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中的IT

——— 艾雷斯科技北京分公司 盧越
2003/4/11 19:53:00
自動化的發展從最初的機械自動化,到曾經的機電一體化,再到如今的基于IT的自動化系統,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正在以無法想象的狀態飛速發展。
從以CAD/CAM為發端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到以辦公自動化為發端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到以工廠物流為發端的供應鏈管理系統(SCM),信息技術(IT)對于現代制造業力圖進行全面地滲透和徹底地整合。
現如今,制造業中最核心、最復雜、最具生產力意義的以自動化為代表的生產環節,終于全面迎接著信息技術的最熱烈的擁抱。將IT與自動化相結合,使制造執行系統(MES)上升到實現制造業信息化世紀性系統工程中同樣華彩的章節。
作為民族工控廠家的杰出代表—艾雷斯科技公司伴隨著中國制造業邁向世界制造業的強國而向前發展,在關于“工業中的IT”論壇中,艾雷斯科技北京分公司經理盧越先生針對不同問題作了具體的回答,以下是訪談內容:
記者:縱觀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歷史從最初的機械自動化,到曾經的機電一體化,再到如今的基于IT的自動化系統,請您談談自動化系統在新的歷史時期即信息時代應具備怎樣的特點?

盧越先生:一、1、智能化,在現代制造業中,處于最底層PCS(過程控制系統)是基于1T的自動化層面中最早提出但也是最難于完全解決的環節,該環節實現程度的高低也最能體現企業自動化生產水平的高低。隨著制造業行業中設計數字化、制造設備數字化、生產過程數字化等數字化系統的導入,生產智能化將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2、本地化,中國正成為世界制造工廠,但只是中低檔產品的世界工廠,而非制造強國。這種差距一方面表現在生產技術及高科技應用上,另一方面能否深入企業內部,整合企業內部的軟硬環境也是制約企業實行信息化的一個瓶頸。這就需要專注于制造業信息化的軟硬件廠商,提供出適合企業特點、符合國情的解決方案,那么本地化供應商能否崛起,也是能否快速推進企業信息化進程的關鍵。
3、集成化,從上層的ERP、中間層的MES到下層的PCS,整個制造業信息化是將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制造技術、管理技術等融合貫通于一體,才能全面推動企業的生產、供應、銷售環節。

記者:工業自動化領域產品供應商和系統集成商全面應用IT服務用戶的時代已經到來,請您談談IT在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包括哪些主要方面,它們為現代制造業已經帶來以及即將帶來哪些現實的利益和影響?

盧越先生:二、 企業推行信息化得到最直觀的效果是服務網絡的迅捷、信息共享,產、供、銷渠道的優化,而最實際的利益是為企業增加收益、降低成本,但作為企業決策者應清醒的認識到實現信息化并非馬上帶來效益,必須進行投資決策分析,使企業信息化投資更加趨于理性化。

記者:要實現企業的全面信息化,通過IT對生產流程進行整合,以達到在管理層和生產層之間的數據交流與處理,這樣做對工廠原有的設備和系統有哪些要求,以及怎樣來改進?

盧越先生:企業的生產制造形式各異,這就決定了只能在一個自動化系統總體框架下,分模塊進行系統集成。生產設備必須具備能采集傳遞模擬量或者數字量的控制系統。在目前進行數據處理和交流硬件平臺中,工控產品以其穩定可靠、運行周期長,能適應各類惡劣環境而得到推廣與應用,諸如PLC、變頻器、工控機等。在原有設備和系統改進過程中,一些專業的系統供應商能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配置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對原有設備軟硬件升級,從而可避免企業內人力、物力資源消耗過大。

記者:信息技術成為企業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實現公司的供應鏈、企業生產現場和管理層之間的信息無縫集成對提高投資回報并降低運營成本起決定性作用。請您談談如何將MES與ERP、SCM集成,從而在企業實現工業化IT解決方案?

盧越先生:企業實現信息化是要增加收益、降低成本,這就要求在推行企業信息化的解決方案中堅持“以財務核算為中心”,使ERP、MES、PCS、SCM等系統有機結合。處于上層的ERP系統充分利用企業人力、物力等資源,綜合生產、供應、市場、物流等信息,計劃組織調度,使生產經營活動有序展開,并對企業各階段經營決策做出適當調整。中層的MES系統則根據ERP下達的指令對進行生產,并將生產制造中的信息反饋到ERP層。而SCM則通過對原材料的供應、制造到銷售等整個供應鏈需求計劃、生產計劃和供應網絡的疏導來保證生產的順暢。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艾雷斯 ACS-37GJB12 特種機

艾雷斯 ACS-2506ATR軍用工控機

艾雷斯 ACS-6342VE STPC 5X86集成LynxEM+顯示嵌入式主板

艾雷斯 ACS-6342VE STPC 5X86集成LynxEM+顯示嵌入式主板

艾雷斯 ACS-6341VE STPC 5X86嵌入式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