、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中,使得一、二次系統的聯系更加緊密,電力用戶往往需要供應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滿足自身的特定需求,而單一的設備供應商大多只能提供標準化的產品,通常不能滿足行業用戶對其變配電系統的特定需求,甚至同一行業客戶因各自工藝的不同其需求也有很大的差異,這種供需之間的矛盾逐步派生出了變配電設備集成商。變配電設備集成商可以幫助客戶根據其需求,進行整體方案規劃并提供方案咨詢、方案設計、核心產品的研發與制造、適配性軟件開發、一二次設備選配與采購、工程實施、培訓與維護等綜合服務,這種方式避免了在以前狀況下存在的設備故障責任不清,主體不明,互相推諉的狀況,逐步改變了原有由一二次供應商分別提供單一設備和服務的市場格局。
2.2.2. 變配電設備集成商與工程總承包商的區別
1)變配電設備集成商是在一次設備供應商或者二次設備供應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綜合服務,滿足特定行業的用戶個性化需求。
2)工程總承包是項目業主為實現項目目標而采取的一種承發包方式,具體是指從事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從決策、設計到試運行的建設項目發展周期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
3)變配電設備集成商的范圍較工程總承包(EPC)商小,一般為工程總承包中的一個具有某項功能、或者運行環境相關聯的子系統分包;
4)集成商一般是其自身具有研發生產某項關鍵設備的能力,在為客戶提供產品服務時,利用自身的產品、技術或者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方案咨詢、方案設計、核心產品的研發與制造、適配性軟件開發、一二次設備選配與采購、工程實施、培訓與維護等業務內容;
5)具備整合與自有核心產品相關的常規外購設備的能力;
6)集成商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部分產品開發和制造,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而工程承總包公司不具備研發能力,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不是他們的方向。
近幾年,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電力行業外用戶,特別是用電量大、可靠性要求高的中高端電力用戶對供應商提供的服務模式有了新的要求,一些具有一、二次設備制造背景的企業(如許繼電氣、華力特電氣、匯港科技等)正在主動的改進其服務模式,以適應這一發展需要。
3. 我國變配電市場政策環境
3.1. 國家產業政策
變配電設備市場的創新一直是國家重點鼓勵、優先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近幾年來,為提高我國設備集成水平,突破技術壁壘,國家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關于落實國務院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有關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6年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了扶持國內裝備制造業的力度。
3.2. 政策趨勢
3.2.1. 鼓勵自主創新與國產化
變配電設備集成是先進制造業、國家重大裝備制造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之一,《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8號)》、《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6年度)》(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深圳市民營領軍骨干企業認定暫行辦法》等政策都了表明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大力鼓勵自主創新,提高技術水準。由于變配電解決方案的應用大多涉及國家基礎產業,這也使國家有關部委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對設備國產化提出較高要求,
如國家計委出臺了《關于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的實施意見》。
3.2.2. 十二五規劃及七個新興產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將電網列入能源建設重點之一,并明確提出開展智能電網建設試點,改造建設智能變電站,推廣應用智能電表。2010年9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要求現階段選擇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七個產業,在重點領域集中力量,加快推進。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新能源重點發展風電技術裝備、智能電網等。

4. 變配電市場規模分析
4.1. 出口業務
20世紀80年代隨著高低壓設備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等在變配電系統領域的應用而興起的,ABB、西門子等國際知名企業在這種環境中得到了快速發展,就全球市場而言,ABB公司、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和法國施耐德基本占據了全球一半的市場份額。從地區分布看,發達國家電力發展趨于穩定,對電力設備需求處于平穩狀態,而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發展帶動電力設備需求持續增長,成為推動全球發配電設備和輸配電設備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我國具備出口能力的變配電供應商以CMEC(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電等大型央企為主,此外一些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國際市場拓展能力的公司也參與到國外市場的競爭中。我國輸配電設備的出口產值為40億美元左右,輸配電設備中線路和變配電設備產值各占一半左右,且變配電設備出口產值在未來幾年將保持5%-10%的增長。如果考慮變配電海外工程部分的出口額,我國變配電出口業務市場前景更為廣闊。

4.2. 國內電力系統內變配電市場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投資約2.55萬億元人民幣用于電網建設,其投資總額遠遠超過了“十一五”期間的投資規模。按此測算,每年投資額超過5100億元,變配電設備市場按照占總投資的60%估計,每年將有30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4.3. 國內電力系統外變配電市場

4.3.1. 交通基礎設施
4.3.1.1. 軌道交通行業描述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促進國民經濟及地區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改善投資環境、強化城市綜合服務能力、加強區域交流與協作等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發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據悉,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速,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有望迎來黃金發展期。伴隨投資額度的加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有望成為繼鐵路大規模投資之后新的投資熱點,成為“十二五”基礎建設投資的新增長點。近日,中金公司發布研究報告稱:“預計未來十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有望超過3萬億元。
目前中國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個城市擁有已建成的地鐵線路,“十一五”期間城市及城際間軌道交通仍將成為我國的投資熱點。國內50多座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已經有30多座城市開始準備建設城市快速軌道或建設前期工作,約有14個大城市上報了城市軌道交通網規劃方案,擬規劃建設55條線路,長約1700公里,總投資達5000億元。其中,北京、廣州的投資均將超過500億元,上海更是高達1400多億元。
2009年8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陸克華透露,目前國務院已經批復了22個城市的地鐵建設規劃,到2015年前后將新建79條軌道交通線路,總里程將達到2,259.84公里,總投資8,820.03億元。(數據來源:中國擬在建項目網)

圖  中國軌道交通線路長度現狀及預測

市場規模及增長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作為中國公共交通網絡重要組成部分的地鐵和鐵路網絡建設也在快速發展。由于產業鏈的聯動作用,其上游變配電行業也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根據中國擬在建項目網公布的2009-201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總投資8,820.03億預測,未來平均每年大約有1,500億的項目投資,而變配電業務大約占總投資的3%,平均每年約有45億的市場規模。
4.3.1.2. 機場行業描述
《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了我國民航“十一五”期間的發展目標:航空運輸快速增長,質量有較大改善;通用航空總量擴大,結構趨于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到“十一五”期末,行業綜合實力全面增強,在國家綜合交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基本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根據民航總局2008年初公布的《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到2020年,我國民航運輸機場總數將達到244個,新增機場97個(以2006年為基數),形成北方、華東、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區域機場群。根據民航總局拉動內需的新計劃,2009-2010年我國將至少開工建設60多個機場,包括昆明、重慶、南寧等西部新建和改擴建干線機場,和廣西河池、云南騰沖等一批新建和改擴建支線機場,2011年,中國民航重點建設項目25個,其中包括南昌昌北機場擴建、長沙黃花機場擴建、昆明新機場、東部地區和西部航路雷達管制工程等4個竣工項目,合肥新機場等10個續建項目,北京新機場等11個新開工項目。(數據來源:中國民用航空總局www.caac.gov.cn、《中國民用航空》航采網www.avbuyer.com.cn
 圖  民航基礎建設投資走勢圖
市場規模及增長
僅2009-2010兩年,投資規模合計達到了4,500億元,每年機場建設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變配電業務規模按照總投資的2%估計,未來2-3年將有40億元的市場規模。
4.3.1.3. 港口行業描述
“十一五”期間,中國將加大對水運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到2010年,沿海港口將新增通過能力21億噸,為“十五”通過能力的80%以上。國家水運建設的重點方向是加快煤、油、礦、箱四大貨種專業化碼頭建設。重點建設和改造秦皇島港、天津港、唐山港等煤炭碼頭,大連港、青島港、湛江港、欽州港等20萬噸級以上原油接卸碼頭,營口港、天津港、唐山港、連云港等20萬噸級以上礦石碼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深圳港、寧波港、廈門港、廣州港等集裝箱干線港。重點建設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實施12.5米水深向上延伸工程;加快廣州港、深圳港、防城港等主要港口出海航道的建設;加強水路交通信息系統建設,重點建設交通電子口岸。
交通運輸部公布的《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中指出,2010年底,全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31,634個,比上年底增加205個。其中,沿海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5,453個,比上年底增加133個,比“十五”末增加1,155個;內河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26,181個,比上年底增加72個。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已連續6年位于世界第一,港口吞吐量的不斷加大使各港口急需擴大規模,這一趨勢將給該行業帶來商機。
“十二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將繼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運輸服務水平和效率,預計到“十二五”末,我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將達到78億噸,內河貨運量將達到38.5億噸。
市場規模及增長
根據《2010年中國港口項目匯編》以及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研究結果,2010年我國港口項目總投資額高達3,000億元。變配電業務規模按照港口在建項目投資金額的2%估算,大約有6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4.3.2. 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
4.3.2.1. 商業樓宇及工業廠房行業描述
 
2010年住宅地產在國家調控下上漲速度明顯放緩,而商業地產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10年商業營業用房和辦公樓開發投資完成額分別達到5,598.84億元、1,806.55億元,分別增長33.90%和31.2%;2010年商業營業用房和辦公樓銷售額分別達到5,354.02億元、2,148.81億元,分別增長46.3%和31.2%,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全國范圍來看, 不同的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地段的商業物業租金和售價均會不同,而且有的差別很大。一線城市良好的經濟指標、成熟的商業環境都將對國內外商業地產需求方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一線城市商業地產的需求仍將繼續保持強勁。而從供給方面考慮,一線城市的狀況也好于其他二線城市。
圖 商業樓宇與工業廠房建設投資走勢圖

4.3.2.2. 金屬冶煉行業描述
銅、鋁等金屬冶煉行業對電力的需求較大,對供電質量、用電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也較高。企業變電站的設備較電網系統變電站有許多新的要求,因此對電力自動化產品及技術適用性和技術支持力度要求較高。但近年來由于這些行業的產能過剩。
我國有色金屬冶煉的總體現狀是部分產品產能過剩,產業布局正在調整。2011年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將“交通運輸工具用主承力結構用的新型高強、高韌、耐蝕鋁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列為鼓勵類產品。與此相關的超大規格鋁合金寬厚板、汽車用鋁合金板、汽車熱傳輸用鋁合金復合材、艦船用鋁合金板、普通列車車體(包括運煤車、油罐車等)鋁材、集裝箱用型材和板材等與交通運輸相關的鋁合金材將成為“十二五”新產品開發和投資的熱點。

變配電業務規模及增長
根據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將帶動新一輪的投資建設,大額投資對于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等行業將起到有力的拉動作用。變配電業務規模按照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投資金額的3%估算,未來2-3年,每年至少將有243億元的市場規模。
4.3.3. 電力系統外變配電市場分析
根據本網調研的我國電力系統外的變配電業務規模,測算出2010-2016年我國變配電設備集成市場的規模及增長趨勢如下圖:
圖  2010-2016年我國電力系統外市場變配電業務規模

2010年我國變配電業務規模為388億元,預計2012年、2014年、2016年將分別達到500億元、648億元、843億元的市場規模。
鑒于變配電解決方案的提供包括方案咨詢、方案設計、核心產品的研發與制造、適配性軟件開發、一二次設備選配與采購、工程實施、培訓與維護等,因此,無法明確區分電力系統外市場變配電解決方案的業務規模。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采用變配電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模式,變配電解決方案的業務規模將不斷擴大,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5. 我國變配電市場發展趨勢
5.1. 變配市場未來走勢
由于電力體制的歷史原因,我國電力系統內市場變配電一、二次設備供應商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已在2011年天津公司220kV東興變電站項目中采用設備集成模式招標,未來變配電設備市場集成業務市場空間廣闊。
而電力系統外市場客戶對變配電設備集成和“一站式”服務需求強勁。未來電力系統外市場用戶除了在交通基礎設施和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等市場空間不斷擴大外,將繼續延伸到煤炭等其它行業。
5.2. 行業利潤水平
從單一的產品價格走勢來看,隨著技術的成熟,以及同行其他企業的成長,可供選擇的產品將越來越多,市場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價格走勢會逐漸下降,但是,專業為行業用電中高端客戶研發適應行業特色的產品,并為行業用戶提供解決方案或“一站式”服務,具有非標準化,其價格走勢與服務能力、行業特色密切相關,綜合性價比會隨著服務范圍的擴大、服務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議程搶先看|揭秘行業熱點,引領技術潮流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