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相繼崛起 科遠的創新孕育機遇
2011/5/13 10:51:00
“SCIYON”是南京科遠自動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名。從1993年以制造自動化儀表起家,到去年3月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南京科遠在產業創新路上越走越寬。“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新能源、智能電網等諸多新興產業的崛起,將為南京科遠帶來新的機遇。這是記者日前參加南京市創新企業典型報道時,科遠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永遠做“吃螃蟹者”
1993年,科遠公司成立之初,就發現國內電廠的熱工自動化系統基本還是以進口品牌的常規儀表為主,效能滯后且成本高昂,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他們很快發現:分散控制系統(DCS)可以高效率地實現過程控制和管理控制,是未來的熱工自動化發展方向之一。
從1995年開始,科遠在DCS集成廠商中“國內第一”的消息便頻繁傳出:第一個采用“熱風送粉制粉系統風粉混合物濃度在線計算”技術;第一個采用“除氧器水位和凝汽器熱井水位多變量控制”技術;第一個進行乏氣送粉制粉系統自動倒風控制的嘗試……1998年,科遠DCS系統在南京下關電廠DCS項目中成功試水。隨后,在江浙等區域的電廠中,科遠DCS市場占有率迅速攀升至50%以上。
“隨著電力行業整體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企業需要的不再是單一產品,而是通過一系列軟硬件產品和方案的整合,最大優化三大組機運行效率。” 集團人力資源總監肖長青 說。在相繼完成了電廠信息化、電廠虛擬DCS仿真系統、電廠先進控制系統的開發后,公司于2001年率先在全國正式提出火電廠熱工自動化的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國內唯一產品線覆蓋整個行業領域的供應商。
據了解,目前科遠股份圍繞熱工自動化和電廠信息化領域,累計已獲得10項國家發明專利和28項軟件著作權,近三年企業產品毛利率均在40%以上。
走在市場前頭的“奧妙”
“我們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達到年銷售收入的8%-10%。” 科遠總裁胡歙眉 自17年前走出校門,從一名高校教師“下海”成為企業家以來,一直堅持走“基礎研究-工程技術-企業市場”的路子,公司始終與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工程學院等國內多所在熱工自動化領域實力高校保持密切合作。
在借力產學研聯同時,胡歙眉 也一直在鑄就自己的研發團隊。2008年9月底,江蘇省唯一一家省級熱工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式落戶科遠。歷時1年多的建設,該中心現設有例行實驗室、仿真實驗室等研發試驗場所,并按照ISO9000和CMMI L3的要求,建立了科學、系統的開發管理體系和規范化的研發過程控制程序。中心正式組建完成后,將形成150人以上規模的核心開發團隊,成果轉化年新增產值將達到3億元以上。
據了解,目前科遠公司研發團隊人數達120人,占總職工人數的30%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則占到職工總數80%。
新興產業注入新活力
除了主攻電廠業務和智能電網外,科遠近年又提出了“數字化污水處理廠完整解決方案”,給力生態城市建設。日前,該方案已在南京江寧空港污水處理廠成功投運,同時這也標志著國內首個完全數字化污水處理廠的誕生。
據科遠公司產品總監方正 介紹,科遠首次在污水處理廠運用了現場總線、分散控制、3D、仿真、優化控制等多項技術,從底層儀表的控制到實時數據的監控,從管理軟件到仿真培訓等多方面進行模塊化設計,最終形成了綜合應用現場智能測試裝置、監控及優化系統、智能決策系統等三大類產品。
“污水處理廠運用這一方案,能有效控制廠用電耗成本,在保證出水水質達標的情況下,能降低加藥成本。此外,該方案還使得人力成本效率在目前的基礎上提高30%。”肖長青 稱,公司還將研發可再生能源產品、核電產品等等。3-5年內,力爭在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行業做到數一數二。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科遠EmpoworX工業互聯網平臺
管窺工業互聯背景下的智慧環衛建設
工業互聯,開啟“智慧水務”新時代
科遠 MES制造執行系統
科遠股份制造執行系統(MES) 邁向工業4.0時代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