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智能平臺 將智能和開放性進行到底
2008年4月11日,在武漢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的 “自動化產品研討會”上,eworks主編李翔專訪了GE Fanuc智能設備 控制系統業務總監張愛榮先生及亞太區市場部經理熊松巍小姐,就GE Fanuc控制系統業務、技術及國內外市場、客戶服務等問題進行了專訪。
一、 智能,GE Fanuc未來的發展方向
e-works:今天看到GE Fanuc展示了很多好的新技術,有很多亮點。請您簡要介紹一下GE Fanuc 智能設備公司在全球及中國的競爭地位。
GE Fanuc:GE Fanuc智能設備公司于1987年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與日本FANUC株式會社合資組建,隸屬于GE,是GE企業解決方案業務集團的一部分。
GE Fanuc創建初期主要從事自動化控制領域產品研發及市場推廣,原名為GE Fanuc自動化業務集團。近幾年,公司通過戰略收購,新增了嵌入式系統業務。為了更好地詮釋公司業務及新的技術環境,GE Fanuc從2007年10月15日更名為“GE Fanuc智能設備(GE Fanuc Intelligent Platforms)”。一方面,“智能”代表GE Fanuc的解決方案和員工,預示著專業團隊為用戶提供全套的優秀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智能設備”涵蓋了自動化和嵌入式產品;而且,智能設備也是GE Fanuc發展客戶的基礎,能顯現更為廣泛的市場機遇。
通過這次整合,我們可為用戶提供自動化軟硬件及解決方案,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增強其盈利能力。產品包括:控制器、嵌入式系統、先進的軟件、運動控制、CNCs、操作員界面、工業計算機及激光器。這些產品幾乎應用于所有的工業領域,包括生產自動化、國防、汽車、通訊、醫療及航天,其解決方案和服務市場覆蓋全球。
e-works:請簡要介紹一下GE Fanuc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GE Fanuc:1993年上海成立全資子公司,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從成立時到2006年10月, 我們沿用的是單一等級的分銷渠道,通過廣泛發展分銷商,為成功地切入中國自動化市場奠定了渠道基礎。
2006年10月之后,我們的分銷渠道己經具備一定規模,為進一步規范企業產品的銷售市場秩序,鼓勵分銷商擴大對市場的投入,并進一步促進資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我們對已有分銷渠道進行渠道等級劃分。分銷商被清晰地設定成兩個級別:高級分銷商和標準分銷商。高級分銷商主要致力于某個特定的區域的業務發展,在負責區域內傳統的“零星”業務的同時,也要同等關注具體的項目和客戶。該級別分銷商的數量在特定區域內是有限的,以確保GE Fanuc能夠將適當的資源用于區域的業務增長上。標準分銷商為分銷商伙伴的主體構成部分,對GE Fanuc的發展至關重要,他們致力于在大中華范圍內具體的項目跟蹤和客戶關系。這一重大渠道架構的轉型有效地促進了GE Fanuc與渠道之間的戰略合作,并加速了與渠道共同發展的步伐。到目前為止,中國正式授權的分銷商己有28家,今后還會繼續拓展。
二、 PACSystems,領跑PAC
e-works:目前,PAC的概念和優勢已被廣大用戶認知和接受,并在諸多應用中嶄露頭角,可以說,PAC為工控領域指明了發展方向。但是,IT界從來都不缺少概念,困難的是如何讓這些概念真正轉變為生產力,作為PAC技術的領跑者,GE Fanuc都做了哪些努力?
GE Fanuc:PAC的確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但其產生的背景主要還是來源于企業的需求。在這個概念的指引下,我們致力于滿足客戶在設計、開發和維護自動化投資等方面的需要。研發團隊關注于諸如高效生產力、通訊開放性、降低工程成本、降低對有關短/長期升級及平臺架構壽命的關注等等工程和業務需求。
2003年3月3日,我們率先推出了首款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即基于PAC的自控系統——PACSystems。
PACSystems建立在一個便攜式控制引擎、單一的開發工具和通用編程環境的開放式標準之上。PACSystems被業界認為是革命性的產品,它帶來了控制領域一次革命性的改變。PACSystems產品家族為需要升級控制系統平臺的用戶提供了一種無縫的升級方式。通過整合新的技術及己有的硬件系統,
中國的用戶和OEM選擇控制器時,關注的是那些能夠將成本降到最低的功能,類似于持續開放行業標準、多功能的控制和簡單的整合,用戶期望實現自動化產品和企業其他產品之間形成一種安全、可信賴的互動關系。PAC恰恰可以滿足這些需求。而且,PAC能夠貫穿于所有離散、混合和過程領域!
e-works:GE Fanuc的PACSystems RX3i和RX7i的定位是什么,目前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如何?
GE Fanuc:PACSystems的兩款新產品分別是PACSystems RX3i和PACSystems RX7i。PACSystems RX3i PACSystems RX3i能統一過程控制系統,用戶可以更靈活、更開放地升級或者轉換。PACSystems RX3i易于集成,為多平臺的應用提供空前的自由度。
PACSystems RX7i能創建一條無縫的移植路徑,并且提供真正的集中控制選擇。它還適合從中檔到高檔的各種應用,其龐大的內存、高帶寬和分布式I/O能滿足各種重要的系統要求。
e-works:對于企業來說,同一個設備或者軟件的可選擇性很多,GE Fanuc產品的兼容性如何?如何最大程度保護企業已有的投資?
GE Fanuc:對于企業來說,同一個設備或者軟件的可選擇性很多。對于長期的項目來說,需要保證產品的連續性和兼容性,我們為客戶提供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為客戶進行版本控制、設計凍結、產品終止管理等,以保證客戶的項目可以長期穩定的運行。比如,通過擴展開放式和分層式方法采用OPC統一架構,基于標準的方法確保提高兼容性應用之間的互操作性。通過采用一種基于標準的產品開發方法,與最佳組合產品的互操作性將變得更為簡單。
隨著行業在ISA-95數據模型以及在與數據模型溝通的OPC UA上的標準化,多廠商產品的協同作業將更為簡單。我們作為OPC的創始成員,積極參與OPC UA規范的開發。該規范作為分析和設計的產物,開發出的標準接口可促進多廠商服務器和客戶端的開發,從而實現無縫互操作。該架構提供的安全可靠的通信,是與其他Web服務標準組織通力協作的結果。通過促進OPC標準的使用,我們將不斷向客戶提供具有互操作性的解決方案,從而優化生產流程并提高利潤率。
通俗地講,GE Fanuc智能設備不僅可以兼容本品牌以往的產品,而且也能兼容其他廠商的控制系統。同時,我們提供的自控系統還能與生產制造系統(MES)很好地通訊,解決了多年來自控系統與生產制造系統嚴重脫節、各自為政、互相指責的矛盾。
三、 用戶需求,保持領先地位的法寶
e-works:工控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在中國儼然已是全球化的競爭。各大供應商都有自己獲取市場的殺手锏, GE Fanuc是怎樣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占領一方市場呢? 有什么過人之處嗎?
GE Fanuc: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GE Fanuc每年會向市場注入更新、更好的產品,這些產品會一如繼往地朝開放性、智能化發展。因為智能和開放性,用戶多年來的投資才有繼續被利用的可能。這是GE Fanuc產品占據重要市場地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和策略。
工控系統的下游之一是生產制造系統。當生產出現問題時,需要多個供應商參與多系統的診斷、檢查及處理。我們針對企業的這種實際問題,開發了面向制造執行MES系統產品。作為工業特別是制造業信息化的關鍵部分,這個系列的產品集中運用于各類制造業和生產型企業。GE Fanuc MES系統遵循MES的標準化組織MESA(MES協會)制定的S95國際標準,不僅將其現有的硬件產品進行整合,而且還包含很多標準的功能,如質量跟蹤,設備管理和標準化的二次開發工具。系統集成商可為具體的項目進行特別定制。
服務方面,我們將GE家族廣泛的全球性優勢與滿足本地的客戶需求相結合,充分整合集團優勢力量,保障用戶得到最優質的服務。
為便于廣大用戶了解最新產品及技術,2007年11月26日正式啟動GE Fanuc智能設備全新中文網站(www.gefanuc.com.cn)。中文網站發布產品、解決方案、公司最新新聞動態、行業業績表等最新資訊,也是用戶與企業遠程溝通的服務平臺。
GE Fanuc在中國不僅擁有強大的銷售團隊,還為客戶提供項目服務、技術熱線、市場、客戶服務、財務、定單處理和發貨管理等專業服務。 GE Fanuc通過在中國構筑全面高效的銷售和支持網絡,為中國用戶提供最完善的服務!
四、 鎖定目標市場,構建優質渠道網絡
e-works:國外工控市場已經非常成熟,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有哪些?請客觀評價一下中國在工控領域的發展現狀,與國外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GE Fanuc:全球工控領域將圍繞開放與再開放過程控制系統、開放式過程控制軟件、開放性數據通信協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而且,制造廠商正在向工業用戶提供開放式的編程組態工具軟件。最終的結果是:PLC/PAC將融入更加開放的工業控制行業。這是我們始終堅持并將繼續努力的路徑。
歐美工控市場發展相對成熟。國內自動化技術應用的起點較低,很多企業,幾乎為零。當然,正因為如此,國內企業可以有一個高的起點。一些合資企業,由于從歐美引進的技術和管理,他們的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針對中國的自動化技術應用的發展狀況,我們會

提交
PACSystems及觸摸屏在膨化機控制系統改造中的應用
鋼鐵行業MES 解決方案——軋鋼篇
GE 智能平臺宣布PAC8000控制器提供DCS功能及增加PPS系統的靈活性
2016年通用電氣—英華檢測工業CT高級論壇
中國第一套農機行業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