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和市場發展不平衡,不利于光伏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和節能減排
——— 光伏產業發展的問題
2009/7/15 9:34:52
過去幾年內,我國光伏產業界抓住歐美國家光伏市場的快速增長的機遇,利用國內人力和資源成本較低的比較優勢,實現了迅速起步與發展壯大。但業界普遍預測,由于近年全球光伏產業的產能迅速擴張以及金融危機影響,未來兩年內世界光伏組件和高純硅材料市場將呈現供過于求的趨勢,使光伏產業面臨大規模洗牌。
最近我國光伏企業已普遍停止擴產、削減產量。在這個洗牌過程中,利潤率最高的環節也將逐漸轉向下游的光伏發電運營業,使得出售光伏電力比出售光伏組件和系統具有更長遠穩定的回報,這也是傳統光伏產業界(光伏設備制造業)日益重視、極力呼吁啟動國內光伏市場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國光伏市場的發展卻滯后于國內光伏產業和國際光伏市場,2007年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量為20MWp,僅為當年國內太陽能電池產量的2%和全球總新增裝機量的0.71%,其中并網光伏發電裝機僅為2MWp。因此,目前這種產業和市場格局意味著我國光伏產業面臨日益突出的市場風險。而廣受爭論的光伏產業的高能耗問題,其實質問題也在于產業和市場發展不平衡,即取決于國內光伏產業鏈建設和國內外市場的選擇。相關研究已達成基本一致的結論,目前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生產過程所耗能量的回收期只有兩到三年。但是,如果在國內生產高純硅料及硅棒/錠和硅片(占光伏系統生產總能耗的70%-80%)、在國外應用光伏發電系統,則光伏產業對我國而言即是高能耗的出口加工業。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