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破小OUT?100歲工業廠房的 “真·逆生長”
瑞士最亮眼的智能汽車展廳
在蘇黎世西部的迪特利孔
一座百年工業廠房正上演著“逆生長”
曾經冬冷夏熱、能源浪費嚴重的德馬格舊工廠
如今成了瑞士最亮眼的智能汽車展廳
6200㎡空間實現碳中和,太陽能系統年發電量夠30輛電動車循環充電,連待售的新能源車電池都能變身“移動儲能站”。
這場蛻變的背后,藏著菲尼克斯電氣與合作伙伴Gatec AG的技術密碼。
從“能源黑洞”到“零碳標桿”
改造前的廠房堪稱“能源噩夢”:鐵皮屋頂不隔熱,冬夏溫差極大,既無像樣的通風系統,也沒有節能設計。
但業主肯尼汽車中心偏要挑戰 —— 既要保留工業建筑的歷史質感,又要讓它成為“會呼吸、能學習”的智慧體。
開放式自動化系統
35歲的自動化專家托馬斯?內布爾帶著團隊接下了任務。他們的核心武器是?菲尼克斯電氣的開放自動化系統。
2000㎡太陽能板 + 地熱探頭:構建“自發自用 + 儲能循環”體系,夏季多余電量可直接存入待售電動車電池,讓汽車展廳變身“電網緩沖站”;
系統“自組網”黑科技:借助菲尼克斯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據管理層能自主配置,省去大量人工調試,硬是在緊張工期里搶出4周時間;
全鏈路智能聯動:供暖、通風、制冷系統打破“信息孤島”,通過統一平臺協同工作,鐵皮屋頂下也能保持恒溫舒適。
通過菲尼克斯電氣Emalytics系統,展廳里的數千個數據點實時反饋運行狀態:地面熱泵的能效、充電樁的負荷、甚至交付區的燈光音樂聯動,都能被精準調控。哪怕未來接入新設備(比如更高效的儲能技術),開放系統也能無縫兼容。
就像托馬斯說的:“過去不同子系統各說各話,現在它們像一個團隊在協作——建筑自己會‘思考’如何更高效?!?/p>
如今,
這座舊廠房不僅是汽車展廳,
更是菲尼克斯電氣“數字化建筑”方案的活樣本。
它證明:哪怕是最“頑固”的舊建筑,
也能被技術喚醒,
成為碳中和時代的先鋒。

提交
120W/35mm超薄設計!菲尼克斯電氣UNO2代電源效率+體積雙突破
每一個能保住全勤獎的,都是狠人
菲尼克斯丨小小offer,NearFi統統拿下!
14億人5毛一度電的穩定供應背后,誰在支撐電力巨擘的轉型?
如何破解“看天吃飯”魔咒,讓綠電“風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