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控課堂: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歷程
引言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近幾年業界關注的熱點,它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是一項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電磁場或交變磁場)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且通過所傳遞的信息來達到識別目的的技術。主要優點:它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能夠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來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不需人工干預,是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防磁、防水、耐高溫、存儲數據容量更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讀取距離大、使用壽命長、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特點,它的應用將給工業自動化、零售業、物流產業等帶來革命性變化。
RFID技術發展歷史
就信息傳遞的基本原理來說,RFID技術在低頻段是基于變壓器耦合模型(初級與次級間的能量及信號傳遞);在高頻段是基于雷達探測目標上的空間耦合模型(雷達發射的電磁波信號碰到目標之后攜帶目標信息返回雷達接收機)。
RFID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20世紀40年代時,雷達的改進及應用催生了RFID技術,1948年HarryStockman發表的“利用反射功率進行通信”奠定了RFID技術的理論基礎;
20世紀50年代,早期RFID技術的探索階段,主要處于實驗室的實驗研究;
20世紀60年代,RFID技術的理論得到了發展,開始一些應用嘗試;
20世紀70年代,RFID技術與產品研發得到了加速發展;
20世紀80年代,RFID技術及產品已進入商業應用階段;
20世紀90年代,RFID技術標準化問題已逐漸得到重視,RFID產品得到了廣泛采用;
2000年后,RFID產品種類更加豐富,有源電子標簽和無源電子標簽、半無源電子標簽都得到了發展,成本降低,應用不斷擴大。至今,RFID技術的理論得到了豐富和完善。
RFID技術發展方向
廣州晨控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根據國內外的研究發展現狀,可以預測RFID技術會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重點研究。
RFID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與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前瞻性技術的研究,包括:超高頻(UHF)讀寫器核心模塊研發;基于不同應用對象的微波頻段和超高頻RFID標簽天線的研究;RFID系統測試技術和開放式平臺建設;RFID系統檢測、認證技術研究;基于IPv6網絡技術RFID信息服務體系的研究等。
RFID產業化的關鍵技術研究,包括天線設計與制造、芯片設計與制造、讀寫器設計與制造技術、RFID標簽集成等。
RFID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包括對RFID系統集成與中間件、RFID測試技術與規范、RFID應用體系架構等進行攻關和研究,形成RFID技術發展支撐的服務體系。
在我國,應該深入開展RFID標準的基礎研究工作,制定出適應我國RFID應用的物品編碼規則以及自主知識產權的空中接口標準與國家基礎性標準、行業應用標準和產品標準。
結束語
總而言之,RFID是一項蓬勃發展的技術,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們可以預見的是,RFID已逐漸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就象每一臺計算機都有自己IP地址一樣,未來在EPC(ElectronicProductCode)網絡管理下,每一件商品都有自己唯一的“IP”地址,這樣RFID“物聯網”的構想成為現實的時候,世界上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彼此相聯、相互“交流”,整個世界的面貌會為之煥然一新。

提交
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汽車混流裝配線
晨控課堂:混流生產線智能RFID分揀系統
晨控UHF超高頻RFID標簽的形態及應用
晨控射頻識別技術應用于模具管理的解決方案
基于RFID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趨勢--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