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I/O先行,將工業以太網進行到底

I/O先行,將工業以太網進行到底

——— 專訪OPTO 22 Executive President(執行總裁) Mr. Mark Engman
1974年,她發明了具有光隔離功能固態繼電器。直至今日,這種SSR仍是全球最可靠的固態繼電器,并享有終身保用的承諾。1976年,她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用于印刷線路板SSR,其3/8英寸厚度及3A的電流規格被廣泛采用。
1978年,她創造出了基于微處理控制的全球第一代數字量光隔離I/O模塊。成為I/O模塊的世界標準并開創了基于PC的I/O零部件市場。紅-黑-黃-白的模塊色系(紅色—直流輸出;黑色—交流輸出;黃色—交流輸入;白色—直流輸入),直到當今仍是一個世界通用的標準。
1992年,她在工控界首先提出了 “現場總線”(Field-Bus)概念。首創了世界第一個真正實現前端智能的總線式控制體系。
1988年,她首推基于流程圖的軟件開發方式,如今幾乎所有DCSPLC系統廠家的組態軟件,都仿效推出了流程圖的編程方式。
1998年,她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了基于以太網的監控產品——SNAP Ethernet I/O,從而掀開了工業以太網進入控制系統的第一頁。

她就是來自美國的Opto 22公司,一個規模不算特大,但絕對是個有特點的專業工控公司。今天,中國工控市場的工業以太網正在快速發展,Opto 22對以太網I/O的熱衷和專注,曾經顯得超前,而今可謂恰當其時。
日前,中國工控網專訪了來華的OPTO 22 Executive President(執行總裁) Mr. Mark Engman一行。

Mr. Mark Engman(中)、北京奧普圖公司總經理 潘峰(左一)

中國工控網:OPTO 22在工控領域創造了許多第一,請概括地介紹一下Opto 22公司產品的定位?
Mr. Mark Engman :Opto 22首先是一個基于I/O的公司,然后才是一個控制技術公司。最初,Opto 22公司從生產具有4000V光隔離的I/O模塊開始做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生產光電隔離I/O模塊的生產商,并為此創造了世界標準。在此基礎上,Opto 22公司在發展I/O技術方面作出了多次貢獻,如首創前端智能化的總線控制體系,第一個將工業以太網引入控制系統等等。可以說,在此領域,Opto 22始終居于領導地位。
概言之,OPTO 22非常獨特的“4000V光隔離、分布式I/O、前端高度智能化,基于PC控制結構”使得其始終站在國際工控界的前沿。
在控制系統領域,由于Opto 22率先把工業以太網引入到控制系統中,開放性協議成就了更加開放的系統,給客戶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用戶更容易把自已的思想運用到控制系統中去。
OPTO 22是一個致力于基于以太網I/O技術的公司,為工業控制、遠程數據采集及企業生產數據的信息化提供了相關的硬件及軟件產品。這些產品服務于最終用戶、OEM商、系統集成商和IT領域等。


中國工控網:OPTO 22是基于PC的I/O和 基于以太網I/O新技術的領導者,請問它們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一個什么過程?在歐美市場的應用如何?
Mr. Mark Engman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美國的控制工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傳統的控制技術已經成為過去。在美國控制市場中,最流行、增長最快的是工業以太網的I/O技術。因為它允許用戶基于以太網絡連接任何設備,并能實現信息共享。基于PC 的分布式I/O技術具有更好的開放性和易連通性,我們是世界上最早在工業界引入基于PC的分布式I/O系統的公司之一,并早在1996年就推出了基于IT的以太IO產品。現在,工業以太網IO已經應用到各個行業。
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人們對基于PC的工業以太網I/O的接收度卻是很小。那時候傳統的控制工業占主導地位,人們不想輕而易舉地放棄慣用的技術。后來,半導體工業、塑料工業等開始嘗試著使用工業以太網技術。在沒有使用工業以太網I/O技術之前,用戶覺得它很難接受。但是,一旦使用了之后就很難離開它了,因為傳統技術的產品很難實現網絡化與資源共享。除了技術上的優勢以外,工業以太網系統還可以為客戶省去不少投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分使用占了很大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隨著工業以太網技術的發展,更多的同行企業也加強了此方面的宣傳,從而使工業以太網技術變得越來越流行。現在,在歐美工業以太網技術已經占據第一的位置。

中國工控網:在歐美國家工業以太網技術在現場層應用的前景如何?
Mr. Mark Engman :在美國,工業以太網技術正在一步步地深入工業現場的底層,遠程I/O目前已經在向基于工業以太網的產品上發展。甚至在傳感器層,許多新設備也是基于IP的。許多廠家都在將自已原來的現場總線與以太網技術相結合,如如基于IP的DeviceNet I/O,可以預計,未來所有基于DeviceNet的I/O都將會被基于工業以太網的I/O所取代。在歐洲,現場總線的 Profibus I/O正被支持以太網技術的產品所取代。很快,或許在短短的數年以內,工業現場的各種協議都要統一于工業以太網技術。

中國工控網:工業以太網技術在美國很流行,Opto 22在工業以太網市場表現怎樣?
Mr. Mark Engman :在Opto 22公司所有產品系列中,目前基于工業以太網的I/O產品市場增長速度最快,其份額現在也是最大的。最初,我們在此領域的市場份額至少是50%,甚至可能達到90%,因為那時很少有廠商提供工業以太網I/O,Opto 22幾乎是唯一一個提供工業以太網I/O產品的生產商。后來,隨著以太技術的發展和更多廠商的加入,Opto 22的市場份額才隨之有所下降。

中國工控網:您如何評價Opto 22在美國市場的表現?
Mr. Mark Engman :Opto 22工業以太網I/O產品在美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對此我們感到非常的滿意。現在,很多行業中都應用我們的產品。在美國,只要一提起以太I/O,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Opto 22。作為曾經的NO.1和Only 1,我們深信在工業以太網領域,我們的產品仍然是最好的,在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爭取做得更好。

中國工控網:不同產品在不同地區的發展可能有所不同。在美國,Opto22具有很大的市場,而中國,其市場卻相對比較小。為什么Opto22在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的表現有這么大區別呢?
Mr. Mark Engman :首先,Opto 22在中國市場中具有很大的潛力,我們的市場將不斷地擴大。Opto 22在美國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美國人都非常了解Opto22的發展歷程,了解Opto 22的產品。他們知道,OPTO 22的技術、產品都是一流的,所以,Opto 22在美國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對Opto 22而言,中國還是一個嶄新的市場,Opto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還很短,現在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在今后的時間中,我們將會加大在中國市場的宣傳和投入,努力開拓中國市場。我們深信,Opto在中國一定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中國工控網:對很多著名的公司,比如西門子、ABB等而言,中國市場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市場在他們的全球市場中占有很大的份額,他們也非常看重中國市場的發展。我們也期待著Opto22在中國的大發展。
Mr. Mark Engman :Thanks.



相關連接:
OPTO 22在中國
北京奧普圖科技有限公司是與美國Opto 22公司合作的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美國Opto 22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唯一總代理,公司致力于Opto 22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開拓,為用戶提供產品銷售、技術支持、系統集成、全面的解決方案、售后技術服務及工程服務。
opto 22專欄http://a.gongkong.com/customer/apto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Opto 22 SNAP PAC系統改善啤酒廠的生產工藝

瀏覽器啟動移動控制

Groov Sever

美國OPTO 22推出Groov,為PAC/PLC/DCS系統開啟移動控制

One-Step自動化公司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