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路斯特:中國伺服界的希望之星

路斯特:中國伺服界的希望之星

——— 工控智能化網專訪路斯特(中國)總經理王永凡博士

 

路斯特:中國伺服界的希望之星
 

路斯特(中國)作為德國路斯特集團在中國的子公司,在伺服驅動系統行業一直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雖然其進入中國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其影響力在行業內是不可估量的。趁著工博會的空擋時間,中國智能化網的記者與路斯特(中國)董事兼總經理王永凡博士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談,記者感覺收益頗豐! 

記者:路斯特(中國)是德國路斯特集團在中國的子公司,而德國路斯特在國外市場已有將近40年的經驗與成熟的發展,王總是怎么看待伺服驅動在國際和國內發展的呢?

    王永凡博士:伺服驅動技術作為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其它產業機械控制的關鍵技術之一,在國內外普遍受到關注。在20世紀最后10年間,微處理器(特別是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的發展為伺服驅動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無人化、規模化生產對加工設備提出了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交流伺服系統具有高響應、免維護、高可靠性等特點,正好適應了這一需求。


國外市場現在已經是比較成熟了,脈沖控制早已基本無人使用,RS485加公司專用協議的總線也已少用;被開放協議的經濟型總線,如CANOpen,取代;開放協議的、工業以太網的現場總線是主流;機床行業的Sercos總線正在由Sercos II Sercos III 過渡(也靠向了以太網)。估計,Sercos II 將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將退出市場。

從安全技術方面來說,主要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基本價值觀,目的是防止人身事故,保證人身安全。傳動、驅動系統作為執行機構產生運動,理所當然是安全技術要求的重點!對伺服驅動器,以至于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都提出了挑戰性的要求!說到底,是既符合標準,又能應對成本上升的壓力。

而國內的交流伺服驅動技術起步較晚,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有產品問世。當時我國一些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生產出了一系列產品,但由于產品可靠性等方面的原因,制約著我國數控機床的配套及應用,從而影響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一些機床廠家也不得不選用國外的伺服系統,使得國產數控機床在價格、交貨期、可靠性等方面均不占優勢,更無心力開發市場需求的新品種,從而失去巨大的市場份額。然而,近年來在國家不斷組織科技攻關的同時,一些民營高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路斯特 電梯專用伺服驅動系統——CDD3000Lift

路斯特 CDA3000HF/CDD3000HF/CDS4000 高速驅動系統用變頻器與伺服驅動器

路斯特 CDD3000 面向機電一體化的多用途伺服驅動器

路斯特 LSG系列交流伺服電動機

路斯特 CDF3000 基于直流安全電壓的伺服驅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