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應用設計

>

一文看懂傳感技術如何影響工業4.0

一文看懂傳感技術如何影響工業4.0

2016/9/5 9:42:50

  工業4.0中的智能工廠憑借著自動化智能機器將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從單個機器到工廠再到整條供應鏈和物流鏈都將實現大幅的效率提升和定制化,顯著降低成本。

  1788年,瓦特發明了離心式飛球調速器一種控制引擎轉速的反饋調節閥門,顯著提升了蒸汽機的自動調節能力。瓦特的創新為蒸汽機帶來了穩定性和安全性,將世界帶入了蒸汽時代。正是機器控制性能的提升驗證了蒸汽機技術,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極大增長,導致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嵌入式信息處理技術,分布式傳感、測量技術以及智慧網絡的發展使得如今初步自動化的工業系統有望進化為具有更強靈活性,適應性以及具有自主意識的新設備。這些設備可以自動地利用自身和環境狀態的信息來實現物理過程的實時監控整個工廠也借此在區域和全局都實現了優化。物聯網,虛擬物理系統和云計算模糊了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接入生產系統信息的眾多手段,并帶來了更安全,可靠,高產和高效的制造體系。智能工廠

  工業4.0中的智能工廠憑借著自動化智能機器將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從單個機器到工廠再到整條供應鏈和物流鏈都將實現大幅的效率提升和定制化,顯著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減小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標準的有線和無線通信技術通過連接信息孤島,幫助優化生產和供應鏈,也可以對生產過程的控制,預測和優化做出智能決策。

  智能機器

  工業4.0中智能機器也將不斷地朝向更加自動化和更強的自適應性發展。自動監控和先兆檢測帶給設備自動檢測故障甚至診斷故障原因的能力。單個機器健康狀況檢測可延長設備運行壽命,而工廠級別機器健康信息的獲得則幫助操作人員更好的制定維護計劃,減少停工時間,最終使整個工廠受益。

  考慮當下我們經常遇到的一種情形一臺老化的設備導致了令人難以接受的停工時間或者過多的防護檢修。在工業4.0新的技術條件下,這種設備可以通過如在設備軸承加裝振動傳感器或者利用紅外傳感器檢測旋轉部件額外的發熱等方式加以改進,通過分析各種傳感器的數據,人們就可以減少停工時間,也避免不必要的維護檢修。先進的工業通訊技術

  穩定的工業以太網將被更加廣泛的應用,為智能工廠提供標準化的高帶寬通訊能力.IPv6協議提供高效,安全以及高度可配置的地址使運營人員可以無縫地接入設備上任意傳感器以進行配置和干預。新興的IEEE時間敏感網絡標準使得精準時間控制和量測成為可能,這對于協調設備運行的一致性至關重要。無線傳感,監測和控制系統毫無疑問將持續增加,因為技術水平在不斷地進步。而更為可靠的有線連接也會繼續扮演重要角色,特別實在電子噪聲較高的環境中。以太網供電技術能以無線方式給分布式的傳感器,驅動器和其它網絡設備供電,從而減少了線纜成本。結論工業4.0時代,智能工廠和智能機器將持續機器內部效率,工廠生產效率和供應鏈效率的提高;傳感網絡的發展使人們得到寶貴的生產信息,借以降低能耗,節省時間,減少廢棄物排放,縮短停產時間,并有效避免生產事故發生。

審核編輯(
王靜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新大陸自動識別精彩亮相2024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

派拓網絡被Forrester評為XDR領域領導者

智能工控,存儲強基 | 海康威視帶來精彩主題演講

展會|Lubeworks路博流體供料系統精彩亮相AMTS展會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