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評論

>

風電:解近憂 謀遠慮

風電:解近憂 謀遠慮

2009/10/13 18:15:00

gongkong 史虹

2009年上半年,在大蕭條時期以來全球最猛烈的一場金融危機中,中國風電設備產量增長卻超過了100%。某位業內人士曾向筆者透露,某電氣集團下的汽輪機廠4年風機集成的業績相當于進入風電行業前40年的業績。令人咂舌的財富神話不斷上演,讓國有電氣集團、民營資本、外資企業紛紛涌入,混戰一片。

風電的瘋狂也讓自動化企業普遍坐收70%的業績增長,風電業務占到很多公司的1/32/3強,成為危機泥沼中不折不扣的救命稻草。有著悠久歷史的風機控制廠商自是長袖善舞,而那些后知后覺者們也躍躍欲試,控制、傳動、伺服、傳感、通訊等廠商從不同角度積極突進,分食風電成長大蛋糕。然而福兮禍所依,風電自動化供應商解近憂之余,急需謀遠慮。

8月底國務院明確指出,當前我國風電產業出現重復建設傾向。更有專家大膽預計2010年整機組裝企業至少一半會倒閉。政府對風電國產化率70%的要求使目前市場國內企業占主導,其中多數通過購買國外圖紙生產,導致整機制造基礎并不扎實。目前一些國產兆瓦級風機已經出現很高的返修率。同時投資沖動所帶來的產能過剩已引發風機行業的價格戰,金風科技風機的毛利潤率已經從2007年的29%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3%因此,近來中央調控之聲不絕于耳。10月初國務院更明確:不再核準風電整機設備項目。

當然,風電企業之前的投資過熱并不意味著風能已經充分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現有的78家風電設備制造商中能批量供貨者屈指可數,風電市場遠沒有達到飽和。即使不再新建整機廠,現有生產能力和質量的提升尚存很大空間。加之未來隨著政府對風電并網運行狀況的日益重視和規范政策的逐步落實,我國風機產業將逐步邁向更良性發展,這對那些真正有實力的自動化企業而言仍是利大于弊。  

目前中國商業化風電機組核心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依然較弱,控制系統和變流系統的發展尤其滯后,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幾家乘綠色能源之風初起時就進入中國的風電控制系統供應商,早已將自己的發展推向巔峰。然而,要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取得長久的勝利,精準而獨到的戰略眼光與獨具優勢的核心技術都不可或缺。

全方位解決方案成為一部分企業鞏固龍頭地位的法寶。一直為發電設備提供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的穆格公司,通過一系列收購目前成為全球唯一可同時提供高性能電動及電液變槳控制、滑環、槳葉測量與監控以及測試系統的全方位風機運動控制解決方案供應商,進一步強化了其在新能源領域里的地位。

核心競爭優勢的不斷強化也使得某些專業廠商更上層樓。牢牢占領風電控制器市場的Beckhoff,一方面憑借開放性為用戶控制系統的深度開發提供了廣闊空間,幫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強產品的通訊能力,目前Beckhoff已開始采用兩年前新推出的EtherCAT高速光纖以太網,基本可覆蓋風電的各種信號。 

簡單的拿來主義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國際化經驗與本地化設計的結合更受青睞。由于中國風場溫度非常極端,電網條件與歐洲不同,許多國際標準產品在中國風電應用中逐漸暴露了并網運營問題。為此,艾默生網絡能源借助國際化經驗并專門針對中國市場設計變流器,在性價比和適應性上更勝一籌,上半年實現了四至五倍的高增長。

國內領先風機企業已開始更加注重產品研發投入,對現有機型的質量提升、更高容量電機的生產能力需求,以及運營商對運營監控和設備維護的需求都使具備相關技術優勢的自動化企業大有作為。除繼續堅持產品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外,如何打造開放靈活的平臺,幫助用戶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風力發電控制系統,必將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

此外,不為眼前繁華遮蔽,在今天炙手可熱的風電領域急流勇退,更不啻為謀遠慮的極致。在風電發展的快車道上,路斯特兆瓦級風機變槳系統已居全球領先地位。然而清醒意識到該業務并非路斯特的核心競爭力,且風電發展已出現過熱傾向,路斯特以“知止,求其主”的理性從容轉向,將該業務出讓。  

e=position:absolute;left:-9999px;top:-9999px; href=http://file-dl.com/s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