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評論

>

b>小型PLC的國產化之癢 /b>

b>小型PLC的國產化之癢 /b>

2004/6/24 14:45:00
隨著中國工控網2004年度PLC市場研究報告的出爐,中國PLC市場彷佛被揭開了一層朦朧的面紗,對眾多市場參與者而言,這份報告無疑是其更好地開拓和把握市場的重要依據。但是,作為目前國內控制市場上的主流控制器,PLC市場的國內參與者卻需要尷尬地面對這樣一個局面,即在高達31億(預計2004年的市場總量)的PLC市場總需求中,國產PLC不到整個市場份額1%。

中國工控網的市場研究顯示,在按照I/O數量劃分的市場總量中,小型PLC(256點以下)的市場巨大,占據市場總額的64%,而國產PLC的市場貢獻恰恰就在小型PLC的市場中。這得益于小型PLC的市場成熟,使其得到了廣泛應用,培養了大批小型PLC的從業人員,也因為小型PLC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

在PLC發展初期,CPU的采購規模直接制約了PLC的生產成本,許多國際跨國公司甚至采用的是自己專用的CPU,因此,PLC一度被一些國際跨國公司壟斷生產。進入21世紀,由于CPU的成本不斷下降,PLC生產的硬件門檻正在降低,同時國內軟件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具備了小型系統軟件的開發能力。這種變化趨勢尤其加快了小型PLC的國產化進程,由于小型PLC多作為獨立控制器運行,對通信能力要求不高,其技術設計的核心集中在開發解釋梯形圖語言的程序。

國產PLC
目前,國內PLC生產廠家有近30余家,并有跡象顯示,更多的來自于原PLC應用的技術人員準備加入到小型PLC開發的行列,有的甚至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但在目前已經上市的眾多PLC產品中,還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生產和名牌產品,甚至還有一部分是以仿制、來件組裝或“貼牌”方式生產。

單從技術角度來看,國內外的小型PLC差距正在縮小。如無錫信捷、蘭州全志等公司生產的微型PLC已經比較成熟,其可靠性在許多低端應用中得到了驗證;有些國產PLC(如和利時)已經擁有符合IEC標準的編程軟件、布爾指令執行速度優于0.5μs/步、支持了現場總線技術如profibus等。可以說,PLC開發技術上的瓶頸隨著技術標準的開放正在不斷消除。但技術的產品化和產品的市場化卻是眾多國產PLC廠商面臨的最大問題,面對國際廠商數十年的規模化生產和市場管理經驗,國內廠商更多地只停留在小批量生產和維系生存的起步階段,離真正量產、市場化經營乃至創建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此同時,國產PLC的低價優勢也正在受到新的挑戰。據悉,在中國PLC市場中高居榜首的西門子即將在中國投產其S7-200,這勢必降低其生產成本,從而改變其一貫的高價形象而直接壓制日系PLC,進而威脅到國產PLC的價格優勢。規模小,成本高,利潤縮水,后續開發也就可能跟不上;無市場管理經驗,推廣不到位,渠道不暢通,品牌建設難。這是國產PLC面臨的窘境。

來自中國工控網的市場研究及和利時的網上調查顯示,用戶在是否選用國產品牌時最關注的是產品的可靠性、生產廠家的技術實力以及應用業績,除此以外,用戶選型的心理障礙還有國產品牌形象低、推廣不夠、售后服務不到位等。在中國工控網的工控論壇中,PLC技術和產品是大家交流最多的論題之一,一般而言,任何有關PLC的技術問題都能得到眾多的回應,但曾有一位用戶求助有關嘉華PLC的問題時,僅有的兩個回應卻是反應質量問題。國內較早生產PLC的嘉華尚且如此,這充分暴露出國產PLC品牌建設中的諸多問題。
國產PLC
另一方面,出于成本的考慮和支持國貨的民族愿望,絕大多數用戶非常關注國產PLC的發展,對國產PLC抱有良好的期望。而且,用戶對于國內廠家可能提供的特殊功能定制服務倍感興趣。比如,在許多SCADA系統中,如水源井、油田、煤氣管道等應用,數據采集點一般比較分散,每個采集點的I/O數量不是很多,實時性要求不高,其控制方案的成本控制卻較嚴。如果采用PLC+MODEM當然可以勝任,但安控科技開發的RTU由于集成了通信功能則顯示出了其價格優勢。就功能和架構而言,RTU實際上就是一種為遠程數據采集而定制的PLC。安控科技RTU在油田SCADA中的廣泛應用,無疑為國產小型PLC的發展提供了成功案例。

中國工控網在2004年PLC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的PLC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其增長幅度在未來三年內將維持在10%以上,小型PLC產品仍將是市場主流并保持60%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對中小型生產商來說,市場機會仍然很多。小型PLC主要用于設備控制(OEM),在紡織機械、塑料機械、數控機床、小型包裝機械上運用廣泛。調查還顯示,最終用戶對小型PLC品牌的選擇不是十分挑剔,但看重產品的穩定性,而更多的情況下OEM制造商在決定PLC的品牌選擇。由此可見,對國產PLC而言,避開在通用產品上和國際知名品牌的正面沖突,集中優勢力量深入行業,為行業應用打造專用產品也許是值得國產PLC借鑒的發展方向。同時,加強形象宣傳和業績的推廣,不斷給用戶以信心,是國產PLC品牌化的必經之路。

  (中國工控網提供)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