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中國——儀表行業中的民族驕傲
——— 訪偉岸測器總經理楊勁松先生
2005/12/28 10:50:00
“夷強族弱”是中國自動化行業令人心痛的一個事實。國產PLC、伺服雖有醞釀,但在市場上還處于“不可見”的狀態;傳動、DCS已經出現若干本土企業,但仍然徘徊于低端市場——國產變頻器還沒能真正打入OEM市場;DCS產品還缺乏大型電力、石化企業的認可;儀器儀表同樣面臨尷尬境地,除了溫度、顯示等技術難度較低的類別外,在壓力、流量、物液位等領域,用戶和設計院幾乎都是言必稱Rosemount、EJA的。似乎只有IPC行業,得益于臺灣企業的助力,勉強稱得上民族力量占據主流。總之我們得到一個顯而易見也無須諱言的結論,從離散到流程,從控制到現場,民族工業在自動化市場上仍然處于弱者的地位。
實際上,這種狀況也是整個中國產業需要應對的課題。在過去10年中,所謂的“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現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汽車工業就是典型的案例。窮則思變,在即將出臺的十一五規劃中著重提到“自主創新”,央視也推出系列“創新中國”的節目,這些跡象都在昭示著國家戰略上的變化——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創新才是民族企業由弱變強的根本之途。
尋找自動化行業中的創新企業,歌之頌之,也就成了媒體自覺的責任和本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工控網進行市場研究的過程中,記者接觸到了重慶偉岸測器的總經理楊勁松先生,而重慶之行更是徹底改變了記者對中國儀表產業的一貫印象。

偉岸測器總經理——楊勁松先生
壓力變送器是過程儀表中最為重要的分支市場之一,如果將差壓流量也劃歸到這個范疇,那么壓力變送器將是壓、流、溫、位中最大的一個市場。市場雖然龐大,供應商卻是寥寥無幾,超過6成的市場份額控制在艾默生(羅斯蒙特)和橫河的手中,國產能夠生產膜盒的企業不超過10家,這種狀況反映了壓力變送器市場的一個事實——技術門檻較高。更為關鍵的是,國產壓力變送器的技術大多來源于80年代羅斯蒙特轉讓給中國的1151技術,雖然國內企業已經消化吸收了相關技術,但在技術進步上一直裹足不前——對模具的細微修訂都會導致測量的巨大誤差。這就決定了市場的現實——羅斯蒙特的3051系列牢牢占據高端市場,國產壓力變送器只能在低端拼價格,市場劃分涇渭分明。因此,能否突破3051系列的技術屏障,向中高端市場產生突破,就成為了國產壓力變送器能否取得成功創新的標志點。——而偉岸測器,在05年掀開了大幕一角。
“變送器的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技術的突破也是從細致的基礎研究積累產生的”楊勁松先生表示。簡單而言,壓力變送器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傳感器(膜盒)、電路板和殼體,技術難點也集中在前兩點。尤其是傳感器部分,是壓力變送器的心臟,也是目前國產壓力變送器面對的主要瓶頸。為此,偉岸投入巨資建立了從原材料購進到精密數控加工、光學研磨、鍍鏌、真空熱處理、燒結等集多種產業為一體的綜合研發體系。在企業成長之初,研發部門消化和掌握了傳統的金屬電容傳感器技術,成為企業完成第一輪積累的基礎,這也是偉岸現在主流產品所采取的傳感器技術。更為重要的成就是,在04-05年間,依靠近千萬的研發投資,完成了“隔離型懸浮式復合傳感器”的研發,這將是偉岸2006年重點推出的產品。引用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理事長奚家成先生(原儀表司司長)的評論“T型測量模頭專利的獲得使得偉岸成為國內唯一在3051這類高端市場上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的國內企業”。

“T”型懸浮式壓力/差壓變送器及相關專利

偉岸研發團隊和“T”型懸浮式壓力/差壓變送器
電路板部分,也就是傳感器信號的轉換是變送器的另一個核心,它的精度和穩定性直接關系到整個變送器的工作性能。偉岸測器率先在國內使用了數字化專用轉換芯片,從模擬化傳感器到數字化傳感器的提升使產品質量大大提高,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獎。

數字化電容壓力變送器專利證書
接下來是如何將實驗室的樣機轉化為批量生產,這就需要現代化的工藝流水線。而這一點,往往是國內儀表廠商的弱項。在傳統印象中,國內儀表廠商的生產現場大多雜亂無序,屬于自動化程度較低的作坊運作,生產工藝的把握往往落后于國外廠家。而偉岸的廠房則使人徹底扭轉了這一看法,以前在國外生產線才能看到的場景今天在民族企業中得以親眼目睹:一批次為240只組裝好的變送器被自動推入大型測試箱,操作員只需啟動電腦鍵盤,中央計算機對每臺變送器自動設定、存儲、補償、修整數據,并根據環境改變作進一步補償,最后自動檢測出廠。現場操作員告訴我們偉岸在北京和重慶共擁有10臺這樣的設備,并且標定精度在+-0.01%以上。如果市場需求,一天就可生產600臺整機。

60臺/批次的自動測試系統

偉岸測器生產現場
“傳感器好比發動機,數字轉換技術就是變速箱,生產過程自動測試系統就像汽車的底盤,偉岸擁有了這三大核心技術,當然能生產出象賽車一樣優秀的壓力變送器”。楊勁松先生形象的比喻流露著對偉岸的自信與驕傲。確實,市場對偉岸產品的接納也給與了楊先生充分的自信資本。據估計,2005年中國的壓力變送器市場在40萬臺左右,其中國產廠商占據約15萬臺,而偉岸測器在11月份就突破了5萬臺的產量。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奠定了偉岸國產壓力變送器廠商領導者的市場地位,以至于奚家成先生的代表團在05年下半年首次考察偉岸的時候,也唏噓于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和形成的生產規模。
在楊先生的言談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偉岸挑戰國外品牌的自信和決心。“畢竟國產的市場還是少數,如果用金額算,那就更低了。所以,大家不要把目光總盯著國內這幾個廠商的市場,中端甚至高端才是真正的市場空間所在”。不過楊先生對于目前的形勢也持有相當冷靜的看法。“去年,我頭腦確實發熱過一段時間,有形勢一片大好的感覺,但是冷靜下來想,還是要塌塌實實一步一步來。第一點,整個市場的增速在減緩,雖然項目還是很多,但是從去年開始,回款的風險在加大,從06年一季度開始,我會略微控制產量,不求數量增大而求高端產品比例的上升,將重點放在實現T型變送器的小批量生產和推廣上。第二點,雖然有了產品,但中高端的品牌壁壘很大。估計要被用戶大批量的接受還需要2-4年的時間。并且,也只有出現幾家企業具備挑戰國外品牌的實力的時候,才能把市場的盤面做大。”

偉岸06年將投入使用的新廠房(T型壓力變送器的批量生產線所在地)
我們知道,一家生產型企業的競爭力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評估。一曰技術,偉岸已經熟練把握了傳統電容式傳感器的生產技術,并通過T型測量模頭的研發向中高端市場發起了沖擊;二曰工藝,現代化的生產線已經使偉岸突破了10萬臺/年的產能,而新廠房也將在06年初投入使用;三曰價格,由于把握了傳感器和電路板的核心技術,偉岸無須從外采購關鍵部件,加之可稱為全國最大的生產規模,在成本方面優勢明顯;四曰渠道,客戶直銷、代理授權、OEM貼牌生產的綜合使用使得全國銷售偉岸產品的網點多達數百家,而接近三分之一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僅計算國產壓力變送器)也充分說明了渠道的效用;五曰服務,生產過程的嚴格控制已經將故障率降到了很低的范圍,而全國的8個工程師站加上掌握變送器核心技術的工程師使得偉岸用戶可無后顧之憂;六曰品牌,這在中高端市場仍然是偉岸的一個軟肋,不過產品質量、價格、服務能夠推動用戶慢慢摒棄迷信國外品牌的習慣。偉岸身兼六藝,加以時日,必將從技術層面的創新推動整個壓力變送器市場格局的革新。
后記:一上午的參觀行程匆匆,大量的震撼場面只能用目不暇接來形容,以至于在整理資料時竟然記不起來偉岸廠房中處處明顯的企業精神與宗旨,只有“信念”、“報國”、“員工”、“愛”幾個零散的字眼在腦海中閃現,而更揮之不去的是參觀中的一些細節片斷:
“偉岸來自Wecan的音譯,當年我在康明斯發動機廠搞電控的時候,就采購很多國外的壓力變送器,價格很貴,當時意識到這個產品利潤豐厚,決定自己上馬的時候也堅信中國人一定也能行,于是取了這個名字和我的同事們共勉。堅持自己的信念,總能實現夢想,這也是偉岸在初期經歷幾個大困難時能夠挺過來的精神支柱吧。”當我們調侃偉岸的名字是不是跟“勁松”關聯在一起時,楊先生如是說。
“我和我們的幾個副總平時都開吉利,支持民族品牌嘛!公司的幾輛寶馬基本都做禮儀和接待之用”——開吉利的億萬富翁,這是我對楊先生的第一印象。
“我自豪的事情還有一件,就是偉岸這個大廈里的員工工資比周邊企業的都要高。”
這是我在幾年的采訪經歷中遇到為數不多、意料之外的答復。
“就在生產線上拍吧,我平時就穿工作服”楊先生拍照時明顯有些拘謹。
“企業做了十幾年,慢慢就不是自己的了,小而言之,他是全廠百十號人的衣食來源,大了去講,也是民族工業自強的一分子”
“偉岸成長起來后也慢慢開始注意到對社會的回報。對內,提升職工的待遇;對外,也開始注意投身于一些公益事業,今年我們就捐建了一個希望小學”當我提出對此進行報道的時候,楊先生笑得有些頑皮“這些都是企業應盡的本分,偉岸一向低調處
實際上,這種狀況也是整個中國產業需要應對的課題。在過去10年中,所謂的“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現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汽車工業就是典型的案例。窮則思變,在即將出臺的十一五規劃中著重提到“自主創新”,央視也推出系列“創新中國”的節目,這些跡象都在昭示著國家戰略上的變化——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創新才是民族企業由弱變強的根本之途。
尋找自動化行業中的創新企業,歌之頌之,也就成了媒體自覺的責任和本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工控網進行市場研究的過程中,記者接觸到了重慶偉岸測器的總經理楊勁松先生,而重慶之行更是徹底改變了記者對中國儀表產業的一貫印象。

偉岸測器總經理——楊勁松先生
壓力變送器是過程儀表中最為重要的分支市場之一,如果將差壓流量也劃歸到這個范疇,那么壓力變送器將是壓、流、溫、位中最大的一個市場。市場雖然龐大,供應商卻是寥寥無幾,超過6成的市場份額控制在艾默生(羅斯蒙特)和橫河的手中,國產能夠生產膜盒的企業不超過10家,這種狀況反映了壓力變送器市場的一個事實——技術門檻較高。更為關鍵的是,國產壓力變送器的技術大多來源于80年代羅斯蒙特轉讓給中國的1151技術,雖然國內企業已經消化吸收了相關技術,但在技術進步上一直裹足不前——對模具的細微修訂都會導致測量的巨大誤差。這就決定了市場的現實——羅斯蒙特的3051系列牢牢占據高端市場,國產壓力變送器只能在低端拼價格,市場劃分涇渭分明。因此,能否突破3051系列的技術屏障,向中高端市場產生突破,就成為了國產壓力變送器能否取得成功創新的標志點。——而偉岸測器,在05年掀開了大幕一角。
“變送器的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技術的突破也是從細致的基礎研究積累產生的”楊勁松先生表示。簡單而言,壓力變送器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傳感器(膜盒)、電路板和殼體,技術難點也集中在前兩點。尤其是傳感器部分,是壓力變送器的心臟,也是目前國產壓力變送器面對的主要瓶頸。為此,偉岸投入巨資建立了從原材料購進到精密數控加工、光學研磨、鍍鏌、真空熱處理、燒結等集多種產業為一體的綜合研發體系。在企業成長之初,研發部門消化和掌握了傳統的金屬電容傳感器技術,成為企業完成第一輪積累的基礎,這也是偉岸現在主流產品所采取的傳感器技術。更為重要的成就是,在04-05年間,依靠近千萬的研發投資,完成了“隔離型懸浮式復合傳感器”的研發,這將是偉岸2006年重點推出的產品。引用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理事長奚家成先生(原儀表司司長)的評論“T型測量模頭專利的獲得使得偉岸成為國內唯一在3051這類高端市場上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的國內企業”。

“T”型懸浮式壓力/差壓變送器及相關專利

偉岸研發團隊和“T”型懸浮式壓力/差壓變送器
電路板部分,也就是傳感器信號的轉換是變送器的另一個核心,它的精度和穩定性直接關系到整個變送器的工作性能。偉岸測器率先在國內使用了數字化專用轉換芯片,從模擬化傳感器到數字化傳感器的提升使產品質量大大提高,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獎。

數字化電容壓力變送器專利證書
接下來是如何將實驗室的樣機轉化為批量生產,這就需要現代化的工藝流水線。而這一點,往往是國內儀表廠商的弱項。在傳統印象中,國內儀表廠商的生產現場大多雜亂無序,屬于自動化程度較低的作坊運作,生產工藝的把握往往落后于國外廠家。而偉岸的廠房則使人徹底扭轉了這一看法,以前在國外生產線才能看到的場景今天在民族企業中得以親眼目睹:一批次為240只組裝好的變送器被自動推入大型測試箱,操作員只需啟動電腦鍵盤,中央計算機對每臺變送器自動設定、存儲、補償、修整數據,并根據環境改變作進一步補償,最后自動檢測出廠。現場操作員告訴我們偉岸在北京和重慶共擁有10臺這樣的設備,并且標定精度在+-0.01%以上。如果市場需求,一天就可生產600臺整機。

60臺/批次的自動測試系統

偉岸測器生產現場
“傳感器好比發動機,數字轉換技術就是變速箱,生產過程自動測試系統就像汽車的底盤,偉岸擁有了這三大核心技術,當然能生產出象賽車一樣優秀的壓力變送器”。楊勁松先生形象的比喻流露著對偉岸的自信與驕傲。確實,市場對偉岸產品的接納也給與了楊先生充分的自信資本。據估計,2005年中國的壓力變送器市場在40萬臺左右,其中國產廠商占據約15萬臺,而偉岸測器在11月份就突破了5萬臺的產量。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奠定了偉岸國產壓力變送器廠商領導者的市場地位,以至于奚家成先生的代表團在05年下半年首次考察偉岸的時候,也唏噓于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和形成的生產規模。
在楊先生的言談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偉岸挑戰國外品牌的自信和決心。“畢竟國產的市場還是少數,如果用金額算,那就更低了。所以,大家不要把目光總盯著國內這幾個廠商的市場,中端甚至高端才是真正的市場空間所在”。不過楊先生對于目前的形勢也持有相當冷靜的看法。“去年,我頭腦確實發熱過一段時間,有形勢一片大好的感覺,但是冷靜下來想,還是要塌塌實實一步一步來。第一點,整個市場的增速在減緩,雖然項目還是很多,但是從去年開始,回款的風險在加大,從06年一季度開始,我會略微控制產量,不求數量增大而求高端產品比例的上升,將重點放在實現T型變送器的小批量生產和推廣上。第二點,雖然有了產品,但中高端的品牌壁壘很大。估計要被用戶大批量的接受還需要2-4年的時間。并且,也只有出現幾家企業具備挑戰國外品牌的實力的時候,才能把市場的盤面做大。”

偉岸06年將投入使用的新廠房(T型壓力變送器的批量生產線所在地)
我們知道,一家生產型企業的競爭力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評估。一曰技術,偉岸已經熟練把握了傳統電容式傳感器的生產技術,并通過T型測量模頭的研發向中高端市場發起了沖擊;二曰工藝,現代化的生產線已經使偉岸突破了10萬臺/年的產能,而新廠房也將在06年初投入使用;三曰價格,由于把握了傳感器和電路板的核心技術,偉岸無須從外采購關鍵部件,加之可稱為全國最大的生產規模,在成本方面優勢明顯;四曰渠道,客戶直銷、代理授權、OEM貼牌生產的綜合使用使得全國銷售偉岸產品的網點多達數百家,而接近三分之一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僅計算國產壓力變送器)也充分說明了渠道的效用;五曰服務,生產過程的嚴格控制已經將故障率降到了很低的范圍,而全國的8個工程師站加上掌握變送器核心技術的工程師使得偉岸用戶可無后顧之憂;六曰品牌,這在中高端市場仍然是偉岸的一個軟肋,不過產品質量、價格、服務能夠推動用戶慢慢摒棄迷信國外品牌的習慣。偉岸身兼六藝,加以時日,必將從技術層面的創新推動整個壓力變送器市場格局的革新。
后記:一上午的參觀行程匆匆,大量的震撼場面只能用目不暇接來形容,以至于在整理資料時竟然記不起來偉岸廠房中處處明顯的企業精神與宗旨,只有“信念”、“報國”、“員工”、“愛”幾個零散的字眼在腦海中閃現,而更揮之不去的是參觀中的一些細節片斷:
“偉岸來自Wecan的音譯,當年我在康明斯發動機廠搞電控的時候,就采購很多國外的壓力變送器,價格很貴,當時意識到這個產品利潤豐厚,決定自己上馬的時候也堅信中國人一定也能行,于是取了這個名字和我的同事們共勉。堅持自己的信念,總能實現夢想,這也是偉岸在初期經歷幾個大困難時能夠挺過來的精神支柱吧。”當我們調侃偉岸的名字是不是跟“勁松”關聯在一起時,楊先生如是說。
“我和我們的幾個副總平時都開吉利,支持民族品牌嘛!公司的幾輛寶馬基本都做禮儀和接待之用”——開吉利的億萬富翁,這是我對楊先生的第一印象。
“我自豪的事情還有一件,就是偉岸這個大廈里的員工工資比周邊企業的都要高。”
這是我在幾年的采訪經歷中遇到為數不多、意料之外的答復。
“就在生產線上拍吧,我平時就穿工作服”楊先生拍照時明顯有些拘謹。
“企業做了十幾年,慢慢就不是自己的了,小而言之,他是全廠百十號人的衣食來源,大了去講,也是民族工業自強的一分子”
“偉岸成長起來后也慢慢開始注意到對社會的回報。對內,提升職工的待遇;對外,也開始注意投身于一些公益事業,今年我們就捐建了一個希望小學”當我提出對此進行報道的時候,楊先生笑得有些頑皮“這些都是企業應盡的本分,偉岸一向低調處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偉岸測器 蓄力待發、重振雄風 -----2019偉岸銷售年度會議圓滿結束
偉岸測器—2019新春賀詞
“智慧水務,偉岸智造”--偉岸測器亮相2018中國城鎮水務大會舞臺,誠邀八方來賓,繪制水務新藍圖
偉岸測器智能流量產品助力公共機構節能
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