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深掘中國市場 施耐德電氣加快本土化發展

深掘中國市場 施耐德電氣加快本土化發展

——— 專訪了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修德華
2011/11/23 15:04:57

       施耐德電氣是一家總部位于法國的跨國公司,在2011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位列第374位。它不僅宣稱要做“全球能效管理專家”,并深度參與了中國市場。為此,記者專訪了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修德華。

 

施耐德電氣要做全球能效管理專家

 

        施耐德電氣是一家總部位于法國的跨國公司,有著170多年的歷史,擁有11萬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歷史上的施耐德電氣曾經歷過幾次大的戰略轉型:早在19世紀,施耐德電氣主要從事鋼鐵工業、重型機械工業和輪船建造業;到了20世紀,施耐德電氣轉而進入電力與自動化管理行業;如今,施耐德電氣正在為成為“全球能效管理專家”而努力。去年,施耐德電氣的銷售額達到了196億歐元。今年,它在世界500強企業的排行榜中位列第374位。

 

記者:歷史上施耐德電氣涉及武器制造、建筑和鋼鐵產業,如今則專注于電氣類行業,進行此種轉型的原因是什么?

 

修德華:您說得很對,施耐德電氣的歷史悠久。當然,時移勢易,到了上個季度中葉,歐洲鋼鐵產業進入成熟期,而施耐德電氣是一家非常善于創新的企業,總是在不斷尋找新興市場。上世紀70年代,本公司開始進行轉型,出售了所有與金屬有關的業務,開始收購電力和控制類業務,生產電力控制系統和自動化系統。到了上個世紀末,我們的主要業務已轉為電力與控制。如今,世界再次開始變革。看看我們面臨的挑戰吧,全球最大挑戰之一是保證能源供應,如此才能不斷驅動世界發展。在經濟發展與能源供給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施耐德電氣聆聽客戶的聲音,了解其需求,發現他們不僅需要控制系統和自動化系統,還需要通過這些系統來降低能耗,來更加高效地生產。正因為此,本公司決定邁出新一步,成為能效管理方面的全球領導者。

 

記者:那么,您能否為非專業網民們解釋一下能效管理到底是什么意思?能效管理只是管理電力的一項技術嗎?

 

修德華:并非如此。能效管理覆蓋的范圍要廣得多,電力只是其中之一。能效管理關注的是管理總體能耗,包括管理石油天然氣消耗,管理電力消耗,甚至是管理水資源消耗。水也是一種非常昂貴而稀有的產品,其循環利用需要許多能源。對每一個來說,尤其是工業界來說,工業是能源消耗最大的部門,建筑業緊隨其后,這兩個市場都是能源消耗大戶。關鍵是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以這棟大樓為例,如何才能少用20%的能源,同時不降低舒適程度?如何在使用更少能源的情況下,提高工廠的產能?這正是我們與客戶所共同努力的領域。

 

記者:施耐德電氣為何希望成為能效管理方面的專家呢?

 

修德華:我們認為這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不是什么小問題,而是整個地球都面臨的大問題。通過我們的科技、經驗,我們幫助客戶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降低能源消耗。首先,這可以改善相關公司的自身業績,同時,還能改善環境,最終,改善地球面臨的處境。

 

記者:我們了解到施耐德電氣正在從產品導向轉為以解決方案為導向,能否舉例說明何為能效管理解決方案?

 

修德華:好,我來舉個很具體的例子,仍以這棟辦公樓為例。今天北京不算暖和,但夏天非常熱,屆時你們會打開空調,空調消耗的電量很大。不要忘了電力主要來自于燃燒煤炭的火電廠,如果能通過一套更高效的系統,在維持涼爽的同時,節約一些能源,其結果就是煤炭消耗的下降。在現今的許多樓宇,空調打開后電機就會持續全速運作,可事實上沒有這個必要,大樓已經溫度下降之后電機完全可以關閉,但因為許多系統并不智能,它仍會全速運轉,消耗過多能源。如果使用施耐德電氣一款變頻器產品,安裝于電機之上,通過這個很小的智能電腦控制系統,就可以判斷溫度,溫度下降后可以關掉電機。僅此一項,就可能省下15%的能耗。如果在中國所有樓宇中都安設該系統,那省下的能源非常可觀。通過一整套系統,還可以將整個辦公樓里的空調電機與燈光控制,和供暖系統連接起來,聯系到中央控制點,組建一個智能網絡。該系統對整個樓宇內的能耗情況了如指掌,可省下30-40%的能源。這就是單一產品與整套網絡的區別。

 

施耐德電氣滿意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1987年,施耐德電氣的第一家合資工廠梅蘭日蘭在天津落戶。它帶來的斷路器技術,取代了保險絲,有效地提高了用電的安全性。90年代初,施耐德電氣旗下的另一品牌——奇勝,率先將開關面板帶入中國,結束了中國使用燈繩開關的時代。此后,施耐德電氣日益融入中國市場。到目前為止,已在中國建立了77個辦事處,26家工廠,6個物流中心和3個研發中心,擁有將近22,000名員工、500家分銷商和遍及全國的銷售網絡。

 

記者:施耐德電氣1987年進入中國,現在貴公司是否已完全理解中國市場?

 

修德華:我不認為有人能完全理解中國市場。因為它很有活力,我只能說我們部分理解它,我們越來越本土化。可是,中國市場變化非常快,永遠都不能放言理解。這正是中國市場最令人興奮的挑戰之一,市場進展和創新速度驚人,使人印象深刻。對施耐德電氣這樣的公司來說,意味著我們必須領先一步,不斷預測中國市場的新一步發展方向。

 

記者:過去三十年來,施耐德電氣如何實現在中國的發展?能否談談在華運營的經驗?

 

修德華:過去三十年非常令人興奮,這是百年一遇的情況,中國市場規模如此龐大,人口多達十三億,而在改革開放后三十年就實現了如此迅猛的增長與變革。對施耐德電氣來說,能夠分享此種增長和轉變實為幸運。我認為,過去三十年是非常特殊的階段,增長非常迅猛和強勁,而今后十到二十年仍將是好時光,但情況將有所不同,今后的增長將基于效率和自動化實現。以中國政府的下個五年計劃為例,一切都圍繞健康發展、圍繞降低單位GDP的能耗,對施耐德電氣這樣的公司來說,我們為幫助客戶應對這些挑戰,助其在新階段繼續發展做好了充分準備。

 

記者:對于施耐德電氣目前在中國市場業務發展情況,您是否滿意?

 

修德華:施耐德電氣是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的少數企業之一。明年我們將會慶祝入華25周年,我們對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感到滿意,但也看到了許多潛力,希望實現更大發展,希望更加本土化,不僅將中國看成一個市場,還要作為一個向全球其他地區拓展的平臺。

 

記者:在施耐德電氣的全球戰略中,中國市場處于什么地位?

 

修德華:對施耐德電氣來說,中國市場現在已非常重要。按員工人數衡量的話,中國已經是我們的第一大業務國;按收入衡量,則是第二大市場。因此,中國對我們非常重要,而且重要性不斷凸顯。中國市場的增長率遠高于世界其他地區。綜上,中國在我們的戰略中地位非常突出。

 

記者:施耐德電氣參與了中國的許多大規模項目,能舉例談談嗎?

 

修德華:我們參與了許多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眾多小型項目,涉及礦業、金屬行業、建筑業和地鐵建設等,所有這些行業都有施耐德電氣的身影。最大規模的項目或許是三峽大壩,其中應用了施耐德電氣的控制與電力技術。就北京而言,非常重要的南水北調項目,從中國中部調水到北方,這也用到了許多本公司技術。我們參與了絕大多數大項目,北京奧運會的多數場館都用上了施耐德的技術,上海世博會同樣不例外。

 

記者:與政府合作和服務于企業有何區別?施耐德電氣在這方面有何經驗?

 

修德華:客戶就是客戶,只不過其需求、意愿和決策方式有所不同。與企業打交道的時候,必須圍繞其盈利能力等,即如何助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利潤水平等;與政府打交道的時候,他們對利潤問題當然也關注,但同時更關注社會影響,即對社會、對環境、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因此與這兩類客戶探討的議題有所區別。我們經常與政府談及智能城市概念,以北京為例,汽車越來越多,交通越來越擁擠,對水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資源越來越緊張,如何打造一個充滿智能設施、智能樓宇和智能電網的智能城市呢?與政府打交道時需要探討這些宏觀命題。

 

記者:與這些競爭對手相比,施耐德電氣的主要力量表現在哪些方面?

 

修德華:施耐德電氣已明確指出,我們基本上就專注于一項業務,那就是能效管理。我們專注于成為該領域的專家,而不是試圖什么都做,我們的目標就是幫助客戶在降低能耗的同時提高產能,這使我們得以非常專注。第二大優勢是,施耐德電氣是一家國際公司,足跡遍布全球各地,我們可以與全球各地的分公司分享經驗,比如相關行業的最佳實踐是什么,如何進一步改善?然后用以服務客戶。第三點是,我們既是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VisionChina2024(深圳)觀眾預登記火熱進行中!

Littelfuse增強KSC2輕觸開關系列為設計人員提供精確電氣高度

全新升級,協同創新:曙光網絡推動工業軟件國產化新浪潮

德國恩樂曼傳感器有限公司總裁 Michael Keuthen來華訪問

震撼來襲!DIGILENT 發布Analog Discovery Pro 5000系列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