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VECO(喜科)——貼心的維護顧問
“MMS”,這個我們熟悉的英文縮寫卻代表著多數人感到陌生的含義——維護管理系統(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SIVECO”,這家中國用戶還不太了解的法國軟件公司,卻是歐洲第一的維護管理系統(MMS)供應商;當大多數國內企業還在為如何提高設備可靠性、降低維護成本而頭疼時,SIVECO已經悄然而至。懷著些許疑惑的激動心情,中國工控網的記者于近日對SIVECO中國區經理Bruno Lhopiteau先生進行了獨家采訪。
SIVECO中國區經理Bruno Lhopiteau先生
中國工控網:作為全球 EAM 市場的領導廠商,請問SIVECO目前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如何?
Bruno Lhopiteau:首先,我要感謝中國工控網給我這次介紹SIVECO和其市場發展戰略的機會。我時常以我們公司的發展歷史來解釋中國EAM市場的發展。90年代中期,我為一個造紙企業實施維護系統項目第一次來到中國。那次的實施過程只是很表層的維護管理,離實際維護工作還相距甚遠。當時,維護管理還是個全新的概念。從那之后,我便投身于對于高科技設備有巨大投資和預算的項目,例如中國的電力事業。在中國,電力等行業對于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業資產管理系統)的高投入是其他行業所不能比擬的,這就導致以IT為導向的,為客戶度身定制的系統和項目遠比真正意義上的維護管理項目要多得多。如今,我們許多的競爭對手都具有這樣的IT背景。在那時,我就開始思考對于維護需求更加復雜的行業是否也需要維護管理系統,例如有許多工廠的大型企業或是輸配電、水處理行業等等,但是,由于當時他們普遍缺乏實施EAM的意識,即便有,預算也很低,所以我就意識到這些市場不會引起其他廠商的興趣。而后,基于對本土客戶需求的分析,我們發現SIVECO的解決方案能完美地契合中國市場的需求,隨之,為積極迎合中國市場的需求,SIVECO中國公司在上海成立。
2004年,SIVECO集團已經成為歐洲第一的維護管理系統(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供應商。坦率得講,我不喜歡維護管理系統被稱為“EAM”,它是那些缺乏真正維護知識的IT技術顧問對維護管理系統的誤解,因此經常有人比較EMMS、CMMS和EAM之間的區別。90年代初期,有一些公司曾試圖去推廣EMMS。像我這樣的維護人員更愿意把維護管理系統稱之為MMS(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傊?,我們所要探討的是使用高級計算機的程序來輔助資產所有者和維護供應商對他們的資產進行管理。 90年代初,SIVECO已成為非洲第一的維護管理系統供應商。90年代中期,又與新加坡地鐵運營公司(Singapore MRT)簽署了數份上百萬歐元的合同,逐漸開始拓展亞洲的業務,中國成為SIVECO下一步發展的目標也就自然而然了。除此之外,SIVECO在歐洲市場的發展也相當出色。
中國工控網:請問您如何看待中國軟件市場的發展,尤其是企業級資產管理軟件的市場發展現狀?與國外的軟件市場相比,中國企業對軟件的需求呈現出什么樣的特點?
Bruno Lhopiteau:中國市場的發展不同于其他國家。在歐洲,MMS市場通常以維護改進為導向;而在中國,MMS已經逐漸轉變成以IT為導向,這導致了本土的客戶、實施項目的企業和軟件供應商越來越趨向于尋找基于IT導向的維護管理系統,例如本土的客戶對于用戶是不是使用最新的科學技術十分敏感;而歐洲用戶考慮的是軟件是否符合其業務的需要。這是十年前一些歐洲的競爭對手進入中國市場遇到的難題。只為了不改變他們原來的操作習慣,一些用戶喜歡去修改界面,但籌備項目花了很長時間,最終系統還是難以安裝。處理這類問題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說服用戶,告訴他們必須遵循標準來實施項目;另一種方法是向用戶解釋項目實施的目標是為了迎合他們在業務上的需求,例如,降低他們10%的停產率,使其利潤以每年50萬人民幣的速度增長。替代其所有紙面工作的收益會微乎其微。SIVECO產品COSWIN的亮點是時刻為客戶的需求著想,確保系統不對客戶的正常工作造成困擾。我們所有的操作界面和功能均能通過簡單操作得以修改,而無需改變原代碼。一個大型的電廠實施傳統的MMS系統需要500 人/天,預計1年半完成項目,而實施COSWIN系統則只需要150人/天,6個月便能完成。如果供應商賺不到錢,那用戶會為之付出代價,這種現象在市場上已有發生。
許多人認為非洲至今仍沒有開發,至少對比北京、上海等城市而言,非洲的發展明顯比較慢,但許多中國基建公司卻在非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他們建造的許多基礎設施的項目都用到了維護管理系統(MMS),例如他們在建造新機場時,非洲政府通常都要求在建造初期便實施安裝維護管理系統(MMS)。許多的中國企業常會因在國內無法找到相應的資源而感到困惑。我們已經幫助這類中國企業處理了這樣的項目,因此也打響了COSWIN在非洲的知名度。許多項目的維護管理系統(MMS)招標文件都是從SIVECO文檔中復制粘貼來的。
中國工控網:針對中國用戶的需求, 貴公司如何量身定制最為適合的軟件產品?
Bruno Lhopiteau::我們唯一的產品——COSWIN維護管理系統是一套完善的項目實施工具,也是我們立足中國市場的根本?,F在,我們來談一下COSWIN圖形化的用戶界面。IT工程師喜歡用菜單、桌面和一些復雜的東西來完成工作,但是維護工程師、操作人員、部門經理們則需要一些簡單有效的工具。 COSWIN圖形化的用戶界面可以無需鍵盤,直接通過鼠標點擊來進行操作。 你只需在工廠的地圖上點擊選擇需要維護的設備機器即可。其次,用戶操作界面還能與自動化控制系統高度集成,能從SCADA中直接訪問COSWIN維護模塊。
雖然5個年輕的程序員在一個完善的網絡界面上工作一年可得到一個非常滿意的效果,但我們要做的是讓配置標準化以有效降低工程的時間。不隨意更改核心數據、系統安全而穩定、無須進行特殊操作系統可以隨時升級和遷移等等是COSWIN與其他維護管理軟件最大的不同。
中國工控網:從06年開始, SIVECO在中國實施了高附加值合作伙伴招募計劃。請您簡要介紹一個這個計劃。請問這個計劃對SIVECO有何意義?它目前的進展情況如何?
Bruno Lhopiteau:我們的高附加值合作伙伴招募計劃(簡稱VAPP)直接影響到我們在華業務的拓展。在進入中國后,我們憑借著強大的客戶基礎和對于目標行業的準確定位,逐步開始SIVECO在中國的業務。我們始終堅信本土的合作伙伴是我們開展在華業務的關鍵。VAPP計劃根據不同類型的合作伙伴來定位。換句話說,一類是能給我們帶來生意的合作伙伴。他們能把生意介紹給我們,特別是一些我們無法涉及的行業;另一類是能具體實施項目的合作伙伴。他們可以是實施其他MMS的軟件代理公司,也可以是一些咨詢類的公司;最后一類是自動化系統供應商,它們能提供SCADA或者DCS系統。
COSWIN非常獨特的優點是能與SCADA/DCS系統高度集成,但這一功能卻很少得以體現。這種情況的發生歸結為兩方面原因:第一, 操作人員通過用戶界面獲取實時的維護管理數據時,只是解答類似“2小時前因為空調故障保修了,你們物業何時來維修?”這樣的簡單問題。第二,使用來自自動化系統的數據,例如儀表等來預測將來的維護工作,這叫做預防性維護。在國內,大多數這類項目都做得過于簡單:警報到了某個限定值就出具一張工單。如果這么做的話,那計劃根本無法完成。 而我們做的是真正意義上的預防性維護工作:基于COSWIN的預測來安排所有工單,保留一切,例如備品備件、人力、承包商等資源。當警報到達某個限定值,工單就被自動執行。
自動化軟件供應商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他們可以為我們打開新的市場,尤其是那些尚未意識到MMS重要性的客戶。當然,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創造機會,他們在賣DCS的安裝和服務的同時,也可以為其客戶實施MMS,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和流程行業。
目前,VAPP計劃執行得非常順利。因為自動化軟件供應商處于這類市場的前沿,我們強烈地意識到必須與他們合作。據了解,大多數潛在的合作伙伴都曾與傳統的EAM供應商合作,但是結果卻并不理想。他們合作的項目幾乎沒有正式上線,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合作伙伴之間的分歧,在國際供應商中經常改變戰略和管理等等。我們已經準備好與其中的一些合作伙伴合作。我們真誠地希望MMS能在中國逐步發展并走向成熟,因客戶、合作伙伴的信任而為他們,也為SIVECO做出貢獻。
中國工控網:請問SIVECO軟件能夠為客戶帶來哪些實際的好處?您是否能用一、二個應用案例來加以說明?目前,哪些行業對資產管理軟件的需求較大?
Bruno Lhopiteau:我們所有的項目均由于成功實施了MMS而在企業維護工作方面有很大的改進。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在山東一個造紙廠的案例。項目的目標是將該企業的維護工作有機地組織起來,使其在工廠動工建造之前擁有一個完整的技術數據庫。3個月前,我們將系統帶到了那里,這是第一個在國內的造紙領域取得成功的MMS項目。 另一個案例是在上海的一個垃圾焚燒工廠的項目。與山東案例相同,也是在工廠竣工之前,我們便著手實施了COSWIN。實施CMMS最好的時機是在工廠建造之前,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能與DCS供應商非常融洽的工作。這個垃圾焚化工廠實施MMS項目的主要目標

提交
bluebee®
bluebee®云計算平臺
可靠性改進——經驗之談:為什么選擇CMMS?
案例分享:戴瑞米克為某中美合資新建工廠提供投產維護支持服務
案例分享:視光巨頭依視路開創維護與供應鏈相結合的新型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