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評論

>

組態軟件的現狀

組態軟件的現狀

2007/10/25 8:44:00
組態軟件產品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出現,并在八十年代末期進入我國。但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前,組態軟件在我國的應用并不普及。
大約在1995年底1996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對組態軟件的觀念有了重大改觀。早些年組態軟件的應用推廣工作己打下一定的基礎,業內人士己認識到組態軟件的重要性并接受它而不再熱衷于在項目中搞低層次的編程開發。
自動控制系統要上等級,對上位監控組態軟件的市場需求增加。一些組態軟件的生產商和供貨商亦逐步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力度,并在價格方面做出了政策性調整。加之微軟32位Windows95和NT的推出,為組態軟件提供了一個更適宜的操作系統平臺,使各生產供應商同隨后跟進的32位組態軟件產品的性能指標和功能進一步加強。所有這些因素的綜合,給組態軟件在中國的市場帶來了新的生機。從那時起,更多的項目中正式有了組態軟件的專項預算,各種相關設計方案和招投標書中也都出現了單列的組態軟件欄目,越來越多的專業銷售商和系統集成商加入了這個市場。現在組態軟件已在中國市場確立了其應有的地位,并逐步進入了上升期。
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組態軟件產品按廠商可大致劃分為三類,即國外專業軟件廠商提供的產品,國外硬件或系統廠商提供的產品,以及國內自行開發的國產化產品。從近幾年的調查結果來看,國內組態軟件市場大部分份額仍被國外幾家組態軟件占據,如:FIX. InTouch等。這些國外組態軟件在功能完備性、產品包裝、市場推廣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美國Wonderware公司的InTouch率先推出的16位Windows環境下的組態軟件,在國際上曾得到較高的市場占有率。InTouch軟件的圖形功能比較豐富,使用較方便。
美國Intellution公司的FIX產品系列較全,包括DOS版、16位Windows版、32位Windows版、OS/2版和其他一些版本,功能較InTouch強。
澳大利亞CIT公司的Citect是組態軟件中的后起之秀,與其他軟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界面部分很漂亮,很吸引人。
德國西門子公司的WinCC,新版軟件有了很大進步,屬于比較先進的產品之一。
國產化的組態軟件產品也正在成為市場上的一支生力軍,近年來已有一定影響力的產品有組態王、SYNALL, MCGS、天工、ControlX、虎翼、力控等。國內有不少單位,如一些高校、研究所、公司,甚至一些個人正在積極地搞組態軟件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國產化的組態軟件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優勢,但總的來講,由于資金來源缺乏,軟件工程的組織薄弱,因此軟件商品化的程度還比較低。目前國產化組態軟件主要應用于一些小型的、非重要性的項目中。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