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科技創新威達電,打造工業電腦新紀元

科技創新威達電,打造工業電腦新紀元

——— ——威達電全球總裁CEO郭博達先生專訪
五年時間,共推出了400多項技術領先的新產品;一年時間,成為中國工業PC市場的知名品牌——這就是威達電,1997年成立于臺灣,2001年在上海設立中國總部,臺灣領先的工業計算機以及網絡儲存設備公司、全球主要的工業計算機生產商之一。近來,攜工業計算機技術與制造優勢,威達電倡導的以個人信息存儲為中心的“白領自動化”,成為消費類IT市場的亮點。從工廠自動化到白領自動化,從面向企業應用到面向個人消費,威達電順利完成了從“以技術為導向”到“以市場為導向”的轉變,其兩條產品線就像快速配合前進的兩條腿,相互補充、齊頭并進。2002年12月8日,中國工控網(以下簡稱記者)對專程來京主持“PIAGP新品發布會”的威達電全球總裁CEO郭博達先生(以下簡稱郭先生)進行了專訪。
威達電全球總裁CEO郭博達先生
威達電全球總裁CEO郭博達先生

記 者:在工控領域,威達電推出新產品的速度驚人,請問你們依靠是什么?
郭先生:這首先得益于威達電擁有一支完整的研發團隊。我這里需要特別強調團隊的“完整性”,一個團隊如果人員的結構和專業配置不合理,就算再龐大,也不是一個理想的團隊。威達電同時擁有芯片設計、硬件設計、軟件設計和結構設計等四類人才,這些人才分屬于不同的專業領域,威達電成功地將這些專業人才進行了垂直整合,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具備完整的自開發能力。從很小規模開始,我們就注意到這種完整團隊的重要性,正是秉承了這種優勢,我們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是只能專注于自己擅長的某個部件。這在目前的中國大陸是很難同時具備的。威達電在臺灣總部的五百多優秀人才中,我們的研發人員近30%,為了保持這種優勢,在上海,我們還將繼續招募內地優秀的研發人才,做到儲備人才,以保證持續創新能力。
在管理方面,隨著企業快速的成長,我們非常注重電子化的資訊管理。在2000年,我們成功地導入了整合性ERP系統,不僅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提供了全球消費者最好的客戶服務系統。從研發、生產到客服,所有的運作都在一個電子化的平臺基礎上完成,比如資料庫的共享、進程管理、生產現場管理等,這對于威達電這樣一個跨地區運作的公司十分重要,也確保了我們推出新品的進度。

記 者:有人說,2002年是ICP的P4年,各大廠商均推出了自己的P4主板,并一度引起了市場的價格紛爭。威達電早在上半年就推出了P4主板,但并沒有直接參與這場莫衷一是的價格戰,請談談威達電對此的市場策略。

郭先生:首先,我并不看好這種低層次的價格戰,價格戰一般發生在技術門檻不高的產品領域,由于門檻不高造成了上市的產品過于雷同。挑起價格戰的企業有的是出于清倉目的,有的則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論哪種目的,在工業計算機領域,在某種程度上,一味的降價掩蓋了創新能力的不足,同時也制造了虛假繁榮。因為,工業PC市場需求的不是簡單地擁有,而是針對應用的解決方案,是需要給客戶解決實際問題的。威達電倡導的是面向應用的創新,這種創新不僅僅停留在某項技術上,而是整體產品的性能以及解決方案。比如我們今天發布的PIAGP-帶AGP插槽的單板電腦,就是針對影像數據處理而首創的工業用AGP接口的PIAGP(PCI,ISA,AGP)單板計算機,它將領導傳統工業進入影音多媒體的新世代。同期發布的還有 VioGate-100-數字化(Digital)、網絡化(Networked)與模塊化(Modular)的新型態監控系統。
我們的策略是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結合新型應用,不斷推出創新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占據市場的制高點。

記 者:作為ICP領域的領先廠商,威達電今年同時還在極力推廣NAS產品,并將其定位于消費類IT產品。請談談威達電涉足NAS產品的市場背景,威達電將如何兼顧自己的ICP與NAS市場。

郭先生:隨著PC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以及信息化產品的廣泛應用,數據記錄與存儲對于企業和個人而言都顯得日益重要。有人將2001年被稱為“存儲年”,2002年則被稱為“災難備份年”,這充分顯示了市場對于存儲產品的期望。來自今年上半年市場各方面的反饋顯示,存儲產品正成為IT及相關行業最具發展前景的領域之一。據悉,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存儲系統市場銷售量達1877.5TB!應此需求,威達電推出了自己的NAS產品,并率先倡導“白領自動化”。我們的策略是讓存儲產品走向個人,成為每個人的信息數據中心,而這種個人信息數據中心與目前方興未艾的移動存儲產品的功能正好互相補充,將成為白領人士存儲未來、規劃職業生涯的有力工具。
威達電擁有工業PC的技術與研發優勢,開發NAS產品可以更充分地發掘我們的資源,因為威達電有相應產品的研發能力,而且NAS的生產流程和工業PC的幾乎一樣,可以做到內部資源充分的共享。同時,由于我們的NAS產品策略是以市場為導向,這種營銷經驗和策略反過來會加強我們在工業PC領域的作戰能力。因此,這兩條產品線是互相補充互相提高的,對企業而言,也意味著在用兩條腿走路,將使得威達電向更健全的方向發展。

記 者:2002年年底,威達電在昆山建廠,并計劃在未來一兩年內把重心從臺灣向上海轉移,這是出于什么戰略考慮?并期望達到怎樣的預期目標?

郭先生:我們的戰略是建立雙總部,以充分發揮兩地的不同優勢。在臺灣,利用其領先的IC技術優勢,臺灣總部將保留其高端研發職能;上海不但是亞洲商貿中心,而且從浦東到南京的周邊地區,也是未來的制造中心。在威達電的長遠規劃中,我們將以上海為基地,輻射全球,這樣更有利于威達電的全球化發展。
威達電進入中國大陸才一年多時間,市場已經開始給我們回報了。但在我們的長遠規劃中,我們還只處于緩慢上升期,我們準備用三年的時間進行戰略積累,保持自己持續的創新能力和新產品推出速度,預期在第三年進入快速上升期,最終成為在工業PC與網際網絡產品領域全球范圍內最重要的技術創新公司。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展會邀請 | iEi威強電邀您蒞臨 2024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

iEi威強電 | AI賦能AOI缺陷檢測分類, 引領智能制造新紀元

直播回顧 I iEi 威強電誠邀您探討工業電腦在半導體行業中的應用與高速發展

世界環境保護日 | iEi威強電緊跟ESG趨勢,醫療平板電腦助力無紙化醫療環境

展會直擊 | iEi威強電閃耀臺北Computex首日,科技魅力璀璨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