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研華智慧 共筑信息未來
如果說2010年人們對于物聯網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概念層面和美好憧憬中,那么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以及在戰略新興產業、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政策刺激下,2011年物聯網產業已經從霧里看花的階段進入了撥開云霧見月明的時期。今年以來,隨著自動化技術的進步,物聯網產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工控及自動化行業中,涌現出了一批物聯網企業。作為全球產業計算機(IPC)和自動化設備廠商研華科技從它的市場跡象來看,表明了它致力于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信心與市場決心。
2011年工業博覽會在上海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期間,研華科技以實力派的角色向人們展示了自動化全系列產品、行業解決方案及物聯網應用等,呈現“推動智能自動化發展”主題,反映了研華在物聯網產業發展進程中取得的成就。期間,中國工控網記者對話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總經理吳明欽先生,對物聯網產業發展方向及自動化技術如何更好迎合物聯網產業發展做了深入探討。
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總經理吳明欽先生
物聯網發展“三步曲”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研華正在從IPC(工控機)供應商,向著智能地球的推手、物聯網的應用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轉變。這一切則是源于研華對未來物聯網產業發展的脈搏有著清晰的認識。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總經理吳明欽認為:“物聯網的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從技術構想到產品實現的推出是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發展需要經歷3至5年的時間,目前我國物聯網正處于這階段;第二階段則是讓物聯網技術與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實現在各行業的應用;第三個階段則讓應用變得更簡單,更智能,使云端服務落地,從而徹底改變人們生存的環境,改變人們的生活。”
在吳明欽的描述中,為我們構筑了物聯網未來的發展路徑,又使人感受到物聯網改變生活近在咫尺。通過在第一階段的發展中,研華已經積極的站在了物聯網產業推動者與領先者的地位。回歸物聯網的本質,它不是一個小產品,甚至不是一個企業可以做出來。它不僅技術,更牽涉到各個行業、產業,需要多種力量的整合。研華在推動物聯網發展進程中,以一種積極開放、提倡交流的心態為官、產、學、研搭建交流平臺,聯合IBM、Intel等世界級合作伙伴,共同提供智能科技的完整應用平臺,在全國開展技術應用創新論壇,促進智能應用信息的傳遞與交流,在打破區域和產業界限同時,促進技術創新和智能應用的協同發展。
2011年的工博會,研華全面展示了工業自動化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PAC,嵌入式工業電腦UNO,工業等級可編程人機界面WebOP,工業通訊ICOM,數據采集模塊ADAM,數據采集控制卡與通訊卡,組態軟件WebAccess等工業自動化產品,同時發布了新型無風扇嵌入式工業電腦UNO、可編程人機界面HMI、工業通訊產品ICOM的新產品,這些足以證明研華在物聯網行業已經跨出了一大步。同時,也讓人們感受到研華從全面感知到可靠傳輸再到云端智慧處理,詮釋了一個行業領導者的智慧,為更多致力于投身物聯網產業人士提供了按圖索驥的著力點。
自動化技術的支撐作用
吳明欽認為,物聯網的實現關鍵在于“自動化與信息化”的融合。事實上,面向工業自動化的物聯網技術主要包括了信息感知層、網絡接入層、應用層。感知層包括傳感器等數據采集設備,是物聯網發展和應用的基礎,其中RFID技術、傳感和控制技術是感知層涉及的主要技術。作為IPC起家的研華,在數據采集設備方面有著先進可靠的技術,通過持續的創新能力正在一步步推動發展。
信息化的融合主要體現在網絡接入層,通過各種接入設備與移動通訊網,將采集信息上傳到互聯網。吳明欽認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自動化與信息化之間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因此,這也是研華一直倡導與更多合作伙伴致力于一起推動智能地球發展的初衷。”
物聯網技術的實現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應用層通過利用經過對感知數據的分析處理,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特定服務。在這一層面,研華將向著物聯網嵌入式云端服務方向發展。吳明欽說:“研華軟件的服務年年創新,在嵌入式計算機市場處于引領者地位,已經從SUSIAccess到智慧平臺iManager的方向開發,現在更是朝著遠程控制與云端發展。”
基于研華對自動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有著深刻的認識和把握,根據研華各業務部門對行業需求的深度理解,顯示了它在行業應用拓展及提供解決方案具有極強的能力。工博會期間,物聯網主題展示區倍受關注,水務監控、重大危險源實時監控、建筑能耗計量、工廠設備監控、感知礦山、數字油田、交通防災監控及iPad物聯網應用體驗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在電力能源領域,研華的產品應用在太陽能熱電控制系統、風電SCADA系統、數字核電站領域,為智能變電站和自動調度水電站提供解決方案。
應對挑戰,讓應用無處不在
在中國,物聯網已經進入了進行時,這看似繁花似錦的未來挑戰何在?未來三至五年,智能建筑領域將成為研華主要發展的領域之一。該領域的發展目前主要取決于地方政策的落實程度。吳明欽舉例說明:“任何節能方案的實施必須先從基礎建設階段做起,在智能建筑領域尤其重要。目前,研華在建筑樓宇、智能交通等領域已經有著成功的案例。如果能夠結合地方政府對于智能城市建筑的規劃,從設計階段就做具體的智能規劃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聯網作為轉型升級發展的一大方向,目前在產業應用上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物聯網標準體系,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挑戰。據吳明欽介紹,研華在標準化應對措施主要采取兩種手段,一方面憑借研華技術創新能力提供系列產品,另外一方面則是行業認證產品。目前,研華已具有Class I, Division 2防爆認證、EN50155認證、IEC 61850-3&IEEE 1613等認證及批次控制解決方案,涵蓋產品從嵌入式工業電腦UNO到人機界面HMI,從工業交換機EKI到數據采集模塊ADAM等。這些標準認證為物聯網標準體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礎。
物聯網的興起反映了新的信息化浪潮即將到來,吳明欽更進一步表示:“相比物聯網標準體系的建立,信息化安全更重要。這一點也是物聯網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他希望在信息化安全方面能夠在政府的帶動下,利用科學技術手段,攻克難關。
結語: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的發動機,未來將對人類生活質量的提升、環境優化、社會安全治理等將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一切并不是空中樓閣,它的實現需要依靠科技,需要發揮群體力量,更需要一個行業的推手發揮其領導職能。無論從領導力、技術能力方面,研華無疑是最佳人選。(文/張瑩)

提交
研華發布RK3588 SMARC 2.1核心模塊ROM-6881
研華與臻鼎達成戰略合作
加速推進邊緣AI應用落地,賦能產業智能化轉型
AI引爆邊緣計算變革,塑造嵌入式產業新未來
超越尺寸限制:ROM-2820 OSM超小型核心板迎接HMI創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