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評論

>

冶金自動化技術(一)

冶金自動化技術(一)

2008/3/19 10:51:00
冶金自動化技術,作為自動化在冶金行業的應用技術,其發展軌跡既遵從自動化學科自身的發展規律,也與鋼鐵工業的發展,包括工藝路線演化、制造裝備的更迭、生產流程和組織方式、企業運營模式的改革和進步等密切關聯。

冶金自動化中的三個功能層
一、過程控制系統
1、計算機控制取代了常規模擬控制
按冶金工序劃分,各工序采用計算機進行控制的比例已經接近100%。
在控制算法上,回路控制普遍采用PID算法,智能控制。
在檢測方面,與回路控制、安全生產、能源計量等相關的流量、壓力、溫度、重量等信號的檢測儀表的配備比較齊全。
在電氣傳動方面, 用于節能的交流變頻技術普遍采用;國產大功率交、直流傳動裝置在軋線上得到成功應用。
2、在過程建模和優化方面,計算機配置率有較大幅度提高
根據最近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調查結果, 在過程建模和優化方面,計算機配置率有較大幅度提高。
按冶金工序劃分,計算機配置率約在75%左右,前端較低,后端較高。
過程計算機更多地起到了數據匯總、過程監視和打印綜合報表的作用,由于冶金過程的復雜性,數學模型的適應性很差,過程優化方面的功能大打折扣,即使高價從國外引進的過程控制系統充分發揮作用的也不多。
二、生產管理控制系統
按冶金工序劃分,生產管理控制系統計算機配置率水平較低,尤其是煉鐵煉鋼明顯低于軋鋼。
從功能上來講,信息集成和事務處理的層面多一些,決策支持和動態管理控制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三、企業信息化系統
隨著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在冶金企業成為共識,各企業紛紛開始信息化規劃和建設,很多企業已經構造了企業信息網,為企業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具體情況如下:
1、“我國鋼年產量500萬噸以上的8家企業100%上了信息化的項目,鋼年產量50萬噸以上的58家企業中有45家上了企業信息化的項目,占77.6%”。
2、從功能角度講,企業資源計劃(ERP)成為熱點,以德國SAP為代表的ERP通用產品和韓國浦項、臺灣中鋼為代表的定制系統都在冶金企業找到了落腳點,此外,供應鏈管理系統(SCM)、客戶關系管理(CRM)、企業流程重組(BPR)等概念也被冶金企業所熟悉。
3、企業信息化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場革命,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對其本質意義的深刻理解和方方面面條件的的支撐,從觀念轉變、管理機制變革到信息的上通下達,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才能真正發揮效益, 避免掉入信息化投入的“黑洞”。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