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研華:一個領跑者的全面出擊

研華:一個領跑者的全面出擊

——— 研華中國新興市場區域總經理張幫才先生專訪
2011/6/10 16:07:00

導語:隨著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業戰略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眾多企業也紛紛進軍物聯網行業,然而就在眾多企業摩拳擦掌的今天,研華作為最早進入該領域的自動化企業之一,也正在謀劃著物聯網在中國市場的未來格局。


  “物聯網”,英文為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最早由國際電信聯盟(ITU)在2005年就已經提出,意為“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它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生動一點的解釋物聯網,就是將萬物生活化、擬人化,人與物和物與物都可以彼此進行“交流”,并且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目前的生活方式。


  物聯網是由無所不在的網絡技術建立起來,可廣泛延伸應用于生活各個層面,大幅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同時也能實現節能減碳。目前已經延伸到各領域,包括智慧環境監控、智慧建筑與居家、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等!。“研華企業在很久之前就已經不知不覺的從事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工作了,特別是在全面感知層面,研華的遠程ADAM IO就已經實現了對泥石流安全、環境污染、重大危險源的監測,工業通訊EKI系列為物聯網實現可靠傳輸提供了保障作用。”在一開始采訪之前,研華中國新興市場區域總經理張幫才先生這樣告訴筆者,向我們證實了研華在物聯網領域的技術實力。


物聯網需要真抓實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實現且保障物聯網的成功應用,必須對其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深入研究及實驗證明。就架構面來看,物聯網是信息化與自動化的融合,自動化設備在第一線采集訊息后,將數據回傳到后端系統,后端系統再將訊息匯集到數據庫,用以分析并制定相關策略。在物聯網發展中,研華制定了三個5年計劃,第一階段是先行期,在這階段研華會先將物聯網的特質嵌入相關產品中。第二階段是提供加值解決方案與服務,除基本功能外,將在產品中加入附加功能,以提升整體服務價值。如在環境監測中,第一層的傳感器可自我監控,當電量不足時,會自動進入省電狀態。第三階段是全面普及期,物聯網在改時期已大量建置于周邊物品中,達到物物皆聯無所不在的愿景。目前,研華加碼在軟件的投入:一是利用網際組態軟件WebAccess作為物聯網的中間件. WebAccess是首家完全基于Web瀏覽器HMI\SCADA軟件,用戶已經廣泛應用于水利、石油化工、環境監控、智能樓宇等多個行業和領域的現場監視、遠程監視、過程控制、診斷維護等系統,在各行業的實際應用中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成為物聯網中重要的一環,也是各行業完美解決方案的翅膀。另外提供主流的OS(包括微軟WindowsEmbedded7、VxWorks、Linux、QNX、RTX和嵌入式Android)、局域/廣域無線模塊、各種外設模塊、散熱設計、測試服務、認證服務、現場設備管理和遠程監控、DTOS和DMS服務、以及在線自動升級服務等,這不僅大幅提高了我們對系統集成商客戶的價值,而且也大幅提高了競爭門檻??傊腥A在主推物聯網關鍵技術層面有著絕對的優勢,它專注于全面感知、嵌入式、工業傳輸、中間件的發展,憑借其在嵌入式行業的技術能力,同時與眾多知名的國際企業進行合作,從低功耗、寬溫、高集成度等方向去發展。


  物聯網是基于互聯網的基礎上發展的。在工業電腦行業,研華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從1983年開始,研華經歷了個人電腦蓬勃發展的時期,也趕上了1995年開始internet這個時代,因此對于研華來說,在物聯網行業一路走來是扎扎實實,步步為營。眾所周知,物聯網行業是我國近兩年最受關注的新興產業之一。2010年研華宣誓要成為智能地球的推手,提供完整的自動化設備和計算平臺,通過與業界伙伴的密切合作,為產業應用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推動智能產業的應用創新。對此,研華并沒有失言,研華與移動、聯通等企業有很好的合作。張總也舉例說明了研華與業界的合作:“以城市道路交通監控系統為例,現在很多車載電腦就是采用研華的核心技術,利用研華的產品進行信息采集,實現對城市內車流量、車速的監控,通過智能終端的方式替代了傳統的埋線圈方式,人們可以通過終端的信息反饋統計就能了解全城的道路情況。”


布局市場,全面出擊


  繼2010年初正式提出物聯網發展戰略后,研華聯合IBM、微軟、英特爾等物聯網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在全國十幾大城市歷時半年舉辦大的物聯網推廣工作,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物聯網對未來IT和自動化技術、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在今年研華的市場推廣中,研華將推廣的地方深入到一些二、三線城市,而不僅僅是北京、上海等地。轉移城市進行推廣,研華有著自己市場規劃。


  張總表示,首先是我國政府在支持政策引導著企業去二三線城市發展;其次,高科技產業也在國內地區做延伸,像富士康集團,在成都、重慶、太原建立了生產基地;最后關鍵是人才,在北京、上海學到本領的人很多,但是在這些地方安家不容易,我們發現很多人已經回到家鄉創業。基于此原因,研華通過開展ASF(研華解決方案論壇)、ADF(研華嵌入式論壇)及ASD(研華解決方案日)等形式在一些中西部的省會城市比如福州、蘭州、濟南等城市進行推廣活動,與更多的SI、OEM設備商、終端用戶共同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研華的這些舉措旨在讓物聯網行業“千樹萬樹梨花開”,然而這看似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舉措,也為研華的下一個五年計劃奠定了基礎。通過將區域營收與區域GDP進行對比分析,研華得出一個結論,研華在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以深圳為中心的華南地區,營業額占企業總收入的80%,而其余的所有地區業務只占20%,研華未來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研華在2011年始,將除華北、華中、華南之外的區域定義為高成長區域即新興區域。


  在未來的戰略布局中,研華將加強對高成長區域的投資,加強品牌推廣宣傳,根據地方特色做出合理的市場布局。張總也為我們介紹了研華的具體市場戰略:“現在我們有具體的幾個做法:第一,就是我們將新興區域的城市分為三級,第一級就是要投入更多人力的地方,營業額要在五千萬以上;第二級就是兩千萬,第三級大概就是在一千萬左右。我們在兩千萬和五千萬以上我們就要投入重兵,一千萬的地方我們就請代理商進駐或當地找一些合作伙伴,等到一定程度我們就增加我們辦事處的投入;第二,就是在各地規范企業管理,像人員的著裝、 office的布局,公司將成立專門的組織,對office進行統一管理,讓資訊能準確、及時傳達到各office.同時整加技術支持的投入,把北京、上海、深圳做的成功的項目在各個office進行復制。”


  針對研華市場戰略的布局調整,將通過以下幾個措施指導工作。第一,強化增值服務,特別是在工業計算機平臺,幫助客戶做一些散熱設計、測試服務、認證服務等增值服務,體現的差異化效果。第二,研華將于今年7月在昆山建立一個兩萬七千平的協同研發中心,供不同產品事業部的員工開展協同研發,同時邀請大客戶研發人員進駐到研發中心,與研華研發人員一起協同研發以縮短客戶的產品上市時間。第三,在國內成立了物聯網培訓中心、物聯網項目中心,一方面培養專業的人才,另外一方面能夠與合作伙伴開展良好的合作,建立示范工程。


   研華作為一家全球企業,立志成為“智能地球的推手”,希望成為嵌入式計算機、自動化、物聯網的全球領導企業,以積極、進取的勢態向著市場進軍,相信研華的未來更加廣闊輝煌。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研華發布RK3588 SMARC 2.1核心模塊ROM-6881

研華與臻鼎達成戰略合作

加速推進邊緣AI應用落地,賦能產業智能化轉型

AI引爆邊緣計算變革,塑造嵌入式產業新未來

超越尺寸限制:ROM-2820 OSM超小型核心板迎接HMI創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