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亞鴻道操作系統迎商業化落地窗口期
在全球AI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正迎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關鍵窗口期。摩根士丹利7月23日報告顯示,中國將在2025年下半年掀起"人形機器人熱潮"。在此背景下,光亞鴻道自主研發的鴻道AI機器人操作系統憑借其獨特的技術架構和生態優勢,有望成為產業爆發的核心引擎。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推動人形機器人應用。這一判斷基于兩個關鍵觀察:一是政府對具身智能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北京市近期發布的《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明確提出到2027年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二是商業訂單開始放量,近期優必選科技9051萬元采購項目、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聯合中標1.24億元項目,標志著行業進入商業化驗證階段。
業內人士分析,鴻道操作系統在下半年將迎來三大發展機遇。首先是政策紅利釋放,各地政府加速推進機器人產業落地,操作系統作為基礎軟件將優先受益;其次是商業場景驗證,隨著首批大規模訂單交付,系統穩定性和性能將得到實際驗證;最后是技術迭代加速,多模態大模型與機器人本體的深度融合,需要操作系統提供更高效的推理和學習支持。
此前,在第三屆鏈博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勛提出“機器人的下一代浪潮是機器人系統”的觀點,在鴻道操作系統的設計中得到充分體現。其“智算控一體”能力允許在同一硬件平臺上并行運行AI推理、運動控制等不同關鍵任務,大幅降低系統復雜度和成本。鴻道操作系統的普及,有望深刻改變機器人開發模式,包括開發周期縮短,一站式工具鏈整合從感知到控制的完整開發流程;硬件成本降低,通過虛擬化技術提升芯片利用率,降低對高端制程的依賴;最關鍵的是群體智能突破,支持100+機器人協同作業,打開工業自動化新場景。
摩根士丹利在5月的一份報告中還預測,到2050年中國可能會有3.023億臺人形機器人(而美國只有7770萬個),形成萬億級市場。鴻道操作系統通過微內核架構和豐富的開發生態,正在構建機器人產業的“鴻道生態”。不僅如此,未來,鴻道操作系統有望成為國產機器人“走出去”的標準配置。在全球化競爭格局下,這套完全自主的操作系統將助力中國企業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建立持續優勢。
分析人士指出,2025年下半年將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從技術突破到規模商用的“分水嶺”,而像鴻道這樣具備全棧能力的操作系統廠商,其商業化進程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發展,更將決定我國能否在萬億級市場規模的人機協同產業中掌握核心技術話語權。

提交
鴻道系統 ,面向AI+智造的工業操作系統
鴻道操作系統:具身智能產業發展的破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