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專業信使
——— 記深圳市宏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左紹舟
2003/7/25 10:22:00
日前,一次可能對醫療服務行業有著重大意義的測試正悄悄進行。液晶顯示屏上,鼠標輕輕滑向某病床,瞬間,屏幕出現了一個個跳動的數字和一條條歡快前行的波形線,這些可都是生命的信號啊——成功了!幾個技術人員的臉上露出歡欣的笑容。遠程、無線、移動,這些耳熟能詳的字眼正預示著人類健康美好的明天。
這是深圳市宏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與某醫療設備公司的一次試驗合作,將監護儀檢測的數據以無線方式傳送到監護中心的,是宏電公司研發生產的基于2.5G通信網絡的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產品。

深圳市宏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左紹舟
十年磨一劍:二十年執著的電信人
左紹舟的事業與電信有不解之緣。1982年,他畢業于南京郵電學院無線電系微波通信專業。彈指一揮間,20年成為過往。左紹舟說,他的事業有兩個最大的轉折點,每次都用了10年的時間。
在電力部華中電業管理局工作的十年,左紹舟寒窗苦讀的專業知識得到了很好的發揮。他先后參與和負責武漢——葛洲壩、武漢——長沙——衡陽等微波工程的設計和安裝調試,全面負責南昌——九江數字微波工程、國家重點工程葛洲壩——上海數字微波工程的設備安裝及調試,并先后兩次到意大利Telettra公司工作和培訓,發表了《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和發展趨勢》等多篇論文。
左紹舟到深圳緣起于一個巧合。1992年,左紹舟工作的單位準備在珠海西區投資,他被派出考察。到西區那天,正趕上臺風,路被大水沖斷,左紹舟肩背行李,手提皮鞋,冒著大雨一步一滑地走四個小時才回到市區。第二天,左紹舟轉道深圳,不曾想,巧遇已調到深圳工作的同事,“你想不想過來?”同事一句話,盡管從沒深思這個問題,左紹舟還是點頭答應了,他想,在深圳這樣的環境下他這個知識分子一定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回去后,直到他負責項目的最后一面微波天線安裝調試結束,工程順利完工,左紹舟才帶著滿腔的憧憬來到深圳。那一天他永遠也忘不了,才下飛機他就在機場大廳里聽到廣州到桂林航班剛剛失事的報道。難過震驚之余他更加覺得應該抓緊時間實現自己在電信領域成就一番事業的理想。
左紹舟在深圳泰科通信工業公司擔任過工程部、市場銷售部、研究開發部經理、副總工程師等職,曾參與三峽數字微波工程等項目。任研發部經理期間,他主持數字環路載波傳輸系統和智能節點復接器的開發工作,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成功,產品出口到馬來西亞、越南和丹麥等國家,獲深圳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左紹舟說,自己對電信事業的執著是一生的,愿盡一己之力,盡企業之力,為中國電信業的發展做微薄貢獻。
技術與創新是企業的核能
左紹舟曾去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聯絡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還曾到國外培訓外企的技術人員,與此同時,在負責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在電信技術理論研究方面已有很高的水平,在一些產品及項目上完全有能力比國外的公司做得更好,只是理論上的研究沒有與市場相結合而已。他記得當時在一些國家重點通信工程中得到應用的某意大利公司的監控系統,在實際使用中卻發現其實存在很多問題及缺陷。
左紹舟很想自己做點事了。他認為,上到國家及民族,下至企業和個人,都一定要有自己的根基,這句話換到今天來說就是要培養和建立核心競爭力。
1996年,左紹舟擔任深圳市通訊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1997年1月,左紹舟創辦了深圳市宏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從事視頻會議系統集成,當時國內還只有幾家外資企業做這樣的項目。
從企業創建之日起,左紹舟就非常重視技術與創新這兩個永恒的主題。宏電公司先后開發了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多次榮獲深圳及國家級的榮譽獎項。1997年,成功開發出基于WEB的iSCADA網絡管理系統,曾被應用于葛洲壩的相關工程等項目中,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999年,開發出多通道數碼調度錄音系統;2000年,開發出ISDN NT1+終端和PCI TA卡;2002年,開發出GPRS移動數據通信系統;2003年,基于CDMA 1X的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研發成功,實現了GPRS和CDMA 1x行業應用數據通信的互聯互通,被認定為深圳市高新技術項目。可以說,作為一家以視頻會議系統集成開始起步的公司,宏電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自我的提升和飛躍,從集成商開始向擁有核心技術的研發生產型企業過渡。
左紹舟相信,企業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就沒有發展的基石,而沒有不斷推陳出新的能力,企業就會失去向前發展的動力。就在創新意識的驅動下,宏電公司邁入了移動數據通信的專業領域。
事業理想寄托于“無線”的空間
左紹舟認為自己事業的第二大轉折點出現于2002年,5月17日中國移動GPRS投入商用,5月18日宏電公司正式發布GPRS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產品,并開始在國內市場試銷。如果說此前創辦公司是為了給自己的事業搭建一個平臺,左紹舟則以為此次是個人和企業多年的厚積薄發,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企業的第二次創業。
左紹舟有著研發、市場等不同方面的多年企業管理工作經驗,他深知技術及產品只有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才有生存的空間。2000年底,左紹舟與公司幾位高層到北京參加每兩年一次電信展會,當看到展出的GPRS設備時,左紹舟的眼前一亮。基于在電力系統10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熟悉電力系統通信的現狀,他深刻認識到國家于1998年開始投資3000多億進行的城網、農網建設與改造,在信息傳輸方面面臨著很大的障礙,有線通信方式不行,光纜投資太高,自建無線電臺局限很大,電力線載波在故障時不能使用,根本找不到完善的解決方案。憑著對電信行業的了解和把握,左紹舟預感到利用公網進行信息傳輸是必然的趨勢,而2.5G移動通信網絡正是目前實現行業應用數據通信最理想的平臺。左紹舟與公司其他高層一拍即合,從北京回來后,公司立即組建項目組,分別進行市場調研和產品的研究開發。
2002年8月20日,信息產業部在北京召開移動通訊增值業務研討會,宏電公司的H7000移動數據通信系統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認為該產品具有創新性和技術領先性,在GPRS的行業應用上有較好的前景。同年10月,北京市交管局和北京移動共同組織了GPRS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的實際應用測試,參加測試的分別有宏電公司和國內另外兩家采用短信和800MHz集群方式的產品,以及兩家全球知名國外企業的產品,測試分為室內模擬測試和室外實際運行,為期一個多月,結果表明宏電公司產品數據傳輸正確率達99.9%,無論產品性能和制造工藝水平都遠遠超過其他產品。此外,宏電公司還與中國移動進行合作,參與了移動公司行業應用標準的起草。
一年多時間里,宏電的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相關產品被廣泛應用到環保、氣象、水利、電力、智能交通、物流、石油、煤礦、工業監控等不同行業及領域,顯示出良好的市場前景。左紹舟的心里也一直涌動著創業的激情,為移動數據通信給各行各業帶來的變化而興奮,他期待著宏電在“無線”也是無限的空間里獲得更大的發展。
拾遺補缺也要做到專業精深
正如古人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電信行業是中國最大也是最有前景的產業,左紹舟明白,在這個深如汪洋飛快變化前行的行業里,宏電公司首先只有定位準確才能謀求生存。他知道,對于宏電這樣的市場拾遺補缺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專業化——公司必須在市場、產品、顧客等方面實現專業化。
為此,左紹舟說宏電拿出了“壯士斷腕”的勇氣,在對公網必將逐步取代專用通信網的趨勢做出敏銳的判斷后,宏電幾乎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移動數據通信系統這個新產品上。公司明確了“以市場為導向,構建合作營銷體系,打造技術品牌”的經營戰略,針對GPRS/CDMA 1X的行業應用深入開展市場調研,以最終用戶的真正需求為產品研發的出發點,不斷對產品進行改進和升級,以滿足不同的行業用戶。同時,面對企業向集研發、生產、營銷于一體的轉型,公司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自身專長上,除積極與運營商以不同方式合作外,還以開放協作的心態廣泛與行業的經銷代理、系統集成、應用開發商等進行不同層面的合作,以在電信這張龐大的“生態網”里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此外,公司必須注重技術品牌的打造,以使企業具有長遠發展的生命力和成長力。
回想新產品推出一年多的狀況,左紹舟坦率地承認企業走了不少彎路,一方面受自身實力和資源的影響,一方面也逃不掉一個探索、反思和改進的過程。他說,自己的人生信條就是要專注做好每一件事,眼下正是宏電公司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更好地實現專業化、如何整合好自身和周圍的資源、如何快速成功地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都是擺在企業面前最迫切的問題。
為提高整個團隊的專業能力,左紹舟在公司內部要求建立學習型組織、員工成為學習型人才,公司時常召開氣氛熱烈的腦力激蕩會,以激發大家的熱情和靈感,交流技術及市場信息,他說,公司還將與管理層職員和研發、營銷人員共同制定學習成才計劃,最終形成專業型人才管理經營專業化公司的局面。
提及將來,左紹舟沉重地說,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公司沒有雄厚的資金基礎,需要與投資者合作,同時公司還需要高級的管理和營銷人才加盟,左紹舟希望在企業擁有好的技術和產品的前提下,廣泛得到各方的合作與支持,共同分享無線數據通信的美好明天。
日前,宏電將新產品命名為“Messenger信使系列”。左紹舟介紹到,《致加西亞的信》里,在美西戰爭中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信使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信使”其實已抽象成為一種象征,它表現了忠誠、信用、責任心、敬業精神和拒絕平庸,在2.5G的移動數據通信時代,宏電的新產品將是為各行各業傳遞數據信息的使者。宏電公司將以“探索當無止境,溝通應無邊界”為企業精神,以“幫助建立更緊密的聯系”為己任,致力于移動數據通信產品及相關控制軟件的研發生產,為企事業單位信息化提供實用、低成本的移動<
這是深圳市宏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與某醫療設備公司的一次試驗合作,將監護儀檢測的數據以無線方式傳送到監護中心的,是宏電公司研發生產的基于2.5G通信網絡的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產品。

深圳市宏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左紹舟
左紹舟的事業與電信有不解之緣。1982年,他畢業于南京郵電學院無線電系微波通信專業。彈指一揮間,20年成為過往。左紹舟說,他的事業有兩個最大的轉折點,每次都用了10年的時間。
在電力部華中電業管理局工作的十年,左紹舟寒窗苦讀的專業知識得到了很好的發揮。他先后參與和負責武漢——葛洲壩、武漢——長沙——衡陽等微波工程的設計和安裝調試,全面負責南昌——九江數字微波工程、國家重點工程葛洲壩——上海數字微波工程的設備安裝及調試,并先后兩次到意大利Telettra公司工作和培訓,發表了《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和發展趨勢》等多篇論文。
左紹舟到深圳緣起于一個巧合。1992年,左紹舟工作的單位準備在珠海西區投資,他被派出考察。到西區那天,正趕上臺風,路被大水沖斷,左紹舟肩背行李,手提皮鞋,冒著大雨一步一滑地走四個小時才回到市區。第二天,左紹舟轉道深圳,不曾想,巧遇已調到深圳工作的同事,“你想不想過來?”同事一句話,盡管從沒深思這個問題,左紹舟還是點頭答應了,他想,在深圳這樣的環境下他這個知識分子一定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回去后,直到他負責項目的最后一面微波天線安裝調試結束,工程順利完工,左紹舟才帶著滿腔的憧憬來到深圳。那一天他永遠也忘不了,才下飛機他就在機場大廳里聽到廣州到桂林航班剛剛失事的報道。難過震驚之余他更加覺得應該抓緊時間實現自己在電信領域成就一番事業的理想。
左紹舟在深圳泰科通信工業公司擔任過工程部、市場銷售部、研究開發部經理、副總工程師等職,曾參與三峽數字微波工程等項目。任研發部經理期間,他主持數字環路載波傳輸系統和智能節點復接器的開發工作,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成功,產品出口到馬來西亞、越南和丹麥等國家,獲深圳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左紹舟說,自己對電信事業的執著是一生的,愿盡一己之力,盡企業之力,為中國電信業的發展做微薄貢獻。
左紹舟曾去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聯絡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還曾到國外培訓外企的技術人員,與此同時,在負責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在電信技術理論研究方面已有很高的水平,在一些產品及項目上完全有能力比國外的公司做得更好,只是理論上的研究沒有與市場相結合而已。他記得當時在一些國家重點通信工程中得到應用的某意大利公司的監控系統,在實際使用中卻發現其實存在很多問題及缺陷。
左紹舟很想自己做點事了。他認為,上到國家及民族,下至企業和個人,都一定要有自己的根基,這句話換到今天來說就是要培養和建立核心競爭力。
1996年,左紹舟擔任深圳市通訊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1997年1月,左紹舟創辦了深圳市宏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從事視頻會議系統集成,當時國內還只有幾家外資企業做這樣的項目。
從企業創建之日起,左紹舟就非常重視技術與創新這兩個永恒的主題。宏電公司先后開發了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多次榮獲深圳及國家級的榮譽獎項。1997年,成功開發出基于WEB的iSCADA網絡管理系統,曾被應用于葛洲壩的相關工程等項目中,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999年,開發出多通道數碼調度錄音系統;2000年,開發出ISDN NT1+終端和PCI TA卡;2002年,開發出GPRS移動數據通信系統;2003年,基于CDMA 1X的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研發成功,實現了GPRS和CDMA 1x行業應用數據通信的互聯互通,被認定為深圳市高新技術項目。可以說,作為一家以視頻會議系統集成開始起步的公司,宏電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自我的提升和飛躍,從集成商開始向擁有核心技術的研發生產型企業過渡。
左紹舟相信,企業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就沒有發展的基石,而沒有不斷推陳出新的能力,企業就會失去向前發展的動力。就在創新意識的驅動下,宏電公司邁入了移動數據通信的專業領域。
左紹舟認為自己事業的第二大轉折點出現于2002年,5月17日中國移動GPRS投入商用,5月18日宏電公司正式發布GPRS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產品,并開始在國內市場試銷。如果說此前創辦公司是為了給自己的事業搭建一個平臺,左紹舟則以為此次是個人和企業多年的厚積薄發,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企業的第二次創業。
左紹舟有著研發、市場等不同方面的多年企業管理工作經驗,他深知技術及產品只有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才有生存的空間。2000年底,左紹舟與公司幾位高層到北京參加每兩年一次電信展會,當看到展出的GPRS設備時,左紹舟的眼前一亮。基于在電力系統10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熟悉電力系統通信的現狀,他深刻認識到國家于1998年開始投資3000多億進行的城網、農網建設與改造,在信息傳輸方面面臨著很大的障礙,有線通信方式不行,光纜投資太高,自建無線電臺局限很大,電力線載波在故障時不能使用,根本找不到完善的解決方案。憑著對電信行業的了解和把握,左紹舟預感到利用公網進行信息傳輸是必然的趨勢,而2.5G移動通信網絡正是目前實現行業應用數據通信最理想的平臺。左紹舟與公司其他高層一拍即合,從北京回來后,公司立即組建項目組,分別進行市場調研和產品的研究開發。
2002年8月20日,信息產業部在北京召開移動通訊增值業務研討會,宏電公司的H7000移動數據通信系統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認為該產品具有創新性和技術領先性,在GPRS的行業應用上有較好的前景。同年10月,北京市交管局和北京移動共同組織了GPRS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的實際應用測試,參加測試的分別有宏電公司和國內另外兩家采用短信和800MHz集群方式的產品,以及兩家全球知名國外企業的產品,測試分為室內模擬測試和室外實際運行,為期一個多月,結果表明宏電公司產品數據傳輸正確率達99.9%,無論產品性能和制造工藝水平都遠遠超過其他產品。此外,宏電公司還與中國移動進行合作,參與了移動公司行業應用標準的起草。
一年多時間里,宏電的移動數據通信系統相關產品被廣泛應用到環保、氣象、水利、電力、智能交通、物流、石油、煤礦、工業監控等不同行業及領域,顯示出良好的市場前景。左紹舟的心里也一直涌動著創業的激情,為移動數據通信給各行各業帶來的變化而興奮,他期待著宏電在“無線”也是無限的空間里獲得更大的發展。
正如古人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電信行業是中國最大也是最有前景的產業,左紹舟明白,在這個深如汪洋飛快變化前行的行業里,宏電公司首先只有定位準確才能謀求生存。他知道,對于宏電這樣的市場拾遺補缺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專業化——公司必須在市場、產品、顧客等方面實現專業化。
為此,左紹舟說宏電拿出了“壯士斷腕”的勇氣,在對公網必將逐步取代專用通信網的趨勢做出敏銳的判斷后,宏電幾乎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移動數據通信系統這個新產品上。公司明確了“以市場為導向,構建合作營銷體系,打造技術品牌”的經營戰略,針對GPRS/CDMA 1X的行業應用深入開展市場調研,以最終用戶的真正需求為產品研發的出發點,不斷對產品進行改進和升級,以滿足不同的行業用戶。同時,面對企業向集研發、生產、營銷于一體的轉型,公司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自身專長上,除積極與運營商以不同方式合作外,還以開放協作的心態廣泛與行業的經銷代理、系統集成、應用開發商等進行不同層面的合作,以在電信這張龐大的“生態網”里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此外,公司必須注重技術品牌的打造,以使企業具有長遠發展的生命力和成長力。
回想新產品推出一年多的狀況,左紹舟坦率地承認企業走了不少彎路,一方面受自身實力和資源的影響,一方面也逃不掉一個探索、反思和改進的過程。他說,自己的人生信條就是要專注做好每一件事,眼下正是宏電公司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更好地實現專業化、如何整合好自身和周圍的資源、如何快速成功地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都是擺在企業面前最迫切的問題。
為提高整個團隊的專業能力,左紹舟在公司內部要求建立學習型組織、員工成為學習型人才,公司時常召開氣氛熱烈的腦力激蕩會,以激發大家的熱情和靈感,交流技術及市場信息,他說,公司還將與管理層職員和研發、營銷人員共同制定學習成才計劃,最終形成專業型人才管理經營專業化公司的局面。
提及將來,左紹舟沉重地說,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公司沒有雄厚的資金基礎,需要與投資者合作,同時公司還需要高級的管理和營銷人才加盟,左紹舟希望在企業擁有好的技術和產品的前提下,廣泛得到各方的合作與支持,共同分享無線數據通信的美好明天。
日前,宏電將新產品命名為“Messenger信使系列”。左紹舟介紹到,《致加西亞的信》里,在美西戰爭中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信使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信使”其實已抽象成為一種象征,它表現了忠誠、信用、責任心、敬業精神和拒絕平庸,在2.5G的移動數據通信時代,宏電的新產品將是為各行各業傳遞數據信息的使者。宏電公司將以“探索當無止境,溝通應無邊界”為企業精神,以“幫助建立更緊密的聯系”為己任,致力于移動數據通信產品及相關控制軟件的研發生產,為企事業單位信息化提供實用、低成本的移動<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宏電無線路由器用于油田監控組網系統
做好邊坡滑坡監測,讓悲劇不再發生
宏電 H7710電力專用GPRS DTU
宏電Free Wi-Fi車載智能多媒體終端
宏電 4G WiFi路由器H8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