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業生產建設結構性問題依然嚴峻,2007年成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總體目標的關鍵年
2007/6/19 0:00:02
2006年全國新增發電機組容量再創歷史新高,突破了1億千瓦,比上年增長20.3%,到2006年年底中國發電裝機總容量突破6億千瓦,達到6.2200億千瓦。2006年全國電力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但電力工業生產建設結構性問題仍依然嚴峻。
統計分析顯示,在2006年新增的1億多千瓦發電裝機中,水電約占總容量20.67%;火電約占總容量77.82%;從水、火電占總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的比例看,水電同比下降了2.03個百分點,火電上升了2.15個百分點,表明電力結構的調整任務在繼續加重。
中國電力工業長期以來都是以煤電為主,雖然曾經有過幾次發展油電的經歷,但最后都是由油電改煤電結束。進入21世紀以來,電力工業高速發展,煤電比重有所上升,大家對電力結構有些擔心,電力結構合理化的呼聲很高。
電力結構不合理最主要的表現是,小機組數量比重過大,一方面在關停小機組,另一方面又在建設小機組;煤電比重大且有繼續增加的趨勢等。
從電力生產情況看,2006年全國發電量達到28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5%;從電力消費情況看,2006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為282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0%,增幅比2005年上升0.4個百分點。
2005-2006年以來,隨著電力供給能力快速增長、需求增速減緩,中國電力供需緊張形勢總體上有所緩解,2006-2007年全國電力供需將逐步趨于平衡,2007年全國電力供需緊張將全面緩解。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的一輪缺電,到2007年將基本上走完“局部地區季節性缺電—全國持續性嚴重缺電—局部地區季節性缺電—供需緊張全面緩解”的過程。
在2006-2007年全國電力供需將逐步趨于平衡的“大”趨勢下,2007年成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總體目標的關鍵年,國家將采取加大結構調整、關停小火電機組、推動技術進步、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節約能源資源,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指出推進能源資源節約,既是緩解能源資源供求矛盾的重大舉措,也是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要大力推進以節能降耗為主要目標的技術改造,抓好鋼鐵、有色金屬、電力、建材等高耗能行業和企業的技術改造,降低這些行業的資源消耗水平。
為努力改變能源利用方式,在技術經濟適宜的條件下,其發展方向是大力推進建設60萬kW級以上的超臨界機組,即大容量、高效率、高調節性機組,優化火電機組能效結構。積極進行設備改造和技術創新,積極發展和創新潔凈煤燃燒技術,充分利用多種品質資源;大力發展熱電聯產,提高能源轉換效率。
根據規劃,“十一五”期間,全國將關停小火電機組5,000萬千瓦以上,形成節約能源5,000萬噸標準煤以上、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0噸以上的能力,建成一批大型高效環保機組和其他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
與此同時,電工標準化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支撐。為落實中國“十一五”節能減排總體目標,電工行業將推出相關標準,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提供技術支撐。 電工行業標準化要為發展高效清潔發電設備、新能源和清潔燃燒發電設備、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研制,加快開展相關標準的研究制定。同時還將開展終端用能產品,如變壓器、電機、工業鍋爐等能效標準的制定,從而為順利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提供技術標準的支持。
調查發現,該項治理工作已得到業界重視,許多地區和部門聞風而動,積極貫徹落實,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例如,浙江加快關停步伐。浙江省與杭州、寧波等地市政府簽訂了2007年度節能目標和“十一五”關停小火電機組兩份責任書。隨著浙江省電力供需的逐步平衡,所占比重過大的、耗能高、污染重的小火電,將成為制約電力工業節能減排以至影響整個節能降耗工作的重要因素。該省在“十一五”期間,將淘汰所有中溫中壓熱電聯產和綜合利用機組,拆除所有鏈條爐、拋煤爐和已建成的熱電廠集中供熱區域內的所有分散小鍋爐。
湖北和內蒙古等省和自治區也提出了進一步優化火電結構,有效降低能耗壓力,推進專項治理工程的相關措施。內蒙古關停的小火電機組范圍是:單機容量5萬千瓦級以下的常規火電機組;運行滿20年、單機10萬千瓦級以下的常規火電機組;按照設計壽命服役期滿、單機20萬千瓦級以下的各類機組;供電標準煤耗高出2005年內蒙古平均水平10%或全國平均水平15%的各類燃煤機組,以及未達到環保排放標準的各類機組等。湖北部署“五個專項治理工程”正在積極推進。未來該省將關停33臺小火電機組共130.2萬千瓦。
統計分析顯示,在2006年新增的1億多千瓦發電裝機中,水電約占總容量20.67%;火電約占總容量77.82%;從水、火電占總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的比例看,水電同比下降了2.03個百分點,火電上升了2.15個百分點,表明電力結構的調整任務在繼續加重。
中國電力工業長期以來都是以煤電為主,雖然曾經有過幾次發展油電的經歷,但最后都是由油電改煤電結束。進入21世紀以來,電力工業高速發展,煤電比重有所上升,大家對電力結構有些擔心,電力結構合理化的呼聲很高。
電力結構不合理最主要的表現是,小機組數量比重過大,一方面在關停小機組,另一方面又在建設小機組;煤電比重大且有繼續增加的趨勢等。
從電力生產情況看,2006年全國發電量達到28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5%;從電力消費情況看,2006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為282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0%,增幅比2005年上升0.4個百分點。
2005-2006年以來,隨著電力供給能力快速增長、需求增速減緩,中國電力供需緊張形勢總體上有所緩解,2006-2007年全國電力供需將逐步趨于平衡,2007年全國電力供需緊張將全面緩解。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的一輪缺電,到2007年將基本上走完“局部地區季節性缺電—全國持續性嚴重缺電—局部地區季節性缺電—供需緊張全面緩解”的過程。
在2006-2007年全國電力供需將逐步趨于平衡的“大”趨勢下,2007年成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總體目標的關鍵年,國家將采取加大結構調整、關停小火電機組、推動技術進步、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節約能源資源,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指出推進能源資源節約,既是緩解能源資源供求矛盾的重大舉措,也是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要大力推進以節能降耗為主要目標的技術改造,抓好鋼鐵、有色金屬、電力、建材等高耗能行業和企業的技術改造,降低這些行業的資源消耗水平。
為努力改變能源利用方式,在技術經濟適宜的條件下,其發展方向是大力推進建設60萬kW級以上的超臨界機組,即大容量、高效率、高調節性機組,優化火電機組能效結構。積極進行設備改造和技術創新,積極發展和創新潔凈煤燃燒技術,充分利用多種品質資源;大力發展熱電聯產,提高能源轉換效率。
根據規劃,“十一五”期間,全國將關停小火電機組5,000萬千瓦以上,形成節約能源5,000萬噸標準煤以上、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0噸以上的能力,建成一批大型高效環保機組和其他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
與此同時,電工標準化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支撐。為落實中國“十一五”節能減排總體目標,電工行業將推出相關標準,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提供技術支撐。 電工行業標準化要為發展高效清潔發電設備、新能源和清潔燃燒發電設備、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研制,加快開展相關標準的研究制定。同時還將開展終端用能產品,如變壓器、電機、工業鍋爐等能效標準的制定,從而為順利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提供技術標準的支持。
調查發現,該項治理工作已得到業界重視,許多地區和部門聞風而動,積極貫徹落實,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例如,浙江加快關停步伐。浙江省與杭州、寧波等地市政府簽訂了2007年度節能目標和“十一五”關停小火電機組兩份責任書。隨著浙江省電力供需的逐步平衡,所占比重過大的、耗能高、污染重的小火電,將成為制約電力工業節能減排以至影響整個節能降耗工作的重要因素。該省在“十一五”期間,將淘汰所有中溫中壓熱電聯產和綜合利用機組,拆除所有鏈條爐、拋煤爐和已建成的熱電廠集中供熱區域內的所有分散小鍋爐。
湖北和內蒙古等省和自治區也提出了進一步優化火電結構,有效降低能耗壓力,推進專項治理工程的相關措施。內蒙古關停的小火電機組范圍是:單機容量5萬千瓦級以下的常規火電機組;運行滿20年、單機10萬千瓦級以下的常規火電機組;按照設計壽命服役期滿、單機20萬千瓦級以下的各類機組;供電標準煤耗高出2005年內蒙古平均水平10%或全國平均水平15%的各類燃煤機組,以及未達到環保排放標準的各類機組等。湖北部署“五個專項治理工程”正在積極推進。未來該省將關停33臺小火電機組共130.2萬千瓦。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