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讓云計算真正落地
“人云亦云云計算,霧里看花物聯網”。談及目前炙手可熱的云計算話題時,西門子IT解決方案和服務集團(以下簡稱西門子)數據中心和基礎設施服務部主管張志國先生提到了這樣一幅對聯,讓人不盡感嘆其描述是如此生動。的確,在言必稱云計算的今天,哪一個IT企業如果不宣稱正從事云計算相關業務或研究就會顯得落伍。但實際上,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云計算的內涵,又有多少企業真正實現了云計算,卻完全是個未知數。相比之下,西門子迄今為止的云計算實踐可以說具有相當現實的意義,可以為想了解和應用云計算的企業提供了一種實際的參照。
實現平臺級云計算服務(PaaS)級應用
“根據我們的理解,云計算的應用至少有三個特點,第一是資源的共享,第二是按需定制資源的實現,第三就是低成本。”張志國說,西門子從2006年開始就大規模部署了虛擬化,而虛擬化之后的內部IT交付服務完全符合云計算的上述三個特點。
根據張志國的介紹,在西門子IT解決方案和服務集團內部數據中心,構建了完整的資源平臺——包括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庫等,都已經在一個資源池里面。當內部客戶有需求的時候,只要告知其需要多大的計算能力、存儲空間、對數據庫有一個什么樣的要求就可以按需分配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完成了基于這種場景的成本核算,使得在從技術上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在收費上也具有非常清晰透明的成本。”
張志國表示,西門子目前已經做到平臺級云計算服務(PaaS)。也就是說,“如果您是西門子的內部用戶,您只需要提出您的應用需求,那么應用以下的互聯網、網絡、包括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庫等等,您都是不用操心的。”
“舉例來說,假如用戶需要2臺服務器,或者多少的存儲資源,只需告知IT解決方案和服務集團其需求,就可以得到報價”,張志國打了個比方:“西門子數據中心內部的計算資源如同飯店的比薩餅一樣,有大、中、小各種型號,完全可以按需供應”。“計量單位即運算能力。包括處理器,內存,IO性能,都已經列在我們的內部網站上,客戶有需求,可以隨時查詢。確定需求之后,定制一下就可以就自動傳到后臺,價格也就出來了——包括第一次交付的費用是多少,以后每月交付的費用是多少等等一目了然。后臺系統會自動將信息傳送給商務部門,商務部門負責后續結算,同時把這個需求傳送給交付部門,交付部門就可以按照客戶的需求完成交付。”張志國說,這一切都是在后臺系統自然而然的進行的,非常快速,也非常方便。西門子目前對后臺的資源都可以實現這種調用,也即是全面實現了云計算的平臺級應用。
成效雖顯著應用須謹慎
云計算的應用給西門子帶來了巨大的效益。首先是更快的交付速度。比如內部交付,現在客戶定制服務以后,最快一天之內就能完成。如果按以前的傳統方式,需求提出之后再做采購,安裝,以及其中很多的溝通工作,最起碼需要3個星期的時間。IT服務速度的大幅提高,在如今瞬時萬變的商業環境下,為用戶帶來的價值不言而喻。
其次是IT服務成本的大幅降低。根據西門子的統計,在性能和可靠性沒有降低的情況下,云計算平臺計算資源和傳統平臺計算資源相比,成本大概降低了40%~60%。并且,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時還意味著能耗的減少,這對環境保護也一個很大的貢獻。
鑒于云計算帶來的巨大效益,西門子未來將會繼續在更大范圍內構建企業私有云,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而更遠的將來,還將與合作伙伴一道,在全球范圍內搭建企業公有云平臺。雖然如此,張志國對企業實施云計算仍然給出了“謹慎行之”的建議。他說,從2006年做好技術上的準備,到2009年商業模式的成熟,西門子實施云計算大約經歷了3年的時間。這其中的難點,并不在技術上——因為互聯網、寬帶、虛擬化、整合等IT技術都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穩定了,而主要是在于管理和流程的改變。比如,服務成本核算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西門子歷經大約2年的時間,才構建了一套比較清晰的方法論。
例如,客戶需要一個計算資源,他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交付服務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成本。這就要求對硬件和軟件有一個非常完整的折舊概念和計算方法,因為折舊以后才能算出其每個月的成本。其次是人力成本,交付這樣一個服務,大概需要多少人力,需要明確的數據。第三個,也是更困難的,是其他相關成本的計算,比如所依托的數據中心的監控、安全等成本的核定。西門子的監控、安全都是整體架構,這就需要把整體架構成本算出來,再分攤到每個節點上,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身。
具體而言,每一項成本計算都不太容易,因為有很多經驗值在里面。比如說數據中心成本,在沒有滿負荷的情況下取多大內存,就要依靠經驗來估算,因為數據中心利用率40%的情況下和利用率80%的情況下成本差距是很大的。如果按當時的利用率來計算,就會使得單位成本偏高,這對服務供應商來講比較有利,但是對客戶來講就不合理。而如果按滿負荷計算,單位成本會降低,但幾乎根本不存在這種情況。因此就需要根據經驗取一個比較合理的值——這一方面要考慮現實情況,另一方面要對未來的需求提前做出判斷。“我們這邊的價格每年都要更新一次,因為數據中心利用率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雖然每個數據中心都不一樣,但實施云計算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張志國表示。就他的了解,目前在國內,西門子在IT服務成本核算精細化方面走得已是相當的靠前。
因此,張志國認為,是否構建企業私有云需要非常慎重。“云最終對客戶來講就是個服務,為了這個服務建造龐大的基礎設施和資源池,投資是非常大的。如果每個企業都這樣做,就如同每個城市都建自己的發電廠一樣,對資源實際上是非常大的浪費,不僅建造成本會很高,如果沒有規模效應,維護的成本也會很高。此外,做各種應用的接口也是個很大的挑戰。”
當然,張志國并不否認,如果這個企業足夠大,需求也足夠多,它或許有理由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前期的規劃工作非常重要。“規劃一定要具有前瞻性,要對市場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并且,在做規劃的時候,應該對未來的商業模式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把握。”基于西門子長期的實踐經驗,張志國對云計算用戶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提交
智光節能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熱發電機組首次啟動成功
智光電氣臺州電廠給水泵系統節能改造項目成功投運
智光節能榮登2014年度全國節能服務公司百強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編程凸輪表
奧越信300系列PLC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