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2005擴張年 艾訊科技圖謀北進

2005擴張年 艾訊科技圖謀北進

艾訊科技北京分公司的會議室里,寫字板上字跡猶存。或許,這是艾訊今年一種省略性的總結,一年時間連開三家分店,“艾訊復出”已成為2004年中國工控界的重要事件;或許,它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艾訊的野心,以京、滬、深為據點,借此掀動整個內地市場;又或許,這是艾訊戰略布局的一個征兆,發端華南,立足華東,現在終于開始覬覦華北。
與研華中國區總部大樓一街之隔,林榮堅精心為艾訊挑了一方福地。這里可以算作中關村的延續,卻遠沒有那么喧鬧。在四通、聯想等公司北移之后,此地正在成為新一輪的IT產業核心區。
11月12日,北京乍寒。記者采訪了艾訊科技中國區總經理林榮堅。

記者:今年初,艾訊科技迅速布局大陸工控市場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年底回顧,你如何看待“艾訊復出”?又怎樣評價艾訊今年在內地市場的表現?
林榮堅:過去,艾訊在內地工控市場曾有一席之地。后來由于策略上的原因,我們把重心放在了歐美市場。2002年,研華入主艾訊使情況發生了變化;2003年以后,艾訊開始加大對內地市場的投入。起初,我們主要面臨這樣幾個困難,第一,長久以來我們都是通過渠道來經營市場,沒有沖到第一線,所以對內地IPC(Industrial PC,工業電腦)市場的理解不夠深。戴著手套做事,就不會有那種觸感。第二,由于戰略上的原因,過去我們在內地的布局還沒有形成氣候,覆蓋不廣,影響也有限。第三,艾訊的營業額來源相對集中于幾個比較大的客戶。這三個問題綜合起來,就構成一個挑戰:經營的潛在風險過高。所以今年以來,我們針對這三個問題進行了調整。通過成立上海、深圳、北京分公司,內地市場布局的雛形已基本成形;我們的管理、營銷、生產、技術支持團隊逐步開始正常運轉,合作渠道也比以前更加寬泛。這幾個月來,電話咨詢艾訊產品的比例大幅提升,我們明顯感到,艾訊品牌的知名度正在慢慢打開。總的來說,今年年初設定的目標,現在大體已經達成。

記者:近年來,一些工控企業開始將重心由華南、華東向華北轉移。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華北市場在艾訊的戰略布局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林榮堅:是這樣,我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趨勢。近年來,珠三角、長三角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階段,而環渤海和大東北正在崛起。不是說華南、華東就沒有市場,而是華北和東北的市場增長更快。此外,與其他兩個地區不同的是,華北具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這里是政策中心,很多大的項目都從這里發源。
對艾訊而言,我們在華東、華南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下一步,會把重點放在華北。華北有很多非常成熟的渠道伙伴,他們已經不是單純做代理,而往往在某個行業中浸淫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技術力量。這也是華北吸引艾訊的重要原因。

記者: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艾訊科技2005年的市場策略。
林榮堅:我想可以分三個部分來談。首先,嵌入式平臺將是我們明年的重頭戲。我們會繼續在電力、智能交通、金融等行業加大投入。作為一種趨勢,嵌入式產品將逐漸成為主流,應用更加廣泛,競爭也日益激烈。一般來說,嵌入式產品都是客制化的;既然是客制化,競爭的關鍵就在于服務。這將最終決定各大廠商在市場上的份額。
其次,在傳統的工控機這一塊,其市場正在被嵌入式甚至商用機蠶食。隨著整個工業電腦產業的成長,整體上它也會有所增長。但相對而言,速度會比較遲緩,價格競爭將非常激烈,利潤前景不被看好。但艾訊不會放棄,這是我們的老本行,明年我們還會推出一系列新品。同時這也是老客戶對我們的要求,需要我們去延續這些產品的生命。
第三是數據采集、人機界面等產品。數據采集一般分板卡和模塊兩部分。模塊這一領域已經有很多優秀的廠商,艾訊不會缺席,但這不是我們的重點。明年我們將主推數據采集板卡,實際上從今年10月份開始,艾訊的一系列板卡新品就已經面市了,在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該系列產品受到了廣泛好評。人機界面這一塊,我認為艾訊主要有兩大優勢,首先,我們的產品規格齊備,大概有7個系列,可以針對不同客戶的各種用途;其次,鑒于這個市場在量上的潛力,我們將對價格作一些調整,采用薄利多銷的方式打開市場。
以嵌入式為主,傳統工控機和數據采集、人機界面等為輔,“一體兩翼”,構成了我們明年的主要工作。

記者:能不能談一談艾訊科技正在建立的直銷團隊的情況。
林榮堅:艾訊是以經銷為主軸的廠商,為什么要做直銷?其實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做直銷是為了更好地協助我們的經銷伙伴。首先,我們不能總是處在經銷伙伴背后,不直接接觸客戶,不了解市場動態,那樣我們在整個渠道營銷過程中將無所作為;其次,國內一些大客戶往往會提出與廠家直接打交道,以獲取直接穩定的供貨來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需要有自己的直銷部隊,從而方便為客戶提供服務。總的來說,全世界的艾訊都是以經銷為主軸的,這一點不會改變。

記者:你如何看待內地工控市場?能否透露艾訊科技在大陸的發展目標?
林榮堅:去年年底我們就提出,艾訊科技將在全球建立三大中心,其中兩個中心目前已基本形成,即中國臺灣和美國,剩下的一個中心就是中國大陸。從這個策略可以看出艾訊對內地市場的重視。這是一個潛力無限、增長迅猛的市場,盡管競爭再所難免,但只要用心,終歸會有收獲。同時要看到的是,這里不僅僅是一個市場,也是土地、人力等資源的來源,如何善用這些本地資源,甚至可能成為決定未來國際競爭成敗的關鍵。中國市場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個企業騰飛前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醞釀期。除了產品和服務之外,還需要有人脈的積累。所以,能否堅持很重要,這鍋水什么時候能開,不好講,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你不燒,它永遠不會開。艾訊的目標,是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成中國大陸這個中心,把水燒開。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金豐再度攜手艾訊與華碩合作「智慧沖壓瑕疵檢測解決方案」

即刻整合艾訊嵌入式主板掌握5G與AIoT產業發展機會

艾訊科技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首選艾訊高階Mini-ITX主板MANO526

艾訊科技推出Intel® Xeon®網絡安全應用平臺NA592優化SD-WAN解決方案

艾訊科技4K多顯示數字電子廣告牌播放器DSP511支持2.5G超快網速大幅提升廣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