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邁出與國際接軌重要一步
——— -獨家專訪香港工程師學會“盧偉國博士”和“樂法成博士”
2005/2/4 9:33:00
2005年1月29日,中國自動化學會代表團與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代表團在廣東工業(yè)大學會議室進行了友好的會談。雙方就內地與香港注冊ASE互認合作達成了框架性協議。
中國自動化學會代表團由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馬正午教授任團長,國家人事部人才流動中心、中國自動化學會全國自動化系統辦公室資格認證辦公室孟慶元常務副秘書長,廣東省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奕華高級工程師等為團員出席了會議。
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代表團由副會長盧偉國博士、工程師擔任團長,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顧問小組主席樂法成工程師,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顧問小組委員馬錦漢工程師,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歷審核總監(jiān)周慶幫先生,香港工程師學會對外資歷審核副經理林風瓊小姐為團員參加了本次會談。
(左)中國自動化學會代表團 (右)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代表團
會談開始時,中國自動化學會代表團團長馬正午教授、香港工程師學會代表團團長盧偉國博士分別介紹了ASEA和HKIE的相關工作。隨后雙方圍繞“注冊ASE”的國內與香港互認事宜和中國自動化學會與香港工程師學會的“高級會員”互認事項進行了友好的交流。
經過認真而細致的交流,雙方確定,2005年3月上旬,在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聯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將簽署HKIE與ASEA互認合作協議。會議還就兩地“注冊ASE”教育、培訓和評審方面達成初步共識,并將在今后的工作會議中詳細討論,雙方期望通過共同的努力計劃在2005年下半年完成首批“注冊ASE”互認工作。
早在1995年,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即同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南非、英國和美國7個工程協會一起加入并且簽署了《華盛頓協議》。 這份條約聲明,經學會按照國際標準審核的工程學位均為其他成員認可。此次ASEA與HKIE的成功會談,標志著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工作邁出了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為達到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要求的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要達到國際水平、與國際接軌的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工控網作為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指定媒體宣傳與策劃工作部,全程跟蹤并報道了這次會議,同時對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代表團副會長盧偉國博士和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顧問小組主席樂法成工程師進行了獨家專訪。
左(樂法成博士)中(盧偉國博士)
中國工控網:能否請盧偉國博士簡要介紹一下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工程師”認證的發(fā)展歷程,以及目前在社會的認可程度和在國際上影響?
盧偉國博士:香港工程師學會是香港唯一評定專業(yè)工程師資格的機構,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工程師專業(yè)人員資格的評定都是由香港特區(qū)相關的組織和部門來負責。香港工程師學會負擔起的是香港的專業(yè)工程師資格評定比較重要的工作。多年來,香港工程師學會對工程專業(yè)在教育、在職培訓、資格評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香港工程專業(yè)與國際接軌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香港目前的制度是這樣的,如果能夠成為香港的正會員,加上在香港工作經驗,就可以申請成為注冊工程師,香港好多有關工程專業(yè)的崗位,比如:香港政府聘請有關工程專業(yè)的職位,要求應聘人員是香港工程師學會的正會員或者是在香港注冊的專業(yè)工程師。
香港工程師學會細分16個學術分部,其中包括“控制、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專業(yè)”,每個工程專業(yè)都有比較嚴格的學歷、培訓、工作經驗、資格評審的制度,所以在香港社會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另外,香港工程師學會在各位前會長和理事的努力下,目前已經加入許多國際上有關工程專業(yè)資格認證團體,并簽署了相關的協議。如:《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工程師流動論壇》等等。在這種背景下,對幫助香港的注冊工程專業(yè)人員爭取社會地位和就業(yè)有很大的好處,也出現了注冊工程師在國際上工程項目的合作。
中國工控網:您怎樣看待兩地“注冊ASE”互認工作?對中國自動化工程師人才的發(fā)展具有哪些意義?
盧偉國博士:針對目前中國自動化學會聯合中國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正在進行的在中國自動化系統認證工作,我們香港工程師學會非常地支持。目前也正在研究兩地的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互認問題,互認帶來的好處有兩點。(1)對內地跟香港有關工程人員的交流將起非常大的作用。 (2)可以通過我們兩地的互認工作,把香港工程專業(yè)跟國際接軌的經驗,介紹給國內,對中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人才發(fā)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希望通過我們的經驗,使中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順利達到與國外接軌。
中國工控網:您認為目前兩地“注冊ASE”互認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是否能在2005年完成內地和香港互首批的“注冊ASE”互認工作?
盧偉國博士:因為內地的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工作正在開展中,全國自動化系統辦公室對有關自動化系統工程師在培訓、審核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具體方案,我看目前這個工作進展的非常好。香港工程師學會對專業(yè)工程師的認證工作開展得比較早,已經有行之有效的認證方法,我們也將跟內地的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辦公室介紹和交流我們的經驗和制度。
目前兩地“注冊ASE”互認工作,存在著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比如:兩地有關教育、培訓和評審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今后兩地評定的標準如何制定,有沒有差距,如果有差距在哪里?如何補充?這些都需要我們雙方面的努力。可能走的路不同,可是最終我們希望雙方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資格認證標準能達到同樣的地位。
我們會在今后的工作會議中解決這些技術上的問題,使互認工作得以順利地開展。內地有關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小組,已經在很努力地工作。國內自動化系統工程師注冊能夠順利完成,那么與香港的互認工作也將順利地進行。我們也爭取,希望在2005下半年完成首批“注冊ASE”的互認。
中國工控網:能否請樂法成博士展望一下兩地“注冊ASE”互認工作前景?
樂法成博士:如果有關“注冊ASE”互認工作完成之后,那么基本上香港和內地的工程師就與國際接規(guī)了,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與英國的“儀控學會”和“電氣工程師學會”已經互認,拿到香港工程師學會的認證,中國和內地的工程師就能夠到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從事相關行業(yè)的工作,這樣工程師視野將擴大,同時也將加強學術的交流、專業(yè)的交流、專業(yè)知識的交流。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香港與內地很多優(yōu)秀工程師將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背景鏈接:
香港工控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的定義
專業(yè)工作領域
對下列領域做出銷售支援、設計、應用和維修及項目管理
●控制系統
●樓宇裝備
●自動化處理及控制
●樓宇自動化
●裝備/工具設計及裝配
控制及自動化的研究與發(fā)展
在專上院校講授的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系統/理論
教育課程范籌
電子、電機、電腦、軟件、機械、機電系統、控制與自動化,以及樓宇自動化工程
香港工程學會簡介
香港工程學會成立于1974年,旨在結合與組織不同范疇的工程師為他們的共同利益服務。隨著協會的發(fā)展以及香港對工程師的需求,1975年協會獲得法定地位并易名為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從而繼續(xù)發(fā)展壯大。
學會在1982年取得了一個重要的發(fā)展,即香港政府確認學會法定會籍為公務員的入職資格。現在,香港工程師學會會籍已經成為香港地區(qū)專業(yè)工程師入職的主要資格憑證。
1995年,香港工程協會同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南非,英國,和美國7個工程協會一起加入并且簽署了《華盛頓協議》。 這份條約聲明,經學會按照國際標準審核的工程學位均為其他成員認可。2001年,日本被接納為《華盛頓協議》臨時會員。2003年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同樣形式簽署了臨時性的《華盛頓條約》。
1997年是香港工程師學會慶祝該學會的50歲生日。
1998年,香港工程師學會成委東南亞及太平洋工程學會聯合會(FEISEAP)秘書長,在兩年的任期中,致力于代表聯合會增地區(qū)的平衡和穩(wěn)定。
1999年,由于香港成為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程框架創(chuàng)立者的一員。而作為合作伙伴的香港工程師學會,同時也是專業(yè)注冊工程師(R.P.E.)的一員,有資格注冊為香港APEC工程師,從而迎合這種需求。
2001年7月,學會作為創(chuàng)辦成員之一參加了《悉尼協議》在南非的簽約典禮。2003年,學會被接納為完全會員。該條約聲明,所有被香港工程協會認可的高等專科和本科課程也將被其他簽約國承認,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南非和英國。
由于獲得了多項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認證資格,學會于2001年7月在南非作為創(chuàng)始會員之一參加了EMF協議和ETMF協議。前者致力于未來專業(yè)工程師的多方認證,而后者致力于技術人員的多方認證。
2002年4月1日,APEC注冊工程師和EMF國際注冊專業(yè)工程人員在香港實施運行。
中國自動化學會代表團由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馬正午教授任團長,國家人事部人才流動中心、中國自動化學會全國自動化系統辦公室資格認證辦公室孟慶元常務副秘書長,廣東省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奕華高級工程師等為團員出席了會議。
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代表團由副會長盧偉國博士、工程師擔任團長,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顧問小組主席樂法成工程師,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顧問小組委員馬錦漢工程師,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歷審核總監(jiān)周慶幫先生,香港工程師學會對外資歷審核副經理林風瓊小姐為團員參加了本次會談。
(左)中國自動化學會代表團 (右)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代表團
會談開始時,中國自動化學會代表團團長馬正午教授、香港工程師學會代表團團長盧偉國博士分別介紹了ASEA和HKIE的相關工作。隨后雙方圍繞“注冊ASE”的國內與香港互認事宜和中國自動化學會與香港工程師學會的“高級會員”互認事項進行了友好的交流。
經過認真而細致的交流,雙方確定,2005年3月上旬,在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聯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將簽署HKIE與ASEA互認合作協議。會議還就兩地“注冊ASE”教育、培訓和評審方面達成初步共識,并將在今后的工作會議中詳細討論,雙方期望通過共同的努力計劃在2005年下半年完成首批“注冊ASE”互認工作。
早在1995年,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即同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南非、英國和美國7個工程協會一起加入并且簽署了《華盛頓協議》。 這份條約聲明,經學會按照國際標準審核的工程學位均為其他成員認可。此次ASEA與HKIE的成功會談,標志著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工作邁出了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為達到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要求的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要達到國際水平、與國際接軌的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工控網作為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指定媒體宣傳與策劃工作部,全程跟蹤并報道了這次會議,同時對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代表團副會長盧偉國博士和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顧問小組主席樂法成工程師進行了獨家專訪。
左(樂法成博士)中(盧偉國博士)
中國工控網:能否請盧偉國博士簡要介紹一下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工程師”認證的發(fā)展歷程,以及目前在社會的認可程度和在國際上影響?
盧偉國博士:香港工程師學會是香港唯一評定專業(yè)工程師資格的機構,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工程師專業(yè)人員資格的評定都是由香港特區(qū)相關的組織和部門來負責。香港工程師學會負擔起的是香港的專業(yè)工程師資格評定比較重要的工作。多年來,香港工程師學會對工程專業(yè)在教育、在職培訓、資格評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香港工程專業(yè)與國際接軌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香港目前的制度是這樣的,如果能夠成為香港的正會員,加上在香港工作經驗,就可以申請成為注冊工程師,香港好多有關工程專業(yè)的崗位,比如:香港政府聘請有關工程專業(yè)的職位,要求應聘人員是香港工程師學會的正會員或者是在香港注冊的專業(yè)工程師。
香港工程師學會細分16個學術分部,其中包括“控制、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專業(yè)”,每個工程專業(yè)都有比較嚴格的學歷、培訓、工作經驗、資格評審的制度,所以在香港社會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另外,香港工程師學會在各位前會長和理事的努力下,目前已經加入許多國際上有關工程專業(yè)資格認證團體,并簽署了相關的協議。如:《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工程師流動論壇》等等。在這種背景下,對幫助香港的注冊工程專業(yè)人員爭取社會地位和就業(yè)有很大的好處,也出現了注冊工程師在國際上工程項目的合作。
中國工控網:您怎樣看待兩地“注冊ASE”互認工作?對中國自動化工程師人才的發(fā)展具有哪些意義?
盧偉國博士:針對目前中國自動化學會聯合中國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正在進行的在中國自動化系統認證工作,我們香港工程師學會非常地支持。目前也正在研究兩地的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互認問題,互認帶來的好處有兩點。(1)對內地跟香港有關工程人員的交流將起非常大的作用。 (2)可以通過我們兩地的互認工作,把香港工程專業(yè)跟國際接軌的經驗,介紹給國內,對中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人才發(fā)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希望通過我們的經驗,使中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順利達到與國外接軌。
中國工控網:您認為目前兩地“注冊ASE”互認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是否能在2005年完成內地和香港互首批的“注冊ASE”互認工作?
盧偉國博士:因為內地的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工作正在開展中,全國自動化系統辦公室對有關自動化系統工程師在培訓、審核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具體方案,我看目前這個工作進展的非常好。香港工程師學會對專業(yè)工程師的認證工作開展得比較早,已經有行之有效的認證方法,我們也將跟內地的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辦公室介紹和交流我們的經驗和制度。
目前兩地“注冊ASE”互認工作,存在著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比如:兩地有關教育、培訓和評審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今后兩地評定的標準如何制定,有沒有差距,如果有差距在哪里?如何補充?這些都需要我們雙方面的努力。可能走的路不同,可是最終我們希望雙方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資格認證標準能達到同樣的地位。
我們會在今后的工作會議中解決這些技術上的問題,使互認工作得以順利地開展。內地有關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小組,已經在很努力地工作。國內自動化系統工程師注冊能夠順利完成,那么與香港的互認工作也將順利地進行。我們也爭取,希望在2005下半年完成首批“注冊ASE”的互認。
中國工控網:能否請樂法成博士展望一下兩地“注冊ASE”互認工作前景?
樂法成博士:如果有關“注冊ASE”互認工作完成之后,那么基本上香港和內地的工程師就與國際接規(guī)了,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與英國的“儀控學會”和“電氣工程師學會”已經互認,拿到香港工程師學會的認證,中國和內地的工程師就能夠到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從事相關行業(yè)的工作,這樣工程師視野將擴大,同時也將加強學術的交流、專業(yè)的交流、專業(yè)知識的交流。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香港與內地很多優(yōu)秀工程師將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背景鏈接:
香港工控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的定義
專業(yè)工作領域
對下列領域做出銷售支援、設計、應用和維修及項目管理
●控制系統
●樓宇裝備
●自動化處理及控制
●樓宇自動化
●裝備/工具設計及裝配
控制及自動化的研究與發(fā)展
在專上院校講授的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系統/理論
教育課程范籌
電子、電機、電腦、軟件、機械、機電系統、控制與自動化,以及樓宇自動化工程
香港工程學會簡介
香港工程學會成立于1974年,旨在結合與組織不同范疇的工程師為他們的共同利益服務。隨著協會的發(fā)展以及香港對工程師的需求,1975年協會獲得法定地位并易名為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從而繼續(xù)發(fā)展壯大。
學會在1982年取得了一個重要的發(fā)展,即香港政府確認學會法定會籍為公務員的入職資格。現在,香港工程師學會會籍已經成為香港地區(qū)專業(yè)工程師入職的主要資格憑證。
1995年,香港工程協會同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南非,英國,和美國7個工程協會一起加入并且簽署了《華盛頓協議》。 這份條約聲明,經學會按照國際標準審核的工程學位均為其他成員認可。2001年,日本被接納為《華盛頓協議》臨時會員。2003年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同樣形式簽署了臨時性的《華盛頓條約》。
1997年是香港工程師學會慶祝該學會的50歲生日。
1998年,香港工程師學會成委東南亞及太平洋工程學會聯合會(FEISEAP)秘書長,在兩年的任期中,致力于代表聯合會增地區(qū)的平衡和穩(wěn)定。
1999年,由于香港成為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程框架創(chuàng)立者的一員。而作為合作伙伴的香港工程師學會,同時也是專業(yè)注冊工程師(R.P.E.)的一員,有資格注冊為香港APEC工程師,從而迎合這種需求。
2001年7月,學會作為創(chuàng)辦成員之一參加了《悉尼協議》在南非的簽約典禮。2003年,學會被接納為完全會員。該條約聲明,所有被香港工程協會認可的高等專科和本科課程也將被其他簽約國承認,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南非和英國。
由于獲得了多項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認證資格,學會于2001年7月在南非作為創(chuàng)始會員之一參加了EMF協議和ETMF協議。前者致力于未來專業(yè)工程師的多方認證,而后者致力于技術人員的多方認證。
2002年4月1日,APEC注冊工程師和EMF國際注冊專業(yè)工程人員在香港實施運行。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yè)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yè)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chuàng)造汽車行業(yè)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