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 能效專家的超級武器

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 能效專家的超級武器

——— 專訪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中國區總監修德華(Mike Hughes)先生

    文/中國工控網 史虹

  施耐德電氣在配電和自動化領域歷史悠久,更擁有非常多的業內第一:40年前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實用的PLC Modicon 084;十幾年前施耐德電氣堅信以太網能夠領導世界工業網絡技術潮流,在1996年便發布了以工業以太網為基礎的網絡架構,即后來的“透明就緒”,并第一個提供了帶以太網口的CPU。今天,施耐德電氣集四十年產品輝煌與創新品質,全新推出了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PlantStruxureTM,在業內又一次率先引領了協同自動化的理念與實踐。


  作為知名的電氣與自動化領導廠商,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于產品技術的不斷創新,近幾年又不斷通過并購與合作豐富了產品線。然而在新經濟形勢下的全新自動化市場和技術浪潮中,鞏固和延續Modicon等持久的品牌魅力,并發揮多品牌產品的整合優勢并非易事。PlantStruxure系統的提出,對施耐德電氣而言意味著什么?它代表了施耐德電氣未來怎樣的戰略發展方向?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中國區總監修德華先生為我們展開了“能效管理專家”的宏偉藍圖。

  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中國區總監修德華(Mike Hughes)具有20多年自動化行業從業經驗,在2000年隨Berger Lahr公司加入施耐德電氣,歷任施耐德電氣運動控制業務部全球銷售總監、施耐德電氣臺灣地區總經理,2008年開始擔任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中國區總監,施耐德電氣副總裁。


能效管理專家的整合平臺
  施耐德電氣顛覆傳統產品體系,于今年6月剛剛推出的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PlantStruxure,短短三個月內便在中國迅速刮起了一陣協同自動化的熱潮。PlantStruxure是施耐德電氣不斷升級的硬件產品結合“透明就緒”網絡架構和不斷豐富的軟件系統在新時期新需求下的整合平臺,幫助用戶實現從企業級、工廠級、控制級、一直到現場級的透明管理。


  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推出與施耐德電氣公司的整體戰略息息相關。金融危機使得能源方面的問題更加突出,能源和效率管理問題在中國和全球已成為越來越突出的一個課題。2009年施耐德電氣發布了全新的戰略,其愿景是成為“能效管理專家”。目前施耐德電氣整個公司的業務專注于五大領域:能源和基礎設施、工業、數據中心和網絡、樓宇以及住宅。修德華表示,“全球約有72%的能源消耗,都產生自這五個細分市場,這對于施耐德電氣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施耐德電氣有著長期在配電和自動化領域提供產品的歷史,公司將低壓、配電、工控自動化以及能源、樓宇、數據中心等各業務單元的產品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平臺,來實現能源管理方面的優化。”修德華介紹說,這個全新的平臺叫做EcoStruxureTM。“以前工廠的樓宇、通風控制以及配電系統都是互相獨立的,而EcoStruxure把所有的系統都集成整合在一起,為客戶提供一個整體的能效管理解決方案,保證客戶在能源使用方面的安全性、多產性、可靠性、高效性和環保性。”


  PlantStruxure作為EcoStruxure平臺下專注于工業自動化最終用戶市場的系統,如何體現施耐德電氣“善用其效,盡享其能”的能效管理理念的呢?修德華認為能效管理有四個主要的階段:第一步是“審計和測量”,即做能源審計和監測。第二步在審計的基礎上,“安裝節能設施”。在工業自動化領域,一般電機耗能占整個工廠的70%,如果電機在啟動和運行時,能夠使用節能設備,在適當的時候保證適當的效率,就可以避免能源的浪費。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照明、供熱等系統。審計之后的第三步是幫助客戶改進自動化系統,進行“節能優化”。甄別出哪些地方需要優化,并通過系統的調整以及自動化和配電產品的組合幫助客戶提高能效。這就要對自動化和電力方面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行業經驗。最后一步就是“監控、維護、改善”。 優化整個系統之后,還需要不停的監測用戶的需求有哪些新的變化,測量并改善一些基礎設施的設置,并挖掘還有哪些更好的優化措施需要采取。PlantStruxure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關注于“能效管理”的第三步和第四步。從中國到全球,從零售賣場到冶金、電力等工業市場,施耐德電氣已經成功的利用這個方法論幫助很多用戶實現節能20%~30%的目標。


生命周期的優化工具
  PlantStruxure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提供的解決方案平臺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修德華認為,PlantStruxure的第一個價值就在于“協同”,開放和標準的技術可以讓用戶將第三方的產品輕松集成到該系統。其次是規模的可延展性,“隨著工業生產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今天開發的項目勢必面臨明天升級改造的需求,便于實施項目擴建和與第三方系統整合將是用戶評價控制系統性能的重要指標。”第三是靈活性,PlantStruxure有很多靈活的工具,可以幫助用戶構建能效管理平臺。最后是可集成性,“施耐德電氣產品的透明性和開放性無疑保證了其良好的集成性。”


  除在EcoStruxure的架構下幫助施耐德電氣更好的實現能效管理專家的目標,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PlantStruxure更重要的使命是提供從項目設計到項目升級、改造全生命周期的優化服務。


  在設計階段,系統集成商和設計工程公司都要面對及時設計和整合系統的巨大壓力。PlantStruxure提供的軟件工具,能夠使設計和集成系統變得非常簡單和容易。據修德華介紹,根據施耐德電氣遍布全球的解決方案中心過去多年的經驗積累,PlantStruxure針對某些行業提供了大量的專用對象庫。這些對象集成了上位機圖庫和控制器使用的功能模塊,從而能夠使工程公司在構建某個行業的系統時,不必花費很多時間再重新設計。用戶開發的對象庫還可以實現復用和標準化,幫助用戶在今后同類項目的開發中大幅提高設計效率。


  運行控制方面,以前要實現現場電機或馬達與控制系統的通訊,需要很長時間去設計通訊協議和程序。PlantStruxure集成了FDT/DTM技術,能夠用標準的通訊協議,快速、簡單的讓現場的設備、包括第三方的設備與控制系統通訊。在運行優化方面,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使客戶能更加簡單、輕松的學習,盡快進入運行的角色。通過這個系統可以便捷地發現系統中的哪些地方值得優化以及如何優化。在整個系統的維護方面,通過實時監測、觀察整個系統的運行情況,可以確保整個系統更加穩定、高效的運行。最后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舊系統的升級改造。PlantStruxure的靈活性和兼容性使用戶可以選擇分階段的部分升級。


動態市場的永恒追求
  協同自動化的系統平臺已非常強大,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的客戶需求。但是修德華表示,這個市場是動態變化的,不會存在一個一勞永逸的完美系統。施耐德電氣不但要使協同自動化系統不斷地擴展和創新,緊跟市場的發展,甚至要做到前瞻性的引導。施耐德電氣在技術創新和通過業務收購獲得技術及市場方面成績斐然,未來“我們仍將采取內部創新和外部整合電氣為我們可持續性的發展目標服務。這個過程中我們仍然遵循一些不變的趨勢,如簡單易用、高效、開放透明等,這些永遠是用戶需要的價值。”


  除了針對最終用戶項目市場的PlantStruxure,施耐德電氣在OEM機械自動化的市場還推出了MachineStruxtureTM,以幫助OEM客戶改進機械設計,提高機械效率。通過這些系統平臺的推出,“我們的目標是從一個提供產品的公司轉向一個提供解決方案的公司。”通過在5個目標市場提供全方位能效管理解決方案,施耐德電氣將在統一的理念下提高用戶的生產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


  過去,人們提到施耐德電氣首先想到的是Modicon、Quantum等久負盛名的自動化產品,而施耐德電氣在以產品為基點開拓市場方面也非常強勢,現在轉向以解決方案為出發點的行業市場策略,需要非常深厚的行業知識。施耐德電氣怎樣整合其各方面資源,成功的以解決方案來服務市場?修德華坦承這對施耐德電氣確實是的一個很大的挑戰。“迄今為止施耐德電氣仍然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產品公司,但任何一個系統、解決方案都是由很多產品組成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更深入地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工藝。”在內部,施耐德電氣的組織結構已越來越多的向行業傾斜,并將加速整合全球資源。施耐德電氣在歐洲的項目工程中心積累了各行業的項目經驗,其對行業的理解將更多的與全球分享。在外部,施耐德電氣與行業內的系統集成商進行了更緊密地合作。  此外,施耐德電氣還有一項對優秀行業工程公司的并購計劃,不久前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就并購了水泥行業的知名工程公司諾迪亞。


  對于客戶來說,使用更少的資源、投入更少的成本、實現更高的效率、得到更多的產出,是一種永恒的要求。這個問題就變成怎樣去用現有的產品組合起來,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這是施耐德電氣、也是其他主流自動化公司已經或即將開始的漫長征程。“我們已經啟程,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強有力的產品和技術、長期的客戶關系使我們更有競爭力,能夠更早的邁出這一步。”

 

 

相關主題

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PlantStruxure 看得見的過程優化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進入AIGC時代,UPS迎產業變革新拐點

數字孿生“化實為虛”重塑機場行李檢測,讓旅客體驗高效出行

以數字化夯實糧油產業根基,守護“天下糧倉”

2023 ID智享未來設計獎揭曉 共繪未來家居生活無限可能

致勝新格局:從煉化看過程自動化的創新與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