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春風化仁澤中華——臺達電子機電事業部總經理張訓海先生訪談錄

春風化仁澤中華——臺達電子機電事業部總經理張訓海先生訪談錄

2007/7/24 14:37:00
【引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所描述的是一種潛移默化改變事物的巨大力量,尤其是當這種力量具有仁與善的本質的時候。而今,在工業自動化市場群雄紛爭的年代,能夠透過紛紛擾擾的利益競爭,始終將自己的事業與社會責任感聯系在一起的領導者卻顯得愈發珍貴了。所幸的是,我們還可以去講述這樣一個人,和一個苦心孤詣十余載的精英團隊。他們所從事的一切,無疑正在抒寫著一段華人自動化事業的傳奇。

風雨歷春秋,揮戈仍從容。有道是人到五十而知天命,然而張訓海張總的外表和言行中卻仍然是笑談風云,儒雅而自信,似乎20多年在臺達的職業生涯已經鑄就了一個百折不撓,上下求索的堅毅靈魂。十多年來,臺達機電事業部從最初5人發展到1300多人,從最初的變頻器產品發展到以驅動(變頻器、無刷驅動)、運動(伺服控制器)和控制(PLC、HMI、溫控)等三大核心主線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業務,銷售額年均增長30%以上,臺達集團機電事業部在長期以來一直由歐美日等國外巨頭把持的自動化市場創造了一個屬于華人的品牌神話,一個真正值得去品味雋永的故事。



道可道,非常道
可道之道,非永恒之道。縱觀活躍在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的領頭羊們,很難有人講清每家企業獲得如此成就的真正原因,但是有一點卻毫無疑問:簡單的結果后面往往蘊藏著無數的心血與艱辛。
對于過去的一年,張總的描述有些波瀾不驚,“2006年臺達機電全球銷售增長超過四成,大陸銷售增長近40%,同時在歐洲、俄羅斯、中東和印度的業績也獲得了大幅度增長。”據悉,臺達機電2006年不斷推出新產品,例如自行生產的伺服電機成功上市,并獲得市場一致認同,業績成倍數增長;人機產品HMI的銷量也達到一定規模并開始與世界大廠展開合作;自1992年進入中國以來,,臺達機電事業部的優勢拳頭產品變頻器的總銷量也突破80萬臺,2007年,正在向變頻器總銷量100萬臺的目標進軍。其變頻器業務增長速度已經大大高于目前中國變頻器市場上10%-15%的平均增長率,單就銷量而言,這一目標在中國的變頻器市場額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至此,隨著臺達機電產品線的完善和多元化,臺達機電事業終于初顯崢嶸,驅動、運動和控制三大領域齊頭并進,不斷向張總最初的戰略設想靠近。
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自動化供應商走向系統化和行業化道路,就連一些自動化元器件的專業廠商都開始向系統供應商轉型。這些廠商有的是具備很好的產品和技術基礎,有的是具備強大的財力和人力支持,轉型來得更為直接和快捷。然而對于一個華人品牌,一個機電事業真正開展才十余年的企業,其崛起之道又豈是一言可道之?
張總對產品線的戰略規劃一向是立足需求,展望未來。無論是對于變頻器還是PLC,無論是伺服控制器還是HMI,臺達機電事業部對眾多產品線總是區分有道,張馳有度。就如張總所說,“臺達的產品線眾多,每一個產品的發展都不一樣。”他認為,“在中國大陸能耗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自動化產品必須肩負起高效節能的使命”,正因如此,臺達機電事業首先選擇變頻器作為進入大陸市場的第一類產品,正好也是臺達電子在電力電子技術方面優勢的延伸。同時,變頻器在自動化系統中,具備較高的系統搭配性,在變頻器的基礎上,很容易向PLC、HMI和伺服控制產品等機電一體化業務進行拓展。
如今,在已具有良好的變頻器業務基礎上,張總也看到變頻器正在向更高精度和更高穩定度的運動控制技術方向發展,越來越接近于伺服系統。“我們的努力目標是不斷開發新產品,用變頻器實現非同步的精確運動控制目標。未來的臺達變頻器不光是能控制非同步電機,而且也要能控制同步電機。
而對于伺服控制,張總認為未來的發展是像傻瓜相機一樣,只需要把線接好之后帶上負載,其他的就交給控制器完成即可。
PLC是控制產品的核心,對臺達而言已經沒有需要可以引進的關鍵技術了。“現在我們要做的,一是在不斷追求加速度基礎上讓PLC性能更穩定;二是把原來不屬于PLC的功能與PLC整合起來。例如讓PLC具有伺服的驅動能力,或者讓使用者更容易進行二次開發,而不是像現在的專業PLC編程。”
在張總的苦心經營下,隨著產品線的完善與高性能產品的推出,臺達機電這一兩年來針對國內一些行業深耕不輟,尤其在紡織、供水、電子、機械、包裝、印刷等行業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一體化方案。萬事人為本。臺達一方面通過不斷地誠聘行業人才,持續強化行業應用團隊的建設,向行業自動化專家的目標不斷邁進;另一方面設立了獨立的培訓部門,讓更多行業更多的工程技術人員了解和掌握臺達產品的使用;其三,臺達內部同時也架構了完整的交流平臺,各分公司的專家、FAE及研發團隊可通過這樣一個平臺進行行業及產品方案的交流。“我們今年會推出基于網絡的解決方案、多軸控制PLC、電梯專用變頻器和大功率伺服,將開發如全電動注塑、高速電梯、高速無軸印刷、高速包裝和樓宇自動化等針對行業的技術和產品”,對此張總胸中早已有丘壑。
道可道,非常道。在張總看來,臺達機電事業的持續成功之道“簡單而言就是三點:一是產品的創新和高品質,二是為行業用戶提供一系列整合方案,三是完善的技術服務和售后體系。”

節能環保,仁澤中華
“我們公司存在的價值是什么?賺錢不是價值。”張總的這番話體現的是一種公司的社會責任,更代表了臺達機電團隊的從業價值觀。
工業人文,事業之本。事實上,無論是人稱“節能教父”的臺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先生,還是下至臺達的普通員工,環保節能的理念是一脈相承。臺達集團除了宣傳節能環保外,更積極地在辦公室、工廠進行各項改善,臺達研發的產品都與環保節能有關。臺達集團去年連續在臺灣臺南建的工廠就符合美國LEE規范,并被授予黃金級“綠建筑”榮譽稱號。據了解,美國LEE規范對“綠建筑”至少有九項標準要求,包括排放廢物、設計、減少太陽光照射、是否用節能燈等等,每一項指標都要符合才能得到綠箭頭標準。2006年,臺達開始全面導入無鉛制程,符合歐盟RoHS環保指令,并排除了采用新制程可能導致的產品質量問題,部分產品的指標甚至優于歐盟環保指令規定的標準。同時,臺達將冠名2007年9月的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大賽,希望讓更多的業內人士,乃至更多沒有使用過臺達產品的人士認同并開始實踐節能環保的理念。正是在這樣一種工業人文主義精神的土壤中,潛移默化地培育出了一個真正以節能環保,造福社會為己任的臺達機電事業部。
近年來,節能降耗、安全環保已經成為中國新時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核心內容,在國家發改委《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中,明確提出了2010年每萬元GDP能耗比2003年降低18%的目標,主要產品單位能耗指標總體達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際先進水平。而工業自動化技術除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更能夠肩負起環境保護、節能降耗的重大使命。這無疑給工業自動化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因此從事工業自動化的臺達機電事業部,無形中成為當前節能環保的重要力量。
“在臺達集團的號召和倡導下,2007年,我們臺達機電事業提出的宣傳口號是:環保、節能、自動化。我們希望真正用自己的先進工業自動化技術和產品服務于大眾,服務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新需求。”張總的心里,確實深藏著一份濃濃的民族情懷。

夢想,放飛自由心靈的舞臺
“我堅信若我足夠用功,足夠努力,有一天,一定能為我心中的理想找到舞臺!”一旦植根于心,樸實的話語必將成為綻放夢想的舞臺。已屆天命之年的張總一直有一個理念:讓所有員工都有發揮的舞臺,與團隊一道在自動化領域再共同努力20年,讓臺達電子成為自動化領域的世界級大廠,創造華人的歷史!
“我是學工程的,二十幾年來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從事產品研發。我熱愛這份工作,因我本身的個性就是喜歡新的事物,每天都在想新點子。”張總更為感激的是臺達電子的企業精神與自己的夢想能夠完全融合,“臺達是一家有理想有使命感的公司,每年投入研發經費比一般臺灣企業高出很多,同時也鼓勵員工創新,只要是方向與公司一致,可行性分析報告能獲得贊同,就能獲得資源投入。臺達能提供我盡情揮灑的舞臺,實踐自己的理想與夢想,這才是我忘記自己年紀與年資的原因。”
回顧起曾經的25載春風秋雨,張總也曾面臨過艱難和困惑。曾經也有多次自己創業的機會,“但我從沒心動過,因我相信唯有在資源充足,充滿理想的大企業中,才能開創大規模、大格局的事業。”
在張總的率領下,臺達機電事業部早在2004年就定了一個十年規劃,目標是每年增長30%~35%。幾年過去了,每年的增長卻超過了他們的預期。“預計接下來的5年增幅會降下來,希望達到30%”,張總對自己的團隊和大陸市場仍然信心滿懷。目前,臺達集團正投入大量的研發人力致力于通訊、效率、產品構裝技術以及軟件技術的提升,以及整合更多的功能于產品上,提供更高性能更小體積與更低價格的產品服務于用戶,未來3~5年保持30%~40%的平穩增長。
獨善其身,兼濟天下。張總的人生目標是“華人品牌”能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個人最希望看到的是,未來中國自動化設備除了滿足國內市場,還能像現在的IT產品、鞋子、紡織品一樣,得到全球市場的肯定,能讓全世界的工廠機器設備不僅是MADE IN CHINA ,更是 CREATED BY CHINA ”娓娓之言正如春風化雨,蘊涵了潤物無聲的力量。也許就在這樣一個人生二十載的路口,一段仁澤中華的傳奇故事才剛剛浮現于我們的視野之中。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追“光”而行 臺達邀您共赴上海光伏展之約

臺達“解密Cloud to Edge AI” 于COMPUTEX 2024展出驅動AI技術

臺達參編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6.0 助力高質量ESG信息披露 共創低碳可持續未來

再獲嘉獎 臺達收獲“中國自動化產業年會”三大獎項

夯實智造升級基礎:設備聯網 信息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